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生之北国科技 >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50章 光芒

  1991年2月18日周一
  新加坡,南大。
  “ProfessorNiu,Congratulation!”
  牛品一到办公室,就被人围上来进行祝贺。
  由于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在办公场合,大家虽然都是华人面孔,但是满嘴的Singlish,让他很不适应。来这里后,他的大半时间不是用来继续搞科研,而是被扔到了语言学习里。这里的英语,口音也很怪,这也加大了他对语言环境的适应难度。
  “为什么要恭喜我啊?”
  牛品最近没有新的论文投稿,难道是涨工资?可是新加坡这个地方,薪水待遇什么的,都是保密,大家不会为这个事情恭喜他。
  “您的弟子,又有一篇大作发表!这篇论文,已经在产业界引起了轰动。”
  一位姓张的助教拿了一本期刊走了过来。上面正是成永兴的那篇白光LED论文。由于南大初创,对这些世界的最新科技进展非常敏感,基本上第一时间就拿到了最新的信息。
  牛品的两名世界级弟子的名气,众人也有所耳闻。
  办公室里的一群人,在牛品接过了期刊的同时,开始鼓掌。大家都以掌声向这位新同事进行鼓励。
  在众人的掌声当中,一头雾水的中年教授,坐下来仔细阅读了一遍期刊上的文件。
  整篇论文,延续了爱徒那简洁的风格。那就是只描述事实,不解释理论。因此这篇论文的篇幅,只有两页,非常的短。
  牛品拿着这篇期刊,完全不能理解大家对这篇论文,为什么如此看重。尤其这篇论文里提到过的黄色荧光粉,他还替弟子去找过。
  在蓝光LED上面涂抹荧光粉,这么简单的东西,说是篇论文,都有些勉强。
  “铃...”
  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Hello!”
  “牛教授,我是ChowYin。院长想跟您谈一下!”
  ————————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可锐总部。第三会议室。
  “白光方案的进展如何?”
  老板在挨个项目点名,询问进展情况。
  “他们还在弄。有了蓝光LED之后,白光背景方案已经在实验室初步实现,但还面临一些问题,还需要些时间。”
  “还有什么问题?不是说有了蓝光LED,就有白光了嘛!”
  老板对白光项目的进展缓慢很不满意。市场上对白光的需求,始终存在。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家LED厂家,终于凑足了蓝光LED实现的所有技术细节。虽然大家还没有蓝光LED生产的许可,但不妨碍他们提前开发它的后续产品。
  “现在的问题是,白光是由三色LED组合而成。但是三种颜色的LED,各自生产工艺不同,导致各自寿命不同,衰减也不同。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产生偏色的现象。
  我们对蓝光LED的各种性能参数,及衰减曲线,还不是十分熟悉,一切都需要时间。”
  白光项目组经理,尽量的以简单的语言,向诸位同仁介绍着当前的困难。
  “你们没有时间了!”
  一本打开的期刊,直接就被扔在了会议桌上。
  “白光方案已经有了。你们的项目可以停了。”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有实用价值的,白光冷光源的解决方案。
  ————————
  京城
  青报社
  总编办公室。
  三个人,对着桌面上的一份传真,相对无言。
  “现在怎么办?要我再去一次吗?”
  女记者终于打破了寂静,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如何宣传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宣传的话,就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不宣传还不行。
  这蓝光刚过,就又来了一道白光。
  “我打个电话问一下吧。”
  总编的嗅觉比较敏锐,这个世界的风向,已经有了点变化的苗头。
  ————————
  京城,某大院,
  “你的试点出成果了!”
  一位穿蓝色夹克的男子,把一份文件递给了另一位穿中山装的同事。
  “试点?哪个试点?我的试点还没有开始啊!”
  这位中山装同事,一脸困惑的拿过文件,阅读良久。才缓慢的把文件放下。
  “这让我想起了选集上的一句话。”
  “哪一句话?”
  中山装有些好奇。自从十年之后,很少人会把选集上的话放在嘴边。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这些创造力释放出来!”
  白光LED论文的最大好处,就是浅显易懂。基本上看过这篇论文的人,第一印象都是,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
  ————————
  冰城,日报社。
  几个人围着一份传真发了愁。日报好写,照抄一下老外的评价就好。
  但是晚报写啥?
  “他这次熬夜做实验了吗?”
  这是主编大人亲自在问了。作为本地崛起的科技人物,大家总是要投入更多资源的。
  “没有。他的试验都是白天做的。”
  “那他春节有加班吗?”
  “没有,他春节回家了。再说这篇论文是春节前就投递的。”
  “那这篇文章写啥啊!这完全没有卖点啊!”
  主编大人有点恨铁不成钢。这位年轻人,自从出道以来,一直在为本地的娱乐板块,孜孜不倦的提供素材。很是为报纸的发行量做出不少贡献。
  “我有个思路,不知道是否可行!”
  “你倒是说啊,在这里墨迹啥?”
  几个人对小李喜欢卖关子的爱好,表示不满。
  “记不记得上次,日本友人购买专利的那篇报道?”
  “记得,怎么了?”
  那次的新闻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轰动事件。一个技术专利的转让费用,达到了百万人民币之多,而且是卖给了外国人,这都出乎了大家的预料。
  “那张照片上的女孩子很漂亮!”
  照片虽然没有最后刊登,但是报社的人都见过。
  “喂,小李,你脑袋秀逗了吧,大庭广众,你谈这个?”
  圣女大人不满意了。
  “我的意思是,这里可以做文章。”
  “对啊,小李这个思路对。小田,你想办法联系她一下,看能不能采访到。”
  主编大人一拍大腿。
  “是啊,是啊,这里有题材!两女!”
  屋里的一群人,突然都来了灵感。
  ————————
  美国,匹兹堡
  爱德华实验室。
  室内非常安静,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小郝,给你看这个。”
  马锐走到了正在聚精会神,在工作站前操作的女学者身后,把一份期刊递了过去。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