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刘备的日常 > 《刘备的日常》1.57 意欲何为

  故而大阏氏待价而沽。让刘备放她归乡。
  开口很直率,理解起来亦不难。
  若大阏氏重归副伏罗氏部,高车十二姓又与他檀石槐还有何干系!
  曹孟德遥斩二袁。可比眼前形势。
  曹操和袁绍争霸河北时,公孙康任辽东太守,不服曹操。曹操打败袁绍,绍之子袁尚、袁熙,逃奔乌桓。曹操大破乌桓后,乌桓单于和袁氏兄弟一起逃到了辽东。有人劝曹操乘胜征辽东,擒拿袁氏兄弟。
  曹操却说:我正要让公孙康斩送袁尚、袁熙首级,无需亲自动手。
  于是退兵。
  公孙康听闻曹操撤兵。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和乌桓单于,把首级送到了曹操那里。
  众将感到很奇怪,便问曹操:您撤兵而公孙康送袁氏兄弟首级,是何道理?
  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惧袁尚势大,如我派兵急攻辽东,公孙康必定与二袁合力抵抗。我不攻,他们便会互相攻杀,这是情势决定,必然的。
  众将皆服。
  高车副伏罗氏与檀石槐结亲,乃是惧鲜卑势大。刘备若提大军追杀,高车十二姓必定与檀石槐合力抵抗汉军。若刘备放归大阏氏,按兵不动以示好。副伏罗氏定会斩杀檀石槐一家,将首级送到白檀城下。
  无它。如今的副伏罗氏,惧怕刘备之大汉,胜过惧怕檀石槐之鲜卑!
  正如公孙康惧怕曹操,胜过惧怕二袁,一般无二!
  故而曹操一退兵,便斩杀二袁以示好。
  与曹操不同的是。此时还有一个大阏氏,横亘其中。不放归,必落口实。高车副伏罗氏也不会相信,汉庭有示好之意。故而,想要达成刘备既定的战略目标,大阏氏只能放归。
  当然,虽同是放归。却有‘私放’和‘公释’之分。
  私放,便是刘备自行把大阏氏放回。所谓公释,便要与三位诸将商议,甚至六百里上报,由朝廷定夺。一来二回,若耗时颇长。檀石槐早借来救兵。木已成舟。高车已绑上鲜卑的战车,再示好也无用。
  悔之晚矣。
  须趁高车尚未决断,赶在檀石槐之前,早早将大阏氏放归,以安高车各部之心。才有示好之意。
  事不宜迟。走出大阏氏帐篷,刘备急忙前往中军大帐。
  不料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三路主将皆在。
  各自喝着侯府的蜂蜜香茗,似有难言之隐。
  见刘备进来,急忙起身。
  刘备依次回礼,被三人请上主座。
  宾主落座,三人欲言又止,刘备亦心事重重。场面稍显尴尬。
  刘备毕竟年少。又涉及军国大事,便等不及先开口:三位大人。本侯有一事,想与各位商议。
  三人急忙放下茶杯:少君侯有何事?
  刘备这便将大阏氏诸事,细细说来。其中关窍,亦和盘托出。
  果然,刘备话音刚落,留着三撇美髯,颇有儒将风范的护乌桓校尉夏育,这便言道:少君侯所言极是。檀石槐一日不除,北疆一日未平。此次北伐,亦未尽全功。若他再与高车、夫余、濊貊等塞外诸胡勾结,沆瀣一气,那此战,我大汉便是败了。
  破鲜卑中郎将田晏急于立功,岂能善罢甘休。这便抱拳道:少君侯言之有理。我等,可先把大阏氏放归,再上表朝廷,晓以利害。我料朝廷诸公亦无非议。
  曾平会稽妖贼许氏之乱的匈奴中郎将臧旻,亦顿首:孙子曰‘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便是三公怪罪,我等一心为国,又有何所惧哉!
  刘备欣然点头:如此,便劳烦臧将军拟表,我等一同签押如何?
  三人齐声道:有何不可!
  史书称臧旻,富有学识,胸怀大志,“有干事才”。表书交给他拟定,自是再合适不过。
  帐中最欢喜之人,莫过刘备。与三人只是初见,竟如此志同道合。本以为会颇费口舌,不料一点就透。其中利害干系,更是尽知。真乃我大汉之幸。
  待臧旻拟好表书,众人看过,皆无异议。这便各取帅印,盖上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胡骑校尉刘备印。
  火漆封存,发六百里加急,送往洛阳朝堂。
  心事已了,通体舒泰。刘备喜上眉梢。抬头一看,却见三人虽各自赔笑,眉宇间仍有愁云。
  三人必有求于他。刘备了然于胸,这便问道:三位将军,意欲何为?
  左右看过,破鲜卑中郎将田晏这便抱拳道:隆冬将至,鲜卑远遁。此战斩首数万,俘虏上万,牛羊遍野,解救大汗边民无数。我军大胜。战事至此,可告一段落。不瞒少君侯,我等此来便是想问,此战……该如何上表?
  刘备正要开口,见三人表情颇多担心惭愧,这便醒悟。
  三人是来分讨军功的。
  此战,若无刘备神来之笔,三人必惨败而归。即便如此,鲜卑大军合围前,三路大军败相已露。又是刘备以数千家兵,独抗十万鲜卑。连施妙计,拖住鲜卑。三路汉军方能及时赶到,一蹴而就。
  刘备略作思量,这便言道:将军兵发三路时,令我兵出卢龙塞接应,如何?
  少君侯这是要把大功让给自己啊!
  三人不禁动容,纷纷抱拳道:少君侯功成不居,可我等又岂敢贪天之功!
  刘备笑问:依诸位将军之见,又当如何?
  三人似早已拟定腹稿。还是由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开口:少君侯授予我等锦囊妙计前,可否再……手书一封密信。信中让我等拖住三部鲜卑,助少君侯行捣巢之策?
  田晏的意义是,刘备派遣阎柔兄弟送出密信前,或者说大军出征之前,便与三将有书信往来。并告知三人,自己将与右北平乌桓兵出卢龙塞,占据白檀旧城,截杀一路东移的鲜卑王庭。待计成,又书信通知三将星夜驰援。里应外合,大败鲜卑。
  两份手书密信,一前一后,便可自圆其说。
  若三人提前知晓。于是乎:三将分兵三路出讨鲜卑,实为‘打草惊蛇’之计。迫使王庭东移。埋伏在半道的少君侯与右北平乌桓,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捣敌巢,杀大单于独子,掠走大阏氏。檀石槐恼羞成怒,招来三部鲜卑,控弦十万,大军围城。血战七日。三路汉军及时杀到,大败鲜卑,斩首数万。
  若整个过程乃是三人事先与刘备定计。此计略从一开始,便十分完美。
  变被动为主动。事前知晓和事后知晓。功劳千差万别。
  事前知晓,乃是主谋。事后知晓,乃是从谋。
  主谋,从谋。功劳自然大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