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守鼎1643 > 《守鼎1643》第0030 招纳府卫(二)
    明朝藩禁之后,郡王最多只能有一个百户编制,即一百一十二人的官校护卫,这些官校同时也是仪仗队,居则护卫身侧,出则充当仪仗。

    “臣遵令。”

    “刘天阳!”朱由榔朝殿外喊了一声。

    “小的在。”

    早已等候在殿外的刘天阳,闻言赶紧小跑到殿内,眼神有些慌张,神色颇为拘谨。

    看着这个过年前在街上顺路的收下的乞丐少年,朱由榔指着张德宽和蔼的对他道:“这位张大人要招募百十个和你一般遭遇的少年,你是梧州的地头蛇,好好在一旁帮村着,知道了吗?”

    “殿下放心,这梧州城里城外,俺认识很多和我一般的少年,都是快要活不下去的,这位大人要找,容易的很呢!”

    朱由榔挥手道:“那就好,廷之,我给你五十两银钱,路上也许用得着,你带着他下去准备吧。”

    “是。”

    张德宽躬身一礼后,带着刘天阳退出了正堂。

    此时殿内只剩下朱由榔和严廷英了。

    “子振,你觉得我的做法怎么样?”没有外人在场,面对着眼前的这个心腹肱骨,朱由榔就显得随意多了。

    严廷英笑道:“臣十分赞成,不过半大的孩子吃死老子,这百多少年子弟要是招募齐了,即便不用给饷,但他们的吃喝拉少也是一笔不少得费用,若是再加上器械训练的话,那花费就更多了,不知道王爷考虑到这点了没?”

    “这确实是个问题。”朱由榔点了点头,如今正值王朝末世,梧州的物价一涨再涨,市面上一斗粟米要三钱银子,一石(明时一石约为1888斤)就要三两,大明富足时,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两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只要一两银子,现在米价虽有回落,但仍是这么贵,竟要三两银子一石,实在是贵得离谱了。

    一个半大少年一年最少吃米五石五斗,一百个就要五百五十石,换算成银子就是接近一千八百两,光米粮就要耗费这么多,还不算每日的菜食,将来要是操训这些少年的体力,各人每隔几天还要吃些油荤,否则便容易呕血。补充油荤,最好便是吃些肥肉,不过不比后世,在这大明朝,肥肉可比瘦肉贵多了,眼下猪肉每斤一百八十文,八九斤就得耗费一两银子,到时这里也是一笔巨大的花费。

    难怪那些武将们平日只养个百十个心腹家丁,还没弄什么好的装备,一年光粮饷就近万两下去了,朱由榔府库里的千余两存银还不够看呢。

    好在他心中早有谋划,并不怎么担心,他笑着道:“此事我已有了应对之策,这点子振就不用担心了,至于护卫家丁的军械,我已经托父王向巡抚衙门讨要了,过几日应该就会送来了。

    等流民少年们募齐后,子振要做的是教他们读书写字,学史明志,让他们明白何为忠义之道。这些少年将来对我有大用,望子振重视之。”

    朱由榔在说到忠义之道和有大用的时候,特别加重了语气,严廷英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抖擞起精神,殷切的道:“王爷请放心,这个教给臣吧,臣不敢说把他们个个都教成秀才,但花个年把功夫让他们会读书写字的把握还是有的。”

    朱由榔轻摇了摇头,道:“一年太久了,最多半年。”

    “这……”

    饶是严廷英再如何自信,也不敢夸这海口了,他有些犹豫的道:“王爷,半年仅靠臣一人,怕是难啊!”

    古人没有系统的“教育学”,只有历代传下来的先生礼,弟子规,蒙学的教法就是先生带着弟子读,接着弟子摇头晃脑背诵,先生再逐字逐句讲解,然后问答解惑,这是读书,写字则是从描红开始。等到弟子成了先生,把先生那套照搬来即可。

    蒙学里先生最多不过教一二十个学生,一般也就十个不到,若是一下子要教百十个学生,这套教法就有些力有不怠了。

    “子振无需担忧,到时候我会安排的。”朱由榔自信一笑,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穿越客,他自然知道二十世纪的大班式教学方法,从小到大,他都是上的大班,一个老师至少要带两个班级百十个学生,而学生一样能学好,所以对于这一点他并不担心,到时候将这种教学方法交给严廷英就行。

    严廷英将信将疑的道:“既然王爷已有谋算,臣到时候听命就是。”

    朱由榔点了点头,在案几上取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心中微有感慨。

    当初就藩前朱常瀛说朝廷只派了几十人的军户子弟来充当王府官校,朱由榔就知道了也许就是他偷偷伸手兵权的一个好时机,而广西巡抚敷衍塞责的态度也正好成了他拒绝接受官校全用民校充作护卫的一个借口。

    虽然作为郡王之身,在体制内最多只能掌握百人左右的武力,但却给了他一个良好的开端,朱由榔要把他们全部当成未来的军队种子来培养,争取在满清打到广东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合格的军官,等将来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便可以借这些军官种子迅速扩充成一支足以形成战力的军队,缓急时可用。

    一想到这,朱由榔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爽朗的笑声响彻大殿,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感受着朱由榔雄心和壮志,严廷英也跟着轻笑了起来,当夕阳的一丝余晖洒到了大殿内时,严廷英请求告退,朱由榔纡尊降贵,亲自送出大殿,以示亲热和倚重。

    几天后,张德宽还在梧州府各地考察,刘天阳已带着第一批五十余个流民少年回到了郡王府。

    朱由榔对于这支未来的亲卫军和教导队充满了希冀,他一得到消息,就前去看望了。

    这五十几名流民少年,按照预先的计划都被带到了位处郡王府东路的小校场上。

    朱由榔身着元青色曳撒常服,缓步从这些少年身前经过,匆匆看了一遍后,心中大体还算满意,这些少年虽然都是一副面黄肌瘦,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惨样,但眼神灵动,脸上也没有什么油滑气,看着都挺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