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好老师 > 《三国好老师》121章 耕牛、耕牛

  刘辩拿给刘宏的书,正是董明根据后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改编来的那一本书。书还没有取名字,甚至都没有印刷。刘辩手里的这一本,是董琬一个字一个字抄写下来,寄过来的。
  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书中,将帝王分成了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说白了这就是一本打着史书幌子的帝王教科书。
  也因此刘宏才看得入迷。小册子中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大概几十页的样子。翻到了一半的时候,刘宏回过神来,看向刘辩。
  后者仍然规规矩矩的跪坐在他跟前,一直看着他。见刘宏看向自己,刘辩连忙躬身。
  “父皇....”刘辩道:“怎么了吗?”
  刘宏摇摇头,合上书本,轻轻敲打着坐下软塌,想了一会儿问道:“这书....是董伯照给你送来的?”
  刘辩闻言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是琬儿姐姐寄来的,不过这书却是董先生所著。琬儿姐姐在征得了老师的同意之后誊抄了一份给孩儿送过来。老师在信中也提到过,让儿臣好好揣摩此书。”
  刘宏点点头,看着刘辩道:“日后......你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为父。”
  “谢谢父皇。”刘辩开心的说道。
  顿了顿刘辩又道:“父皇,儿臣好几天没见到弟弟了。他去哪儿了?”
  刘宏闻言脸色瞬间就黑了,目光也随之变得阴冷:“谁让你问的?”
  刘辩被刘宏忽然的情绪转变给弄懵了,愣了半晌才期期艾艾的回道:“没...没人让儿臣问,儿臣就是...就是想弟弟了。”
  十几岁的孩子,知道些什么?他哪里知道,眼下的刘宏心里有多敏感。
  刘宏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已经撑不住多久了。南北两宫的人也都清楚,这位大汉朝的掌权者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随之而来的,就是下一任继任者的事情,太子是谁,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
  刘辩作为长子,具有天然的优势,再加上其舅舅何进又是大将军,怎么看刘辩都是大汉朝下一任的执掌者。
  但.......
  就怕有心人。这些日子刘宏的身体越来越差,脑子却越来越清明,属于帝王本能的政治手腕开始觉醒。他开始主动的疏远宦官,提拔贤能,竭尽全力的保证洛阳的安稳。好在日后,他万一驾崩了,刘汉的皇位能够平稳的过渡到他的儿子身上。
  至于是刘辩还是刘协,都无所谓。哪一个登基不会造成天下大乱就让哪一个登基。刘汉的皇帝,骨子里都是规矩的破坏者,什么长幼有序、什么嫡长子,在确保老刘家江山稳固这以基本点面前都是扯淡。
  眼下来看,刘辩无疑是最合适的。大将军是他舅舅,这就等于刘辩获得了军方的支持。文官方面,蔡邕绝对是站在刘辩这一边的。虽然蔡邕只是少府令,但是要说权势可不比三公差多少。毕竟刘宏朝的三公,换的比特么小孩儿的尿布还要勤。
  但凡大汉朝有个大小灾祸的,刘宏肯定不会学某小猪那样下罪己诏。而是在三公中找一个倒霉蛋下掉。刘宏朝又是天灾不断、兵灾不断......所以刘宏朝的三公....惨是真的惨。
  文武两边都要铁杆支持者刘辩,看起来储位稳固。但是刘宏却很清楚,事实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刘辩的出身....太低了。
  这要是在前汉,不是个事儿。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何皇后那个屠户出身的身份,是刘辩登基最大的软肋。
  刘协就不一样了,他母亲是王荣,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五官中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呢?最高可以为丞相的副手,最低也比杂号将军品秩要高。
  王荣生得漂亮,聪明机敏而有才智,更因为出身官宦世家,能写会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王荣一开始被选入掖庭,封为美人。何皇后除了好看一无所有,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刘宏的宠爱,横行后宫。
  王荣怀孕的时候,一度想要自己把孩子打掉,但是胎儿安稳不动。王荣又多次梦见自己背负着太阳而行走,便认为这是吉兆,于是再也没有想打掉胎儿的念头。
  不过,王荣生下了刘协之后,就被何皇后派人毒死。汉灵帝得知后大怒,想要废黜何皇后,宦官们坚决劝阻才得罢休。这一年是光和四年,董明刚从后世来的那一年。
  这么看起来,刘协没有母族的支持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王荣死后,刘宏的母亲董太后一直抚养刘协。同时刘宏的舅舅,表兄也是汉末重臣,一个是执金吾、一个是五官中郎将。刘协背后的母族,要比王荣死之后还要煊赫。
  更何况,董太后也不是一般人。刘汉的皇太后,干政那是基本操作!再加上刘协跟着她一起长大,董太后不止一次或直接或间接的跟刘宏提出,立刘协为太子。
  这也导致了董太后和何皇后两人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张,连带的刘辩和刘协之间最近也越来越少见面了。也因此刘辩才会有此一问。
  而刘宏如此反应其实也不难理解。他下意识的就认为刘辩受到了别人的指点,来这里演一出兄友弟恭的戏码,博取他的好感。
  再加上这一本帝王教科书,容不得刘宏不多想。
  “你....退下吧,好好读书。”刘宏不打算对儿子发火,那样意义不大。
  刘辩还不知道自己哪里惹父皇生气了,可是看到刘宏的模样,他也不敢询问,低着头行了一礼,便告退了。
  留下刘宏一个人,在千秋万岁殿的软榻上。
  ......
  此时,远在新野的董明,接待了一个来自洛阳的使者。当然,这个使者并不是刘宏派来的,而是蔡邕。
  这段时间蔡邕一直在忙着推广曲辕犁的事情,还有配套的垦荒政策。这垦荒政策在董明看来,是一个给大汉朝续命的良方。
  百姓开垦出来的荒地,直接归百姓所有,并且免收五年的田税。虽然无法从根本上将大汉朝从深远中拉出来,但是却也给大汉朝上了一道绳,暂时吊着一条命。
  这垦荒政策,历史上却是没有。主要还是劳动力的原因,之前不是不想开垦荒地,而是没有足够的劳动力。
  但是曲辕犁的出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使得同样的劳动人口,可以开垦出更多的耕地。在这个前提下,垦荒政策才能真正卓有成效。
  而眼下,蔡邕遇到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耕牛的问题。他当初很爷们的应下了刘宏的要求,做着找董明想办法的打算。但是一开始他还是想自己试一试能不能提高耕牛的数量。
  但事实证明,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你自己不行。
  蔡邕现在知道了,自己真的不行。于是乎立刻派出了手下,直奔新野求助董明。而蔡邕派出来的手下,却是董明的熟人,何风。当初在宫门前静坐的人中,他是领头人之人。
  何风是何进的远房侄子,在刘辩的事情上,两人是盟友。何风会帮助蔡邕也在情理之中。更关键的是,何风这个家伙要比谦谦君子的蔡邕有能力多了。
  仅从数据上来看,何风的内政和谋略值都达到了七十以上。反观蔡邕呢.....特性一大堆、特技也有。但是具体数值嘛.....也就内政刚刚及格,还是靠接近满值的文化和教化两个小属性拉起来的。而蔡邕的特技,竟然是奏乐......
  效果是在行军中可以提升士气.....
  董明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何风。上来就是一发【眼力】,看完了之后才笑着问道:“原来是你啊....伯喈先生还好吗?”
  何风闻言,面色有些不太好,回道:“伯喈先生身体很是硬朗,不过最近事务繁忙,添了一些白发”
  “倒是苦了伯喈先生了。”董明摇了摇头,叹息道:“不知道伯喈先生此次派你过来,有何要事?”
  何风正色道:“却有要事要麻烦伯照先生。”
  “请说。”
  “伯喈先生想向先生寻一个增加耕牛的方法。”何风回道:“先生想必也清楚,眼下少府令正在推行曲辕犁,曲辕犁好做,但是耕牛难得。少府令素知伯照先生学究天人,因此派在下来求一个增加耕牛的方法。”
  董明闻言楞了一下,他又不是种牛,也不能帮忙生牛啊。不过耕牛数量这个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
  莫说汉末了,就是后世耕牛数量的减少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担忧。在这个时代,耕牛绝对是农业生产最为强有力的生产工具。
  “伯喈先生想要增加多少耕牛?”董明反问了一句。
  “越多越好!”
  “多久呢?”
  “越快越好。”
  “蔡伯喈的要求有些不可理喻啊。”董明笑道:“某家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耕牛,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但效果肯定不能如他所愿了。”
  “什么办法?!”何风眼睛一亮。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蔡邕的要求有多奇葩。也只有蔡邕这种谦谦君子,不沾染实事的人才会提出这种要求。本来他都做好被董明骂一顿的准备了,没成想董明还真有办法。
  “一者开源,二者节流。”董明笑道。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