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寿宁侯 > 《大明寿宁侯》第267章 我不要面子的吗

      张鹤龄额头冷汗直流,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刺耳呢,不会是个套吧?
      莫不是看到夷洲岛的经营情况蒸蒸日上,现在后悔了,想把封地收回去?
      你说我不偷不抢,堂堂正正靠着自己的军功挣回来的,现在却跟防贼似的,每天都要提防封地被人拿走,我这个万户侯咋这么难呢?
      张鹤龄猜的没错,弘治皇帝确实很想把夷洲岛拿回来。
      只是碍于当初在朝堂之上放出豪言,现在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不好意思明抢。
      虽说皇帝对于有功之臣当不吝封赏,但是这个“不吝”也要有个度。
      洪武三年,老朱同志封赏开国功臣,公爵李善长、侯爵汤和等人,赐免死铁券。
      虽然是铁的,但是一听就是好东西,理论上,持此铁券可免去谋反以外的任何死罪,听起来,似乎是有了这张铁券就有了两个脑袋,是不是很嚣张?
      但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真的可以免死吗?
      根据明史记载,老朱同志共发出去了三十四张免死铁券,给李善长的还是高级VIP,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就是说,如果李善长犯了法,而且是犯了应该被处死的重罪,锦衣卫去家里拿人的时候,只要在刀砍掉你脑袋前把券拿出来,就可以免除一死,而且这样的机会有两次,哪怕他不在了,他儿子还能享受一次。
      要知道,一个人犯了该被处死的重罪,说起来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而还有两次免死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基本上可以确保一生平安了。
      而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李善长实际上并没有犯什么罪,只不过他当宰相的时候,蓝玉抓到了一个奸细,说是胡惟庸派去和北元暗中联络的使者,当时李善长把这个使者处死了,没向朱元璋报告。
      还有就是,胡惟庸曾派人和李善长联络,希望两个人能够联合起来造反,李善长拒绝了他的提议,不过拒绝是拒绝了,也并没有向朱元璋报告。
      其实李善长都做得没有太大的问题,只不过没向朱元璋报告而已,怎么也算不上死罪吧?
      可是朱元璋直接就把他给杀了,而且是诛三族,一门七十余人跟着陪葬。
      大将蓝玉也获得了免死铁券,可以免死一次,但是他最终被“剥皮实草”,不但没能免死,还死得非常惨。
      此外像朱亮祖、傅友德等人,也获得了免死铁券,最终也都被赐死。
      没有任何一个人成功启用过这个“免死”功能,这玩意就是个摆设,摆设就摆设吧,毕竟是老朱同志给的,放在家里留个纪念也好啊,可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张铁券还有个隐藏功能,地府观光旅游单程直达,可以带家属,人数不限。
      这根本不是免死券,而是货真价实的催命符。
      按理说,既然免死铁券发了,就要发挥作用。如果不能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皇帝的话,并非是金口玉言,有朝令夕改之嫌。
      你是皇帝,天底下你最大,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其实,人家老朱同志算计好了。
      大家都看到铁券上写的“免死”二字,却将背后四个小字忽略了,也许他们压根就没仔细看,这四个小字就是“谋逆不宥”。
      什么死罪都可免死,唯独谋反不赦免。
      但什么是谋逆,最终解释权归人家朱元璋所有。
      你李善长乃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蛇鼠两端,是为大逆不道。
      谋反无疑,诛三族!
      由此可见,谋反的罪名是不是来的很容易?
      德庆侯廖永忠战功卓著,因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亲写“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漆牌,赐他悬于家门外。
      洪武八年三月,被朱元璋赐死,理由是他私自穿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穿皇帝的衣服等同于有篡国夺权。
      至于他是否真的穿了龙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只有朱元璋自己清楚。
      永嘉侯朱亮祖鞭打官员,接受富商贿赂,擅杀部下,按说,哪一条都不属于谋反的范畴吧?
      结果被朱元璋召回南京,用鞭子活活打死,完了还给追认了一个胡惟庸逆党之名,爵位被废除,后代也被杀干净了。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给他们安的罪名都是谋反,这从点上讲,没有违背免死铁券的规则,这就是明摆着欺负人了,我说你是谋反,你就是谋反,不反也反!
      之所以要杀铁券之人,其实理由很简单,是因为铁券的存在已经侵害皇权了。
      你手持铁券,便可以无视大明律法的最高刑罚,死刑。
      要知道,大明是我老朱家的,你作奸犯科,可以躲过一劫,但是被你害死的人怎么办,天下百姓看待我这个皇帝?
      免死铁券本就是巨大的社会隐患,所以,这些人非死不可。
      弘治皇帝虽然没有发放免死铁券,但是他一激动之下,犯了另一个忌讳——土地。
      几千年来,你打我,我打你,大家拼死拼活,打来打去,为的是什么?
      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确切地说,为的是全天下的土地。
      自古以来都是“民以食为天”,人可以没有娱乐,但是不能没有食物。食物是人类的第一需求,而食物的来源就是土地。
      对于农民来说,不种地就会饿死,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地,那么就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王朝的军队数量会直线下降,届时会被其他政权打败,或者被国内吃不起饭的农民推翻。
      土地就是人民的命脉,也是统治者能否稳固政权的基础。
      大明朝对读书人非常优待,体现在哪呢,还是土地。
      一个举人,注意是举人不是进士,短时间内便可以累积巨额财富,随随便便兼并几百上千顷土地很轻松。
      然而,这些土地虽然挂在你名下,哪怕土地兼并再严重,却始终无法对皇权构成直接的威胁,有威胁的是看另一种形式——封地。
      在大明朝,只有藩王才有封地。
      封地也叫封国,即国中之国。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伊始,因为有患于功臣在内而皇族孱弱,故而决定广建宗室,大举封建。朱元璋摆出一副天下至公的面孔来给封建定调子,“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为了让宗室们充分享受幸福,朱元璋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啥活也不用干,你就搁家里喝喝茶,溜溜鸟,养老就行了。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护,在历史上也算是独一无二,以至于明人不禁感慨,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
      洪武期间,藩王在封国内,拥有相当大的司法和人事任免权,其官属除长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进行派遣外,其余均在封国境内或所部军职内选用,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境内人民有敢违犯藩王的,由藩王处置,朝廷官员不得过问。
      国中之国,是对皇权的割裂,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皇帝的中央集权。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封国的权力,朱元璋给的封地,一般不会很大。
      以燕王Judy为例,根据史料上的记载,朱棣被封为燕王后,在北平就藩,其燕王府的府邸位于元大都皇城西南的隆福宫,即元朝的太子府。位置大约在今北京的西安门大街以南,府右街以西,灵境胡同以北。
      这地方一点都不大,充其量不过是两条街,然而,就这么点封地,还被建文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天天派人监督,稍有异动就准备抓人,害的Judy同志装疯卖傻,在猪圈里睡了四年,这才躲过一劫。
      这时候的建文帝已经陆续对自己的亲叔叔们动过手了,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杀。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先拔掉你的利爪和牙齿,下一步就要动刀子割肉了。
      朱棣一看,这不行啊,我得赶紧想办法,要不然也和上面那几位一样,结局会死的很惨。
      然后,便有了靖难一役,结果,建文帝削藩把自己削没了。
      朱棣继位以后,鉴于前朝之失,对控制藩王极为重视,或以谋反等罪名,分别削去他们的封爵、属官、护卫,取消统领驻军的权力。活命都困难,更不要说驭民了。
      我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怎么可能留给你们造反的机会?
      结果就是,建文帝没完成的削藩,在朱棣手里实现了,你说这事上哪说理去?
      就这么点封地,还是老朱同志留给亲儿子的赏赐,都能惹出惊天之变,现如今张鹤龄却占据了整个夷洲岛,若论面积的话,至少抵燕王封地的百倍千倍。
      当然了,燕王Judy驻守的北平毕竟曾是元大都,也算是经济昌盛,繁荣蓬勃。而张鹤龄接手的夷洲岛却是人烟稀薄,倭寇横行,两者有天壤之别。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夷洲岛大力发展工业、手工业和商贸,夷洲船队比朝廷派出去的船队走的都远,金银大量流入,人民生活水平由贫困转为富庶,据说沿海的一些百姓已经开始向夷洲岛移民了。
      今天好不容易搞个万国来朝,虽然只有不到十个国家,数字上毕竟可以虚一下的,但是呢,这些人都跑到你面前去了,我这个当皇帝的不要面子的吗?
      张鹤龄也听出来弘治皇帝语气中的不善,赶忙解释到:“回陛下,微臣那个巴掌大的地方,有点什么事,王守仁几个人商量一下也就定了,哪能和朝廷,和陛下相提并论,真是折煞微臣了!”
      此时四下无人,面对张鹤龄,弘治皇帝也不掖着藏着,直接说道:“今日之事,朕很不爽,你说怎么办吧?”
      张鹤龄面色纠结,试探着问道:“要不然,臣去把那些使臣叫来,重新跟陛下拜见一下?”
      弘治皇帝冷笑道:“你的意思是,这些外国使臣只听你的?”
      张鹤龄赶忙摆手说道:“微臣不是这个意思,陛下千万不要误会。”
      “误会?”弘治皇帝紧紧逼问,“误会你什么?”
      张鹤龄都快哭了,解释道:“微臣和那些洋人不熟啊!”
      “不熟,为何他们都去找你交谈,为何不去找刘健交谈,不去找马文升交谈,甚至天津府尹李东阳,主管天津港和出海事宜,亦是被冷落一旁。”
      张鹤龄简直是欲哭无泪,这叫什么事啊,都是张延龄那个家伙,你做生意就做生意,出去瞎嚷嚷什么啊,现在倒好,自己在南洋诸国还成名人了。
      现在自己算什么?
      功高盖主,还是喧宾夺主?
      弘治皇帝以仁义著称,待人宽厚,但是并不代表,人家不会杀人啊。
      他可是货真价实的朱元璋后人,张鹤龄相信,到了该亮刀子的时候,再仁慈的皇帝也绝对不会含糊。
      在这一刻,张鹤龄突然领会到了那些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他们临死前的心情。
      老朱家的人,真他娘的不好伺候啊!
      难不成,要把夷洲岛还回去?
      当初你承诺给万户侯,老子冒死去帮你打仗,结果封到了海外一座孤岛,一穷二白,拿几千户冒充万户,这都不说了,啥都没有,咱自己发展行不行?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家挽起袖子就是干呗。
      大半年过去,如今终于见了成色,结果你却不踏实了,现在想把封地收回去,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可话说回来,人家是皇帝老子,就欺负你了,你有办法?
      现在怎么办,人家已经跟你摊牌了,还要抓着封地不放手吗?
      如果不放,很可能会死。
      弘治皇帝当然不会立即下令宰了你,但是他会等待时机,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八年,总之,只要你犯了一个错误,就彻底玩完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