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摇滚教父 > 《摇滚教父》第160章 三首情绪核
    联合巡演谈判、单曲收入分账、还有一些其它杂七杂八的事情,都交给了安妮和理查森去监督。
  
      罗杰将自己关进了录音室里,专心对付最后的三首歌。
  
      最后的三首歌,按照前世原版的分类来说,都属于【情绪核】的类型。
  
      但这是指歌曲本身。
  
      事实上,这三首歌的原唱乐队,仅有一支是纯正的情绪核乐队。
  
      情绪核是硬核朋克的一个分支,完整的名称是【情绪化硬核摇滚】,简称emo。
  
      这种摇滚流派在9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在短短几年之内,经历了数次革新,成为新千年摇滚乐坛中极具分量的一个分支。
  
      通常来说,情绪核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歌曲本身,而不是乐队。
  
      很多朋克或者其它类型的摇滚乐队,都有情绪核向的作品,但乐队本身却并非情绪核风格。
  
      即使是以情绪核为主打的乐队,通常也混杂着其它的风格。
  
      比如《怪胎》专辑中的《》,原唱就是后硬核&情绪核乐队。
  
      而在《希望》专辑中,有一首歌在罗杰前世的原作者,就是一支后朋克&情绪核乐队。
  
      并不是一支大牌乐队。
  
      但在朋克摇滚逐渐没落的2000年之后,除了少数几支流行风更重的大牌之外,算是第二梯队的佼佼者。
  
      大约和Paramore和处于同一阶层。
  
      ——尽管这几支乐队在太平洋对岸的知名度都不算太高,但实际上在北美很受歌迷追捧。
  
      最初成立的时候,根本没有钱做专辑,只能在东海岸的各种酒吧等场合做演出。
  
      直到一年之后,乐队才攒够钱制作了第一张eP唱片,但因为备货量不足,仅仅两周的时间就卖断货了。
  
      1999年,乐队发行了第一张正式的专辑,并因此进入主流唱片公司的视线,与mca签约。
  
      2000年,在唱片公司的协调下,跟随当时的教父级朋克乐队blink-182,开始在北美进行大范围的巡回演出。
  
      一同演出的,还有许多其它当时和处于同一阶层的乐队。
  
      但仅仅只有在巡演中打响了名气,和blink-182一起成为了巡演的双主角。
  
      不过由于能力的天花板限制,只能算是一支中规中矩的朋克乐队,缺乏所谓的“创造性”。
  
      因此乐队一直不温不火,稳定在二线,提不上去也掉不下来。
  
      这个乐队还有一个特点,喜欢时长偏长的歌。
  
      大部分朋克乐队的歌,普遍都在三分钟以内,超过三分钟的歌比例不会超过一半。
  
      而对来说,三分钟只是起步,四分钟以上的歌很常见,五分钟以上的也不少。
  
      在罗杰选入《希望》专辑的单曲《boulders》,时长就是整张专辑里最长的,比《.black.Parade》还要长,达到了五分半。
  
      不过相较于《.black.Parade》音乐剧式的篇章来说,《boulders》只是简单的重复。
  
      变化当然是有的,但仅仅只是在音阶力度上做出变化,实际上整首歌的结构根本没有半点波动。
  
      无意义的重复,对于专辑的整体感官而言,绝对是严重的破坏。
  
      《boulders》重复的篇章,听一遍,感觉很惊艳,听两遍,会觉得还不错。
  
      但再重复下去,带来的就只有反效果。
  
      因此罗杰毫不犹豫地砍掉了近一半的内容,将单曲的时长控制在三分钟左右。
  
      尽管不断的重复,本就是情绪核的一种表达方式。
  
      但这种方式,或许在一张纯粹的情绪核专辑里是好事,但在《希望》专辑里,却只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
  
      在三首歌里,除了《boulders》以外,还有一首同样是“柔”和“慢”的歌,不过却仅仅只是唱法上柔。
  
      而在乐器的演奏上,力度虽然远远比不上重金属,但在朋克之中,却也算不上是柔和的范畴。
  
      当然也不算很重,大约中等偏重一点。
  
      这首歌叫《breathe》。
  
      从曲风上来讲,《breathe》可以打上很多标签。
  
      情绪核、后摇滚、电子摇滚、古典流行乐……
  
      等等。
  
      ,这支来自纽约的乐队成立于2004年,并不是一支纯正的摇滚乐队。
  
      或者说,乐队喜欢在摇滚之外,更多的尝试一些其它的东西。
  
      比如电子乐,古典乐,流行乐等等。
  
      并将这些东西融入摇滚之中。
  
      对于这一类乐队,有一个泛指的称呼,叫做“后摇滚”乐队。
  
      又称为“实验摇滚”,一个“实验”,就足以说明一切问题了。
  
      这是一种尝试性的革新,并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体系。
  
      绝大多数的后摇滚乐队,在融合上做得都不怎么样,搞出来的作品简直是一团糟。
  
      既不摇滚,也不像流行,或者是其它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乐队也经常干出这种事。
  
      不过他们比其它后摇滚乐队更好的一点在于,这支乐队经常会拿出一些在融合上做得很好的单曲。
  
      “经常”两字要画重点,考试会考。
  
      成功的、出色的融合作品较少,也是后摇滚很难真正大火起来的原因。
  
      融合,在摇滚之中很常见。
  
      但大多是两三种风格的融合。
  
      而后摇滚乐队想要做的,却是将所有,或者至少是绝大多数音乐流派融合到一起。
  
      简而言之,就是野心太大,驾驭不足。
  
      但若是能够做好融合,后摇滚之中的精品单曲,质量却是惊人的出色。
  
      比如《breathe》,就是一支这样的单曲。
  
      摇滚,电子音,管弦乐器的完美融合,让它有了一种特殊的魅力。
  
      无论是喜欢摇滚,喜欢古典,还是喜欢流行的人,都会爱上这一首歌。
  
      对于这样的一首歌来说,任何修改和点缀都是多余。
  
      全面照搬原版,就是最好的做法。
  
      …………
  
      最后一首歌,勉强也可以归入情绪核的范畴之中。
  
      当然,这是指单曲,而不是原作的乐队。
  
      但从风格上来讲,这首歌和乐队本身一样,是以后垃圾摇滚和硬摇滚融合的风格为主。
  
      融合,也是数字唱片时代以后的新摇滚乐队中,最常见的情况。
  
      单纯一种风格的摇滚,在这个年代已经不吃香了。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80年代末就有所体现,在90年代就已经很普遍,而到了数字唱片时代,更是被放大到了极致。
  
      在数字唱片时代,真正获得成功的摇滚乐队,几乎都至少融合了两种以上的风格。
  
      比如su41的朋克&金属核。
  
      比如的后垃圾摇滚&硬摇滚。
  
      这支乐队来自加拿大,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依靠“裙带关系”起家的。
  
      乐队的主唱兼创始人马特-沃尔斯特是另一支加拿大乐队贝斯手的弟弟。
  
      凭借着这样的关系,在等一系列知名乐队的巡演中,作为嘉宾,在其它大牌乐队的演出之前负责热场演出。
  
      依靠着远远比其他人高得多的起点,很快吸引到了北美许多主流唱片公司的注意。
  
      最终,同样是因为裙带关系的缘故,与【五分钱】乐队成立的604.Records唱片公司签约。
  
      很多人因为过分借助裙带关系这一点,对这支乐队进行吐槽。
  
      但事实上,这一点没什么值得针对的,有关系不用的人才是白痴。
  
      在行业内的关系,只是让他们拥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但稳定住“江湖地位”,凭借的却是实力。
  
      没有足够的实力,光靠关系,在乐坛这个领域根本混不开。
  
      比如说弗兰妮-柯本。
  
      这位女歌手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科特-柯本,母亲是the.hole乐队的主唱柯特妮-洛芙,教父是乐队的主唱迈克尔-斯普泰,教母是好莱坞明星德鲁-巴里摩尔。
  
      按理说,拥有着这样的关系,起点远远超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乐坛和好莱坞明星。
  
      然而弗兰妮-柯本自以歌手身份出道以来,压根没有给歌迷留下任何印象,根本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
  
      或者说,唯一的印象是:啊,那个家伙我知道,柯本的女儿,比她老爹差远了。
  
      说起弗兰妮-柯本,乐队的主唱马特-沃尔斯特是科特-柯本的崇拜者,乐队的后垃圾摇滚风格,就是受到了nirvana的影响。
  
      在数字唱片时代的乐队中,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支。
  
      ——尽管他们在太平洋对岸的知名度也不高。
  
      鬼知道这是为什么,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年代,许多在欧美乐坛获得巨大成功的歌手和乐队,在太平洋对岸都没什么名气。
  
      大概要归结为某一堵墙的影响?
  
      乐队最活跃的时间,是从2005年到2013年,随后便不知道什么原因而沉寂了下去。
  
      在那段时间里,北美现代摇滚榜和公告牌榜单上,乐队都是常客,时不时就会杀入前几名,甚至是第一。
  
      这支乐队的作品,由于融合了硬摇滚的风格,大多也以热血、激情而著称,颇有邦-乔维的风范。
  
      《希望》专辑中的最后一首歌,就是一首这样的作品。
  
      《.For》。
  
      这首单曲曾经登上过北美现代摇滚榜的前十,在公告牌单曲榜上也进入过前三十的位置。
  
      虽然比起《》和《Rolling.stoned》这样双榜第一的冠军单曲来要差了许多,但也是一首精品。
  
      而且更符合《希望》专辑的要求。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罗杰舍不得将版权拿出来和二十世纪娱乐分享,因此选了一首相对来说“不值钱”一点的。
  
      在《希望》专辑的十首歌里,《.For》是最“热血、激情”的一首。
  
      但本质上,却依然是一首黑暗风格的单曲。
  
      当然,这是指罗杰改编以后的版本。
  
      原版的《.For》是一首充满了正能量的摇滚,寓意在绝境之中也要坚持奋斗和抗争。
  
      但因为《希望》专辑整体主题的缘故,罗杰打算将这首歌改成充满绝望的黑暗风格。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编曲、唱法都不需要做出任何调整。
  
      只需要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让声音的环境显得更空旷,像是在无边的荒野里,就足够了。
  
      再配上《希望》专辑的整体主题,一首充满正能量的歌,瞬间就会变得负能量满满。
  
      对于罗杰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