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民共和演义 > 《大民共和演义》第12章 千古名将
    我为天下人而战,岂奈何天下人都不助我!

    磨盘山腰上,熊壮粗实的臂膀身躯,却掩盖不了这般茫然失落之情,若不是奸人战前叛逃告密,岂能是如此这般局面。磨盘山下,杀喊声震天,从卯时直至午时,数万将士如同疯牛一般拼命冲杀,一边仗得人多势重,一方仗得勇不可挡,战火廖烟淹没整个山头。最终清廷大军无奈之下,只得后退三十里下寨。

    凛凛孤忠志独坚,手持一木欲撑天,磨盘战地人犹识,磷火常同日色鲜。

    瞧着漫山遍野的尸首,那些侥幸存活来的将士,无不是胆颤心惊的紧。李定国仗剑指天,两行热泪不知觉的留下,虽是两败俱伤,可仅仅剩下这千余战士,如何去匡扶大明,如何能迎回圣帝。回顾自己半生戎马,血战湖南,远征两广,多少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复明的希望在自己心中燃起熄灭,熄灭燃起不知多少次,却又能奈何。

    千余人的队伍,慢慢迁往阿瓦河东,个个面容疲惫,步履蹒跚,凡无衣衫遮掩之处,尽县斑斑血红,也不知是自己身上流出的,或是敌人溅出的。

    从史惟义的山寨,若是快马疾驰的话,不消两个时辰便可抵到李定国部驻扎之地。三人一路快马,路过磨盘山时,朱以洪特意停驻下马,虽已是相隔十余年了,山峭石壁上仍能模糊的瞧得,刀剑所留的痕迹,枪炮所炸出的坑洞。在上学闲暇之时,便从书中读得磨盘

    山战役的惨烈,今日奇遇得以见,才知文字的表达能力,远远不足。

    “殿下,越过磨盘山再往前半个时辰便可到阿瓦河,再需半个时辰便可抵达晋王的大本营了。”史惟义指着东面道。

    “嗯。”朱以洪点了点头,闭上双眼,为这些壮烈之士默哀。一将功成万骨枯,若不是这些将士舍生,哪能有现代这般繁荣,无论成败,都是值得敬佩的。想到此处,朱以洪的思绪渐渐飘到抗日之战,千千万万的同胞,用生命捍卫着民族的尊严,顿时更觉得自己肩上重担。

    康乾盛世,却是换来百年屈辱,为中华崛起,岂能不竭尽所能!

    三人再次上马,往东加鞭奔去。

    “麻烦通报,大明楚阳王欲见晋王爷。”史惟义上前打话,对着寨栏守卫道。

    这喽啰看似年轻,想必是新募集的军士,磨盘山之战已经离此时有十余年了,那时将士早该是中年偏上的年纪。喽啰一听楚阳王的名号,不敢怠慢,急忙往大营奔去。不到片刻时辰,出来个一身绸段的少年,瞧着估摸也只有二十多岁。朱以洪心想,古代人极其讲究礼节,长幼尊卑分得清楚,李定国却派这般少年来接见,怕是太不重视了些。

    那少年走出寨门,拱手道,“家父重病在身,不得起身相迎,各位贵人,请随我来。”

    说着少年领着三人往一木屋走去,朱以洪瞧了瞧史惟义,后者明白其意,小声附耳道,“这人应是晋王的小儿子,名叫李明,还有一个长子,叫作李复。晋王的忠义,天下人莫有不敬佩的。”

    朱以洪微微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内心却是激动不已,再过一会,自己就能见到一位千古名将,怎能按捺得住。只是可惜,这古代没有相机之类的,若是能合个影,便是甚好了。李定国的这一生虽是壮烈的很,却也是悲惨的很。作战千百余次,攻必克战必取,却奈何郁郁而终的结局,如此这般人生,怕是死也难以甘心。

    吴三桂,孔有德,尼堪,鳌拜,洪承畴哪个不是坐镇一方的大将,况且当时之势,清廷实力强于南明岂止十倍,惟有李定国以弱抗强,其中的艰辛,何人能懂。

    英雄,岂能以成败论之!

    千古名将,仅此一人!

    朱以洪三人进了木屋,里面却是宽敞的很,也是简洁。右边一张偌大的木床,床前便是个桌几,上面整齐的放着许多的文案书籍。床上老者靠着护栏,枕头垫着腰部,才显得直挺了些。花白的头发,连胡须也是一片雪白,脸上的皱纹叠起,一眼瞧见,便觉得该有古稀之龄了。

    床的两边坐着两个人,少年挨着床坐下道,“父王,楚阳王和史将军他们来了。”

    李定国听后,缓缓的睁开眼皮,让人觉得十分的费力一般。然后瞧着前面三人,艰难的吐出字来,“赐座。”

    “晋王数年不见,没想到如今这般乏力,真是年岁不饶人,还望王爷爱惜身体。”史惟义起身拱手道。

    “多谢关心。”李定国应了一声,便瞧向朱以洪,打量片刻道,“你是大明皇室后裔?”

    “正是。”朱以洪也学着史惟义那般,起身拱手道,“我是太祖洪武帝之后,祖上是建文皇帝,世封为楚阳王。”

    “既是皇室贵族,我这老头便是臣下了,可万万行不得礼,折煞老朽。”李定国缓慢说道,语气显得无力的很。

    “晋王为我大明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区区俗礼也是受得起的。”朱以洪这才会意道,拱手却也是古代礼节,连忙说道。

    “承蒙殿下抬举,老朽深感愧意。”李定国道,“我为大明臣子,精忠报国理所应当之事,只是奈何这时势,即便是洒出一池的热血,九泉之下也无法面见圣君。”

    “晋王言重了。”朱以洪安慰道。

    “今日殿下与各位将军到此,不知为何事而来?”李定国问道。

    “特来拜见晋王殿下,如今关中虽已是满清鞑子之手,可忠臣义士却大有人在,只要晋王能振臂一呼,必定天下

    响应,复明有望矣。”史惟义起身道。

    “呵呵。”李定国微微笑道,这般的笑声让人听得十分难受,满满的夹杂着无奈。

    “晋王。”史惟义又道,“朝廷欲削藩,奸贼吴三桂定然会反,只到那时,我们便可有机而趁。”

    “吴三桂。”李定国咬牙切齿,只是一声嘟囔,却又松紧牙口,“明儿,你带各位去书房,我待会便到。”

    “是。”李明带着朱以洪三人出了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