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全知全能者 > 《全知全能者》第600章 若到江南赶上春

      就像是手机电池,当电量只剩下百分之三四十的时候,充一次电,充到百分之七八十,这大概就是章老先生的情况?
  
      至于充满,充到100%,不存在的。.
  
      这也正是许广陵以前对老师的前景持保守及不乐观态度的原因。
  
      这同样也是许广陵当初看到伊藤真桐姐妹时,心中一动的原因。
  
      当初,许广陵之所以出手为伊藤真桐治疗,不止是医者之心,不止是看其真的可爱,当然,这两者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最主要的考量,却还是在于两位老人。
  
      伊藤姐妹天生开窍。
  
      这种情况是从小就有的,是从胎里带来的,因此,生命在萌长发育的过程中,也许会产生某种“抗体”?以对抗那种太过的损耗。
  
      将来,如果两位老人的情况真的不乐观,这会是可能的后备手段之一。
  
      当然,这后备手段现在是用不上了。
  
      两位老人都是从初阶一级起步,他们的目标,他们的主旨,就是“盈”。
  
      生命若想走向提升,必补足亏损,这是最为基础的一步。
  
      如果连这一步都做不到,则其它的一切,也都无从谈起。
  
      章老先生当初给许广陵授课讲医的时候,讲了关节炎,讲了关节炎的久治不愈,并说这是中西医两界共同的头疼难题。
  
      原因何在?
  
      就在气血的亏损。
  
      生命的最初,一片风生水起。
  
      从出生起,到男十六女十四的这十几年时间,算是生命的春天。
  
      气血如春水。
  
      融融洽洽。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春风春水春雨过,万物滋生,这是最美最美的时光,也是最美最美的风景,正所谓,“千红万紫安排着”。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宋词人王观的一首《卜算子》,还是很小的时候,许广陵看到这首词,便一见而喜欢。
  
      这首词,无一字写春光,无一句写春景,什么梨花杏花桃花,什么黄鹂白鹭燕子,春天的标志性景物“花”和“鸟”,一个都没有。
  
      但这却是最好的春词。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还有比这更好的赞美么?
  
      没有了。
  
      正如那句话说的,最好的爱情,不是海誓山盟,而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不说喜欢不说爱,只是永远都在一起,雨来的时候,我走在前面给你挡雨,风好的时候,你走在前面给我欢笑,你累的时候,我是你的依靠,我累的时候,你是我的抱枕。
  
      不说喜欢不说爱,不说抱歉,不说感谢。
  
      一切都共同承担,一切都理所当然。
  
      许广陵脑海里,涉及四季情景的三万八千余首诗词,其中写春的,独占两万两千多首,而其它夏、秋、冬三季合起来,才只一万六千余首。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侧视角度。
  
      但就这一个角度,却再明白不过地昭示了真相。
  
      一年最好是春光!
  
      生命的最好也始终是,“年少”。
  
      年少时很懵懂,年少时很无知,年少时很单纯,年少时很天真,年少时很傻,年少时被家长、老师、学校管着被学业压着,年少时,几乎一无所有……
  
      但有最好的最充沛的最鲜活的生命。
  
      稍一欢笑,生命力就从中泼剌剌地迸发出来,而哪怕忧郁着,也只是被压抑,而不是生命贫乏衰竭时所呈现的那种枯寂。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生命若想进益,若想提升,第一步,绝不是什么神通广大,绝不是什么得道成仙,而就是简简单单地,补足亏损。
  
      在生命力上,回到你年少的时候。
  
      这便是初阶的第一级,“盈”,由亏而盈。
  
      做到这一步,你就已经超过99%以上的“修仙者”了。
  
      是的,修仙者。
  
      这段时间,遍览道藏,也算是许广陵的日常之一。
  
      道藏中,神、奇、玄、怪,无所不有,有的是确实神奇,作者有着非凡的水平和层次,就如同列道藏的《老子》和《庄子》,但也有的,或几乎无所不在的,那些大多数,也只是逞玄谈虚而已。
  
      脚下无一依托,口中舌灿莲花。
  
      用初阶第一级的这个“盈”的标准去衡量那些道藏背后的人,就这一下,就会把其中的绝大多数,拦在门外。
  
      可叹。
  
      也可笑。
  
      当身体由亏而盈的时候,便来到了三阶九级的初阶第二级,“通”。
  
      还是用关节炎来举例,中医土法治关节炎,一是针,二是灸,针就不说,灸么,贴狗皮膏药、用热毛巾敷、拔火罐、用艾草薰炙,如此等等,都可以说是灸。
  
      简单来说,就是用“火”。
  
      不管是用针的引导,还是用火的蒸烤,用意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疏通。
  
      针灸还是有用的。
  
      但多半也就是管用个一周两周、一月两月之类的。
  
      为什么?
  
      因为身体气血亏啊。
  
      一时疏通终难久。
  
      就如一条河道,如果有水在其中正常流动好说,但如果这河道没有水,或只有浅浅的水,然后杂草丛生、禽鸟群集,要不了多久,这河道就淤了,然后废了。
  
      你可以将之疏通。
  
      但之后过一段时间,它还是会淤,还是会废。
  
      就人的身体而言,真正的通,必建立于气血的盈满之上。
  
      盈了,也通了,然后怎么样?
  
      然后就来到了初阶的第三级,也是初阶三级中的最后一级,“润”。
  
      或者说渗浸、渗透。
  
      第二级只能说是气血通,只能说是肉通,但是,脏腑是不通的,骨头是不通的。
  
      日久天长,在气血极度充足的情况下,就会一点一点,零敲碎打般地渗透着脏腑以及骨骼,使得内外皆通,使得已经部分老化的脏腑,重新恢复青春般的活力。
  
      使得已经部分步向僵化的骨骼,再次地“柔化”。
  
      这柔化不是说骨头变软,而是骨骼内部,气血由滞而通,然后新陈代谢正常而旺盛。
  
      人越老,骨骼越轻,越收缩,一个青壮年时一米八的大汉,待其老年,很可能只有一米七五、一米七甚至一米六!
  
      原因何在?
  
      就因为,其骨骼,“空”了。
  
      随着成长,人的身体,其骨骼,先是僵化,后是气血难入,再然后,渐渐地,虽然还在身体上,还作为身体的支撑,但实际上,已经慢慢地脱离了正常的新陈代谢。
  
      人体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向衰亡。
  
      而三阶九级的这初阶三级,“盈”、“通”、“润”,就是让气血由亏而盈,然后在气血充盈的条件下,周流全身,沟通内外。
  
      外及皮毛,下及肌肉,内及脏腑和骨骼,无处不泽,无处不润,无不得到日夜的滋养,从而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请君莫问登仙路,先修还童返老方。”
  
      此大宗师前阶段,初、中、高三阶之初阶三级!
  
      ==
  
      感谢“61f”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joehow”的月票捧场。  

Ps:书友们,我是李仲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