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摇滚教父 > 《摇滚教父》第326章 先导EP:《深渊》 下
    两个月,一边为两张专辑做宣传,一边录制《3》专辑,时间很紧张。6八6八6读6书,□≠o
  
      再考虑到《3》专辑的歌曲数量足足有十八首,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工作量。
  
      好在,这张专辑只是为了凑数,难度很低,质量要求也同样低。
  
      如果说《燃烧》专辑中,平均每首歌要录100遍以上,《3》专辑最多录二十遍就够了。
  
      这样算下来,实际的工作量反而要比《燃烧》和《信仰》低得多,连一半都不到。
  
      按照罗杰的估算,《3》专辑实际需要的录音时间,顶多也就半个月就能搞定。
  
      平均到每首歌上的时间还不到一天,如果快的话,或许一天能录两首。
  
      “我保证,只要你们完成了合约上要求的工作,六月份绝对可以休假。”
  
      大卫斯科塞斯看了一眼加西亚赖斯特顿,目光中似乎蕴含着庞大的信息量。
  
      不过只是一瞥,就立刻收回了目光,对罗杰说道“具体的行程我会和你们的助理协调,你们提前安排好工作时间。”
  
      加西亚赖斯特顿仿佛没看到大卫斯科塞斯的动作一样,眼观鼻鼻观心,像是一尊雕像。
  
      罗杰没有提出异议,点头道“那么就这样吧,确定好行程之后通知依耶塔。”
  
      “那个……”
  
      迭戈突然插话道“首发e的封面可以直接用乐队海报,但是它需要一个名字。”
  
      大卫斯科塞斯看向罗杰,问道“你们有什么想法?”
  
      罗杰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队友。
  
      理查森对罗杰耸耸肩,意思是“交给你了”。
  
      安妮则眯着眼睛,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罗杰揉了揉脑袋,无奈地摇了摇头。
  
      两个队友都偷懒,起名的事还得自己来……
  
      不过这也不是第一次了,罗杰早就习惯了这件工作。
  
      从乐队的名字开始,似乎所有和“起名”有关的事,几乎都是罗杰一手包办的。
  
      考虑了片刻,开口道“《深渊》。”
  
      “深渊?黑魔法的女巫、黑暗丛林、还有地狱和天堂……”
  
      大卫斯科塞斯沉吟片刻,点点头“除了《为摇滚疯狂》,其它三首歌都很配这个名字。”
  
      然后看向加西亚赖斯特顿,问道“你的意见呢?”
  
      “我没意见,就《深渊》好了。”
  
      …………
  
      娱乐圈的繁荣,永远是拿金钱堆积出来的。
  
      和好莱坞的电影相比,制作一张专辑的费用绝对不会太高。
  
      哪怕以最顶级的标准……
  
      呃,最顶级的标准还是挺烧钱的。
  
      以相对主流的标准,制作一张时长大约三十分钟左右的专辑,若是不计算歌手自身的“薪酬”——这部分通常以分成的形式体现,不同阶层的歌手收入天差地别——一张专辑的制作成本一般在几十万美元,多一点的也就一两百万。
  
      封顶的数字,也绝对不会超过五百万美元,例如《燃烧》专辑公开的制作成本就是470万,其中超过一半用于支付迭戈和他的团队的薪酬。
  
      除非……
  
      按照最顶级的标准去烧钱,例如聘用顶尖的音乐制作人、租赁最先进的设备、拍摄“电影级”的精品v等等。
  
      若是这样,那简直可以说是个无底洞,但这种级别的专辑一年也未必出得了一张。→八→八读书,↓o≥
  
      排除掉这些“不正常”的专辑,大部分的音乐专辑,制作费用远远比不上主流的商业电影,最省钱的专辑甚至只要几千美元就能搞定,当然,也不要指望质量能有多好就是了。
  
      但在宣传的费用上,音乐专辑和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却几乎持平,甚至在大制作上还会有所反超。
  
      宣传成本比制作成本高出数倍,甚至十几倍,这是流行乐坛的常态。
  
      例如乐队的《美国白痴》专辑,在一年1500万销量的背后,是高达3000万美元的营销成本,以及没有计算进宣传预算,持续了一整年的全球巡演。
  
      《燃烧》的宣传预算没有十几倍那么夸张,但也达到了1500万美元。
  
      加上接近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至少百万美元级别的刻录成本和运输成本等等,哪怕不将乐队的分成折入成本之中,这张专辑的总成本也高达两千多万美元。
  
      哪怕是在以烧钱著称的好莱坞,成本达到两千万以上的电影,一年也产生不了多少。
  
      而这个级别的专辑,仅仅只是罗杰三人,在一年之内就拿出了两张。
  
      从这个角度来讲,乐坛的烧钱程度更甚于好莱坞。
  
      1500万美元的总宣传预算中,包含了先导e《深渊》的前期宣传。
  
      在环球唱片开出的宣传计划里,乐队会从《深渊》发行之前的四天开始参与进宣传行程当中。
  
      按照计划,先导e的预热时间大约在3周。
  
      除非《深渊》的打榜效果太好或者太差,否则《燃烧》专辑都会在月底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档期发行。
  
      偏热血向的《绝不屈服》勉强符合阵亡将士纪念日的主题,但其他的歌都和这个节日扯不上任何关系。
  
      选择这个时间,主要还是因为这是一个传统的假期,也是“暑期档”的开端。
  
      虽然乐坛不太在乎这个,但是粉丝兜里有钱,又有时间,总是一件好事。
  
      和《燃烧》专辑同步发行的,还有《信仰》专辑的先导单曲《失去信仰》。
  
      不过那是月底的事情了。
  
      在得到乐队会尽量参与进宣传活动的承诺之后,环球唱片没有任何客气的意思,直接将宣传通告塞满了罗杰三人的行程表。
  
      在罗杰的强烈抗议之下,再加上来自二十世纪娱乐的压力,环球唱片不得不修改了计划,留出了录制《3》专辑的时间。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整个五月和大半个六月,乐队都将在久违的忙碌中渡过。
  
      就像1999年,《e》刚刚发行的时候那样。
  
      尽管最重要,也是花钱最多的宣传方式是在广播电台投放广告,但需要乐队参与的宣传活动并不少。
  
      包括但不限于媒体采访、脱口秀节目、和粉丝近距离接触、举办几百人级别的小规模演出等等。
  
      …………
  
      五月的第一个周末,在几天的预热之后,《深渊》摆在了零售店的货架上。
  
      同时,北美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上,《深渊》的销售状态也从“缺货”改成了“销售中”。
  
      ——事实上,网购开放的时间比线下零售店提前了一整天。
  
      不过考虑到北美快递行业的效率,那些急于第一时间拿到cd的歌迷大多选择了去零售店购买。
  
      这样做的都是乐队最忠实的粉丝,数量并不算少,但分散到整个北美,甚至同一座城市的数十家零售店中,每一家店面的人并不多。
  
      傍晚,卡尔瓦伦丁开车来到西雅图市中心的一家音像店。
  
      音像店的玻璃上贴着《燃烧》专辑的海报。
  
      《深渊》也有宣传海报,不过投放率很低,毕竟每个广告位都是要钱的,尽管一家零售店只要几美元到几百美元不等的广告费,但投放到整个北美,总数绝对会让人窒息。
  
      一张为专辑预热的先导e,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资金在上面。
  
      反正也赚不了什么钱,不亏本就不错了。
  
      西雅图最近的天气不怎么好,连绵的小雨下了一整周还没有停下的迹象,不过这并不影响卡尔瓦伦丁的工作。
  
      在这个生活节奏极快的年头,别说下雨了,就算是天上下刀子,只要还没落到自己脑袋上,也得乖乖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将被雨水浇灭的烟头甩进垃圾桶里,走进音像店。
  
      这家音像店,卡尔瓦伦丁来过无数次,非常的熟悉。
  
      只是几分钟时间,卡尔瓦伦丁就找到了《深渊》的cd,大致数了一下,货架上还有7张。
  
      抽走其中一张,走向收银台,一边掏钱一边问道“今天《深渊》卖得怎么样?”
  
      售货员显然认识卡尔瓦伦丁,抬头看了一眼,随口道“还行吧,卖出去了几张,具体不记得了。”
  
      卡尔瓦伦丁点点头,没有再多问,收起cd和找回的零钱,离开店里。
  
      回到车上,卡尔瓦伦丁迫不及待地将cd盒拆开,拿出光碟chaj车载播放器里。
  
      尽管已经从罗杰手中得到了一份签名版,但卡尔瓦伦丁仍然选择自己再购买一张。
  
      倒不是为了多贡献一个销量,纯粹是因为签名的那份是拿来收藏的,没有拆封的打算。
  
      至于“自费”购买的这一份,则是用来听的。
  
      虽然已经成为了经纪团队的一员,但工作和做乐队的粉丝之间并不冲突。
  
      随着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职业粉丝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了,几乎每一个名气稍大点的明星,都养着一个或者一群职业粉丝,专门负责管理粉丝组织等方面的工作。
  
      在音乐的伴奏下,卡尔瓦伦丁打开笔记本电脑,熟练地打开聊天软件,输入登录密码。
  
      账号上只有一排名字相同的“群”,都是乐队粉丝组织的讨论组,由于最大人数限制的缘故,单单只是受到“官方”承认的粉丝群,就多达十几个。
  
      随手打开一个消息最多的,正在讨论的主题正是乐队的新e,《深渊》。
  
      尽管车上加装了信号增强器,但无线网络的速度仍然让人难以忍受。
  
      出于个人习惯的原因,卡尔瓦伦丁宁愿忍受缓慢的上网速度,也不愿意回家再打开电脑。
  
      好在文字聊天对带宽的需求很低,勉强可以接受。
  
      “谁买了新专辑?求评测。”
  
      “是e,不是专辑,专辑要到月底才发!”
  
      “我买了,还没来得及听。”
  
      “正在听,歌很棒,就是太短了点。”
  
      “只有我觉得贵吗?四首歌的e就卖999美元!”
  
      “我家附近的零售店在做促销,只花了8美元。”
  
      “实名羡慕!为什么百事达不做促销!”
  
      “……”
  
      一边盯着讨论组中的群聊,一边点开几个私聊窗口,挨个发过去询问的信息,收集粉丝们的反馈。
  
      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专辑的评价、是否会购买、理由是什么等等,卡尔瓦伦丁都会定期制作一份调查问卷,发到讨论组的网站上,供粉丝们自愿填写。
  
      不过除了固定的问题之外,卡尔瓦伦丁也经常和其它粉丝一对一的私聊,收集一些在调查问卷中得不到的反馈。
  
      任何事情,只要和“工作”扯到一起,就没有可以轻松完成的。
  
      要么费脑,要么费时间,要么费力,总得占上一个。
  
      哪怕做职业粉丝也不例外,一年五万美元的年薪不算太高,但也超出了中位数收入。
  
      想要保住这份中产阶级的收入,可不仅仅只是在讨论组中号召粉丝们为乐队助阵,喊几句口号就能拿到的。
  
      很快,一个私聊窗口就闪烁起来。
  
      发来信息的是一位非常活跃的线上粉丝,名叫伽利略,和某位著名的科学家同名。
  
      所谓的线上粉丝,就是更多的活跃于网络上,而非参与线下活动。
  
      例如乐队“生日”,伽利略两次都没有报名参加,乐队的演出也很少参加。
  
      但在线上活动中,伽利略却非常的活跃。
  
      例如去年的全美音乐奖投票,伽利略就找到了致命的漏洞,一个人就为乐队刷了上千票。
  
      尽管最后仍然输掉了大奖……
  
      “对新e有什么想法吗?”
  
      卡尔瓦伦丁快速在笔记本键盘上敲打着。
  
      由于人数太多的缘故,卡尔瓦伦丁不可能记得住每一位粉丝的名字,但对于最活跃的那一批人,不仅仅是名字,就连一些习惯都很熟悉。
  
      不用问也知道,伽利略必然是第一时间购买了《深渊》,并且绝对已经听完了。
  
      “听说你现在做职业粉丝了?”
  
      伽利略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问了一句。
  
      然后也没等卡尔瓦伦丁回复,继续发来消息“价格偏贵,但很值。尤其是《为摇滚疯狂》,我快要把脑袋甩掉了!”
  
      即使是隔着屏幕,卡尔瓦伦丁仿佛也能看到伽利略在重金属摇滚的伴奏下,疯狂地甩头的画面。
  
      莫名有些喜感。
  
      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继续打字问道“四首歌你最喜欢哪个?《为摇滚疯狂》?”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稍稍长了一点,要不是讨论组的消息一直没有断,卡尔瓦伦丁几乎以为网络又出问题了。
  
      过了好几分钟,伽利略才回复道“我不知道,在我看来,四首歌都很棒。噢,不,《黑暗边缘》稍微差一点,大概可以打4分,其它三首歌都是45分。”
  
      这是一个惯用五分制的家伙。
  
      卡尔瓦伦丁稍稍思考了片刻,打开一个文件,将伽利略的评论复制过去,并做出备注。
  
      然后又开始提出下一个问题。
  
      一直到笔记本右下角传来电量不足的提示,卡尔瓦伦丁才关掉了网站和聊天软件。
  
      记录的文本中,已经记下了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文字。
  
      车窗外,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越下越大,已经下起了暴雨。
  
      雨幕中,整座城市亮起了灯光。
  
      卡尔瓦伦丁伸了个懒腰,发动起汽车,踩下油门的同时,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窗外。
  
      自言自语道“今天的天气真不错。”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