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墨客 > 《大明墨客》 第0691章 盛况空前的迎接
  强大的明帝国派出使团为高丽王撑腰打气,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啊。

  不光是高丽国群臣拍手称快,就连那些在高丽过做生意的汉人行商们,也都欢欣鼓舞,备受感染。

  大明的商人苦啊,说实话自从有封建四民等级以来,他们的身份地位何时得到过保护?

  家虽富,可位不如民也。

  民虽苦,可地位使然,国之根本也。

  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可以经常见到家资巨万而着麻衣布履者。

  不是他们装逼,而是朝廷律令,规定他们的衣着不得超过规定。

  上好的丝绸他们穿不起吗?非也,不敢逾越也。

  东亚诸国一体习汉文仿汉律,到哪里都一个吊样。

  虽然现在老朱在郑长生的建议下,在国内开放了对商贾的种种限制,但是他们的影响还没有到国外。

  毕竟国内尚未一统,域外番邦对大明这个新兴的帝国还不是那么了解。

  虽然东亚诸国离的近一些,影响大一些,但是也并未完全辐射。

  就拿商贾地位这件事情来说,高丽依然秉承前人,对他们加以限制,甚至是盘剥。

  不过这是针对他们国内的一些商人的政策,对大明的商人略微好一些,毕竟来自天朝上国嘛。

  可是,盘剥也是少不了的。

  是以,大明的商贾苦也!

  对于这次母国派使来高丽,他们是大受鼓舞。

  甚至联合起来组织了一个大明商会,还准备派代表觐见大明皇帝的特使永和伯爵郑长生。

  如果能够走通了永和伯的路子,那么以后大明的商人地位在高丽就有了保障了。

  到时候,看谁还敢盘剥我天朝上国的商人。

  他们都憋着劲筹划,甚至各大商号凑钱五万两白银,用以疏通永和伯爵的门路。手机端一秒記住『m.biqusan.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人们都等着大明皇帝的特使永和伯爵郑长生的到来呢。

  ~~

  这一日,高丽王都开京,从城外十里处就已经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了。

  这都是前来迎接大明特使团的民众们。

  人太多了,就连维持秩序的差役们都人手不足了。

  差役官头头们一边骂着,一边挥舞着马鞭子,把人群尽量的往后面撵。

  官道都快要被挤占了,这怎么能行?

  来的可是天朝上国的永和伯爵,听说是大明帝国皇帝的最宠信的臣子。

  还有,据说皇帝为了能够时常见到这位年轻的伯爵大人,甚至在明帝国的中枢------皇城之外赏赐伯爵府一座。

  而且打通了皇城,特意开了一道宫门供这位伯爵大人进出。

  更有传言说,这位伯爵是大明皇帝陛下的私生子。

  要不然的话,他怎么会这么受宠信?甚至比皇子都要宠信。

  这大概是大明皇帝陛下在弥补这么多年儿子流落民间之时所遭受的苦难啊。

  这个说法的市场还是很大的,高丽国的人还是愿意相信这种花边新闻的。

  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天性吧,要不然后世的棒子国娱乐花边新闻怎么那么发达呢?

  呵呵,有点调侃了,不过这就是事实。

  高丽群臣,甚至高丽王都对这个传闻笃信之极。

  因为从高丽驻大明的使节传回来的消息作证,这位伯爷在皇上面前受宠的程度都已经要超出他们的认知了。

  皇城骑马这待遇谁曾听说过?

  就连那些大明的功勋卓著的人恐怕也没有这个待遇吧?

  谁见过帝王会宠信臣子到这种地步?

  喜好小道消息、花边新闻的高丽人还打听到了一个让他们以为这就是铁证的佐证材料。

  永和伯爵之母亲,貌美如花、气质非凡,绝非一般寻常妇人所能比拟的。

  还有永和伯爵之母亲守寡多年,而且笃信佛教,青灯古佛、暮鼓晨钟的礼佛,而且从未有过其丈夫的一点消息。

  另外其母李氏秀英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大明帝国当今的皇上,曾经带兵驻扎过李氏所在的城池。

  这还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吗?

  也不知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是怎么打听到的,也不知道他们怎么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的这么相信。

  永和伯爵乃皇上私生子这个结论,在高丽朝堂上下,无一不这么认为。

  要不然跟本就无法解释,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为什么会这么宠信永和伯爵。

  甚至就连永和伯爵大婚的时候,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太子殿下,皇太孙殿下都亲自到场祝贺。

  还有,皇帝陛下竟然和永和伯爵的母亲共同坐在堂前接受新人夫妇的参拜。

  明面上说是君臣父子,代替亡父受礼,可是谁还不看不出来啊,你们就是真正的父子。推荐阅读新笔趣阁https://m.biqusan.com/https://www.biqusan.com/

  解释什么解释啊,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是以,高丽国这一次可是下了血本了。

  从郑长生他们使团入高丽的那一刻起,沿途的接待全是最高规格的。

  一般的使节来高丽根本就不会如此的对待的。

  正是因为郑长生在他们的眼里是“皇子”,是以,他们才会这么做的。

  还有一个因素,这几年大明帝国皇太子殿下,身体多病,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都少了,也很少露面了。

  而皇太孙年幼,这位永和伯爵大人竟然被皇帝陛下指派为皇太孙的老师。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说明,皇太子一旦有那么一天,皇太孙继位的话,郑长生就是辅国之柱石啊。

  这是未来大明帝国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岂能慢待之?

  慢待了永和伯爵,那就是跟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国运过不去啊。

  别看现在永和伯爵才暂露头角,可是未来、将来的某一天他要是掌权的话,想起今时今日在高丽没有受到尊贵的接待,万一要是恼火起来。

  那后果可不是能想象的哦。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