新笔趣阁 > 面首归来 > 《面首归来》第1章 引子
    公元705年,即武周“神龙元年”,则天皇帝正式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大唐盛世由此走向一个巨大转折点。

    正月二十二日这一天,皇宫内依然一片静寂,太监、宫女们走路都蹑手蹑脚,行色匆匆,纷沓的脚步透露出内心恐慌——他们怎能不怕呢!女皇病重卧榻在床,已经数日不曾上朝,宫里宫外早乱成一锅粥了。

    每天不断有皇亲大臣前来寝宫探视,想尽办法打听皇帝病情,但无一例外被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拒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全都是来打探消息,哪有真正关心皇帝安危的人?甚至包括太子李显、李旦、太平公主、重臣张柬之等,还不是居心叵测,另有企图?

    暮色降临,夕阳西下,最后一抹余辉笼罩着金碧辉煌的皇宫,偌大的皇宫死一般静寂,只有少许鸟儿掠过,发出“啾啾”地鸣叫声。

    张昌宗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走出寝宫,由于极度疲乏,感觉随时可能倒下睡去。他停下脚步,扶住梁柱,极目远眺夕阳,心里涌起一阵酸楚:眼前的夕阳多像寝宫里的皇上啊!日薄西山,气数已尽,他们兄弟俩呢,会不会也落得个马革裹尸、抛尸荒野的下场?他不敢多想,越想越害怕,赶紧收回思绪,走下台阶,向自己的住所走去。

    寝宫内的张易之情绪要好一些,他替换弟弟刚来,精神十足,头脑清醒,吩咐过贴身侍女去太医那儿端汤药后,就斜躺下来闭目养神,陷入思考之中。

    张易之的担心与弟弟一样,同为女皇男宠,受则天皇帝宠幸多年,他们深知树敌太多,无数李氏宗亲、大臣武将恨不得剥其皮、食其肉。这么多年身处深宫,所谓“伴君如伴虎”,他俩何尝不是如履薄冰、度日如年?能够与女皇日日相伴,肌肤相亲,是多少青春少年的梦想?的确,则天皇帝的龙颜令人仰止,如泰山耸立,高不可攀,她的丰功伟业更是让世人叹服,连那些自诩鼎天立地的男子汉都自叹不如,巾帼更比须眉胜出几筹!

    正因为如此,张氏兄弟一方面得到女皇专宠,朝内朝外飞扬拨扈,不可一世;另一方面也发自内心爱戴则天皇帝,甘为她提履暖被,费劲心思只为博君一笑。

    张氏兄弟虽同为男宠,分工却大不同:张昌宗容貌秀丽,身姿卓雅,与周灵王太子姬晋(即王子乔)可媲美。有一则故事流传已久,从宫里到市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得是则天皇帝在宫中御花园游玩赏莲时,正好张昌宗乘舟翩然而过,有逢迎谄媚的随从进言:“六郎似莲花。”宰相杨再思在一旁听到后立即更正:“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女皇大喜,厚赏众臣。由此可见,张昌宗的相貌出众非同一般。因而他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陪伴女皇,比贴身女侍还要服侍周详。则天皇帝的饮食起居、玩乐戏耍等全部被他包揽,专职侍候女皇的女官们反倒成了陪衬,只能帮他打下手。

    张易之尽管也与弟弟一起扮演男宠角色,却发挥了更重要地作用。他起初以门荫身份担任了尚乘奉御,后来太平公主推荐弟弟“入侍禁中”,张昌宗又向则天皇帝推荐了哥哥。张易之才华得以施展,他办事圆滑老到,左右逢源,滴水不漏,深得则天皇帝恩宠,受赐田宅、玉帛无数,官职迅速蹿升,历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封恒国公等要职,可谓位高权重。

    张易之受到女皇恩宠,还有一个长处,便是写得一手好文章。不仅文思敏捷、下笔如神,而且结构慎密、笔法娟秀,如行云流水。因临帖初唐书法大家欧阳询之“欧体”多年,其字笔力雄劲、力透纸背,笔下功夫日趋精进,几可乱真,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不相上下。以至于民间广泛流传“俊男才女,唯有易、婉”之说,“易”即指张易之、“婉”指宫中第一才女——上官婉儿。

    张易之为人谨慎,颇有心计,清楚自己的份量,无论怎样才华横溢终究只是女皇掌中玩偶,说不定哪天玩腻了便丢弃一边,因此行事十分低调,与弟弟的嚣张狂放有天壤之别。

    此番则天皇帝病重,张易之除了担忧,更多的是恐惧,常言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假如皇上驾崩,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恐怕不仅仅落井下石那么简单!想到这儿,他不禁打了个冷颤,感觉后背有一股凉意冒出来,瞬间流遍全身,张易之不由得裹紧衣裳,伸手向一旁的宫女招手说道:“去把我的棉褛拿来,西域上贡给皇上的那件,带真丝绣花边的,不要拿错了,快点!”宫女不敢耽搁,立刻小跑出去取。

    “哎呦,朕身子好痛啊!六郎呀,六郎,快来,你在哪儿?”龙榻那边突然响起则天皇帝的呼唤,虽然声音很小,张易之却如雷贯耳,他赶紧站起来,快步走过去,俯身凑近女皇耳畔,轻声问道:“陛下,臣是五郎,龙体可有不适?”“噢,五郎啊,朕身子痛,不舒服!”则天皇帝轻启朱唇,声音恍若游丝。“好的,臣即刻把太医唤来为陛下诊治。”张易之喏喏回应,重新掩上绫罗纱帐,转身亲自去请太医。

    张昌宗小睡片刻就再睡不着了,梦中他仍然惊恐万分,噩梦不断,诸多血淋淋的画面充斥着他的脑海。从小到大,张昌宗没有亲眼目睹过死亡,即使在戏里有生离死别或刑场宰首的场面,他也掩面不敢观看,死亡对他来说太可怕了!这么怕死,也许源于儿时奶娘经常给他讲鬼故事的缘故,什么吊死鬼啊,什么冤死鬼啊,什么十八层地狱啊,什么阎王小鬼啊,听得他毛骨悚然,啼哭不止,在幼小的心灵烙下一道深深印迹。

    张昌宗回想起人生最辉煌的时期,那时,则天皇帝为了让张氏兄弟随传随到,下令设立控鹤府,封张易之为控鹤监,封张昌宗为秘书监。其实,这个所谓的控鹤府就是女皇的“后宫”。控鹤府设立后,这里成为后宫的人间天堂:日日酒池肉林、珍稀佳肴,张昌宗带着一群搽脂抹粉的年轻面首或吹拉弹唱,或手执酒壶穿梭其中,陪则天皇帝及大臣们饮酒作乐。控鹤府后面是长约一里的御花园,园中有一长方形池塘,池塘里有两个小岛,四周全是奇花异草和精雕细绘的牌坊游廊。张昌宗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洞箫,跨木鹤,游行园中,仿佛古代仙人王子乔在世,做羽化升天之状,姿态妖娆,令众生倾倒,连则天皇帝都忍不住拊掌赞许:“六郎真乃天人也!”

    往事如烟,张昌宗沉浸在回忆中。此时宫内值更太监敲击梆子发出“梆、梆、梆”三声,告知时间已是半夜三更了。

    张氏兄弟万万没想到,此刻有一大帮人马早已磨刀霍霍整装待发,那便是在太子李显授意下,张柬之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和左威卫将军组织的叛军。按照计划,他们埋伏于宫廷周围已经数个时辰,只待一声令下即挥刀杀入内宫,发动兵谏,逼则天皇帝逊位,恢复国号,重振大唐雄威。

    一场血腥杀戮即将拉开大幕,它为“神龙政变”奏响序曲,永远载入史册。

    张昌宗浮想联翩,不觉有了尿意,于是伸出右手,打了个漂亮的响指,两个宫女赶紧上前,双膝跪下,一个帮他宽衣解带,另一个为他捧上尿壶。这是张昌宗骄奢生活的缩影,大小便从不自己动手,也不避讳异性,由贴身宫女全程服侍:一个端尿壶,一个替他搽拭污物,完了还要拿温水洗净**部位,接着蘸羊**膏少许反复**,最后用丝巾抹干。

    张昌宗的**处不是一般人想看就看得到的,那可是女皇专享之物,不过他虽然摄于女皇**威,除皇帝外,不允与其他女人发生性关系,可毕竟身为男子,仍然有起码的生理需求,因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癖好:****。

    则天皇帝恩赐给张昌宗的宫女、太监、奴婢不计其数,可他非常挑剔,生性不喜欢太监和相貌平常的奴婢,只留下一些长相乖巧、清秀可人的小宫女,所以侍候他的人并不多。然而这些宫女人数不多,却个个貌美如花,倘若放在民间,亦胜过仙女许多。她们年方二八,正是情窦初开之时,可惜锁在深宫,徒增哀怨而已。

    张昌宗深谙其中道理,利用她们这种微妙心理,为自己解决生理需求。他采取了好几种方式,如让她们围观他洗浴,替他按摩搓背;轮流亲吻抚摸他的肌肤;相互之间**相拥、摩擦躯体等,但最刺激快感的莫过于为他****了!

    古往今来男女皆有****之陋习,只不过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没有人会说出口。作为自慰的最佳方式,通常都是自己操作,而张昌宗别出心裁,竟让宫女来进行。

    则天皇帝专宠张氏兄弟,尤其喜爱六郎,有一个普天下都知晓的原因,便是他的美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兄弟俩明白:那即是张昌宗的“那活儿”非比寻常!真正见过的人很少,但一旦见到莫不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哥哥张易之在年少时偶然瞥见弟弟的“小弟”,惊诧之余曾断言:有此异物,日后必命犯桃花!由此可见正是张昌宗的“绝活”博得女皇欢心,才饱享荣华富贵。

    张昌宗深知自己凭长相和“那活儿”立足宫廷,因此对牠呵护有加,命贴身宫女每日清洗两次,朝夕各一次。洗毕除用羊**膏**外,还要抹上掺有特制****的药粉轻柔抚慰,既是保健又是慰籍。

    更**的是,张昌宗为追求感官极度刺激,无论春秋寒暑,他都要求宫女必须一丝不挂,****全身做这事。为此贴身宫女不知罹患了多少回感冒,还得面带愉悦之色,好像十分享受。

    世人皆知张氏兄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却不知他俩苦衷。张昌宗早年曾与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两情相悦,发生私情,结果被女皇获悉,上官婉儿差点命丧黄泉,每每回想起来张昌宗还心有余悸。

    原来在内宫,则天皇帝肆意同张氏兄弟二人共享床笫之欢,时间一长,自然引起女皇御用文笔上官婉儿注意。上官婉儿妖冶艳丽,窈窕轻盈,加上天资聪慧,过目成诵,文采过人,尤其书法秀媚,格仿簪花,女皇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故而被称为“大周第一才女”。

    则天皇帝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甚至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巫山**时也不避忌。此时,上官婉儿正值豆蔻年华,免不了**,与张昌宗眉来眼去日久生情。一日,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私相**,被则天皇帝无意中看到,女皇一怒之下拔出腰间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所幸性命无忧。后来上官婉儿因额有伤痕,便于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梅花遮掩,谁知却愈发娇媚。宫女们皆以为美,纷纷以胭脂在额前点红效仿,以至于流传出宫外,形成人见人爱的“红梅妆”。

    张昌宗的初恋,也是惟一一次恋情,就这样夭折了!从此以后,他与上官婉儿只能咫尺天涯,遇见时相互偷偷瞥一眼,仅此而已,这份真爱只能深藏心底,彼此祝福了!

    三更是发动兵谏的总攻时间,皇宫外东西南北四处响起“咚、咚、咚、咚”四声剧烈的爆竹声,四枚烟火弹像四条火龙直冲云霄,在半空中炸开,宛如孔雀开屏。设伏已久的兵将呐喊起来,潮水般涌入皇宫,守卫的羽林军猝不及防,被杀得人仰马翻,不过半个时辰,宫内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叛军逢人便杀,一路砍杀至皇帝寝宫。他们得到的指令是“除则天皇帝外,宫里其余人等皆格杀勿论!”,因此无论太监、宫女、奴婢,一律惨遭杀戮,死者何止上千?昔日花团锦绣的大周皇宫,立时成为人间地狱,哭喊声响成一片,场面惨不忍睹。

    张氏兄弟里张昌宗首先遇害。他的无限遐思被外面吵闹声打断,刚起身准备出去查看,叛军已经把房门一脚踢开蜂拥而入。张昌宗何等机敏,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身体由于过度惊恐不停颤抖。他努力控制住自己情绪,弯下腰,迅速从腰间摘下一枚夜明珠放进嘴里咽下去,然后重新坐下,闭上眼睛,等待死神降临。一名叛军头目大步走进去,手中宝剑一挥,一道血光从张昌宗颈间迸出,一代面首立即身首异处。他割下张昌宗头颅,回头对军士吩咐道:“此处乃张氏兄弟住所,宫女及财物皆由皇上恩赐,尔等不得擅动,违者斩无赦!”众人得令悉数退下,继续搜寻其它地方而去。

    张昌宗为何在性命攸关时刻吞咽一枚夜明珠?——因为此珠非同一般,乃雌雄二珠。采自东海之滨,凝集千年日月精华于一巨大母蚌体内,硕大如鸽蛋,偶然为渔民捕获,当地官员作为则天皇帝七十寿诞贺品进献入宫。女皇十分喜爱,但更乐意取悦她的两个男宠,故而赏赐给了张氏兄弟,哥哥执雄珠、弟弟执雌珠。这雌雄二珠不似寻常夜明珠仅具有夜间发光之功能,还有两大特殊用途:一是遇身怀巫术之人,施以法力,珠面会显现卦象,可以预测问卜之人一生运势,料事如神;二是平常人磨制成粉分数日咽服可延年益寿,如将死之人吞咽此珠还有起死回生之奇效。这些都是女皇悄悄告诉他俩的秘密,其他人无从知晓。

    张易之自然也逃不过这血光之灾,但不像弟弟那般束手就擒,他经历了一场殊死搏斗!

    朝野只闻则天皇帝有面首兄弟二人,却无人知道张易之文武双全,实在不是靠长相混饭吃,他不仅文采斐然,且武功了得,尤其擅长剑法,剑术堪称一流。

    其实张氏兄弟并非天生就是做面首的材料,当年也出生于官宦人家,不算大富大贵亦衣食无忧。年幼时兄弟俩体质都很差,生病吃药成了家常便饭。父母想尽办法,寻遍天下名医,给他们服用各式汤药,均收效甚微。后来一道士路过,听说此事,专程上门拜访。仔细看过两小儿体格后,道士面露诧异之色,口中喃喃自语:“奇也!奇也!二人乃天上星宿下凡,日后必飞黄腾达,为何体质如此孱弱,无长寿之相?”拗不过张家再三恳求,道士最终应允留下为兄弟俩调养身体。他除了每日熬制草药,督促他们按时服用,还根据个体差异,要求两人练习功法:张易之体格稍强,适宜修炼外功,特别适合练习剑术;张昌宗稍弱,适宜修炼内功,以练习易筋经为主。

    自此在道士悉心指导下,张氏兄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于脱胎换骨,炼就一副强壮躯体。他俩练了十几年,究竟学得哪家功法呢?——直到有一天,道士向张家告辞欲继续远游,才说出真相。原来该道士是一位世外高人,自幼拜师习武,通晓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类兵器,年轻时飞扬拨扈骄横狂妄,不可一世,自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次偶然机会结识武当掌门,道士年轻气盛,有意挑衅,结果使出浑身解数,被对方一一化解。道士不服,抽出七尺宝剑,用尽全身力气扑向武当掌门,招式凌厉,剑剑致命!哪知对方并不举剑相迎,反而以手代剑,见招拆招,最终一记“长虹贯日”击中道士右臂**位,宝剑“当啷”应声落地!道士羞愧难当,下跪拜师,成为武当掌门关门弟子。因此张易之练习得正是武当剑法,系正宗嫡传。而张昌宗的易筋经则是道士云游四方结交的一位少林高僧所授,源自达摩祖师,天长日久可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正因为如此,他日后方可与女皇夜夜笙歌,没有过人精力哪能胜任?

    张易之武功精湛整个朝廷只有两个人知晓:则天皇帝和弟弟张昌宗。他每日练功仅在夜深人静之时进行,独自一人于住所花圃内苦练剑法。春暖花开时,剑锋掠过之处,花瓣像漫天流星,纷纷坠落;隆冬冰封时,他的足迹把院内积雪完全融化,腾起袅袅蒸汽。张易之没有向任何人展示过他的剑术,所以技艺如何他自己也不得而知。

    当叛军涌入皇宫时,张易之刚从太医院把老太医请出来,一行人向寝宫走去。耳闻喊杀声,他没有觉得意外,发生这种事当属意料之中。张易之执剑在手,护住老太医,身后跟着一群早已吓破胆的宫女、太监,加快脚步,直奔寝宫,他此刻最担忧的是则天皇帝安危,自己生死并不重要。

    眼看快要走到寝宫,突然从侧门冲入一伙叛军,领头者正是右羽林卫大将军。将军已经看见张易之,立刻高声喊道:“张贼休逃,留下首级!”军士一拥而上,将他们团团围住。张易之拨出鱼肠宝剑,毫无惧色,与叛军厮杀起来。

    刀光剑影中,老太医和一帮宫女、太监已倒在血泊里,而叛军也死伤无数,竟无人能够靠近张易之。右羽林卫大将军惊愕万分,没想到眼前这个臭名昭著的面首居然是一名武林高手!他不得不舞动手中宝刀,亲自对付张易之。然而酣战许久,依然难分仲伯,将军恼羞成怒,一个虎跃,跳出战局,一挥手,命令道:“放箭,射死他!”

    张易之清楚在劫难逃,电光石火之间亦从腰间解下那枚夜明珠,以袖掩口,迅速吞咽下去。“噗噗噗”一阵剑雨袭来,张易之瞬间乱箭穿心,气绝身亡。右羽林卫大将军大步上前,手起刀落,砍下他的头颅,提在手上,等待其余叛军前来会和。

    当东方第一缕曙光穿透云层,直**皇宫殿堂时,兵变已经结束,而兵谏才刚刚开始。

    太子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张柬之、右羽林卫大将军、左威卫将军等人在数千叛军簇拥下,进入女皇寝宫。李显率先带头跪下,众人皆下跪行礼,三拜九叩后太子朗声奏禀:“儿臣李显夜闯母皇寝宫,自知罪孽深重,还望母后恕罪!”过了一会儿,龙榻上传来则天皇帝虚弱地回音:“起来吧,朕恕尔等无罪!朕的护卫呐?还不快来护驾!”话音刚落,龙塌后面的暗墙忽然开启,数百身披金色铠甲的男女卫兵犹如从天而降,把龙塌围得水泄不通!

    原来,在十万羽林军编制外,还有一支神秘卫队不在序列之内,却是女皇最可信赖地贴身保镖。他们有男有女,来自五湖四海,个个身怀绝技,由则天女皇亲自挑选,可谓万里挑一。平时从不露面,吃住皆在地下行宫,24小时轮流值守于龙榻后面的暗室里,女皇不发令,不准出来,一旦女皇有难,他们必须第一时间出来救驾。所以这些士兵的性命不属于自己,只属于则天皇帝。

    众叛军都大吃一惊,连几位太子、公主亦吃惊不小,龙榻后藏着御用卫队,这个秘密竟然瞒过所有人,包括女皇的亲生儿女!太子李显再一次感到母亲的高深莫测,和她相比起来,没有哪个皇子皇孙不自惭形愧!

    病中的则天皇帝尽管身体有恙、年事已高,但并不昏庸糊涂,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只好顺其自然了。叱诧风云几十年,她已看透人生,功过是非,交由后人去评说吧!

    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三日,则天皇帝昭示天下,宣布逊位;次日,太子李显正式登基,重新改国号“周”为“唐”,史称唐中宗,尊母皇为“则天大圣皇帝”。大唐又再次登上历史舞台,逐渐走向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