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好老师 > 《三国好老师》183章 朝堂上的争锋

  翌日,大朝会。
  刘宏应该已经跟何进、蔡邕等人商量好了。朝会刚开始的时候就提到了南单于造反的事情,并且火速安排了平叛的人员。
  稍微有些变动的就是,除了朱儁、曹操之外,随行的人员当中还多了一个叫范章的人。董明看了看,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
  安排了这件事之后,朝会开始正常的流程。
  董明站在百官前列,他前面就是蔡邕。大概是这些年劳心劳力的缘故,蔡伯喈已经不复往日那样风流倜傥,鬓角已经出现了白发,多了几丝老态。
  但是让董明意外的是,蔡邕的内政和谋略属性,从之前的不及格,一路飙升到七十多。
  “看来实践出真知啊,蔡伯喈都成长了。”董明颇为感慨的在心里说了一句。
  张让例行喊了一嗓子,然后百官开始蠢蠢欲动。先是何进上前,以连年征战,士卒苦不堪言为由,申请扩军。
  说实在的,对于掌握更多的兵力,刘宏还是很有兴趣的,但是现实情况是朝廷没有钱。如果答应扩军的话,就要从他的内帑中出钱。
  这可是卖官鬻爵得来的钱,名声都糟透了,钱还没留住,他刘宏可不会干这种赔本儿的生意。要不说刘宏是个昏君呢?一遇到钱财上的事情,就变成了个守财奴。
  毫无疑问,何进的提议被否决了。
  紧接着又是一些死刑复核,如今已经入秋了,这些死囚犯如果被朝廷认定该执行死刑,下发到地方,就真的没希望了。若是发回重审,那就有机会熬到来年。
  刘宏朝这些年,啥也不多,就是大赦天下比较多。只要熬过了这个秋天,来年肯定能等到大赦天下的时候。
  很快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董明正了正衣冠,迈步出列。
  “臣,有本奏!”
  董明朗声说道。
  文武百官见状,全都绷紧了神经,暗道一声:“来了!”
  这些年,董明的名头越来越大,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场都拥有无数的拥趸。如今他接受征辟,成一介白丁,一跃成为大汉中公之一,所有人都等着他新官上任,烧一烧那三把火呢。
  “哦?”刘宏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看着董明问道:“爱卿所奏何事?”
  董明也不打官腔,直接说道:“改建太学。”
  “改建太学?”刘宏本以为董明要干什么大事儿,一听是改建太学,立刻没了兴趣:“随便吧,需要多少钱,你上报即可。”
  董明闻言笑了笑道:“还有....”
  刘宏精神又来了。
  “如今五经博士十四人,皆是当世经学大家,留在太学里实在是太屈才了。臣有意让他们坐镇四方,天下各州部建立一所太学分院,讲授儒家经典。”
  “还是建书院上课那一套....”刘宏又没了兴趣,挥了挥手,不等其他朝臣说话,就道:“准了准了!”
  董明闻言笑了笑,继续道:“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说吧。”
  刘宏也是看着董明是被自己征辟之后第一次上朝,因此才这么给面子。
  “太学改建之后,将是为国育才,因此这书院的院长之位只能是陛下担任!日后太学的学生出来了,也可以自称一声天子门生,岂不是光宗耀祖之事?”
  光宗耀祖?也许吧。但是这一点绝对符合刘宏的胃口,若是这天下的官员都是他刘宏的学生,那还不是天下太平,歌舞升平?
  刘宏笑了,他就知道,董明肯定不会让他失望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反而开始假惺惺了:“这....朕可当不了什么院长啊,是不是不太合适?”
  “天下还有谁比陛下更合适的吗?臣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更合适的人选了。”董明拍了一个正大光明的马屁。
  刘宏闻言脸色一正道:“董太常,你这说的哪里话!”
  还让人怪高兴的。
  “臣不敢!”董明知道进退。剩下的就看刘宏怎么选择了。
  刘宏还能怎么选?当然是选择接受了啊。
  “既然如此,这院长支职,朕就却之不恭了啊。”刘宏笑眯眯的应了下来。
  “陛下圣明!”董明又吹了一句。
  蔡邕见状立刻跟了一句:“陛下圣明。”
  这无疑是给了百官一个信号,他蔡邕是跟董明站在同一个战线上的。
  百官齐声喊道:“陛下圣明。”
  刘宏飘飘欲仙。
  但,董明话还没说完。他继续道:“臣,还请开科考!”
  “科考?”刘宏懵了一下,没明白董明啥意思。
  董明解释道:“察举制中,是有考试吗?臣想改一下,只留下考试,考试通过者可以根据成绩,入选为官。”
  他话音一落,朝堂之上瞬间热闹起来。几乎每个人都在跟相熟的人交换着意见。这些人也许能力不行,但是嗅觉很是敏锐。
  一旦董明所说的科考通过的廷议,那么对于如今大汉的官场来说,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肃静!”刘宏拍了桌子:“董太常,你继续说。”
  “嗯。”董明点点头,慢条斯理的解释着。
  跟科举制还是不太一样的。董明所说的科考,并没有那么多的流程,考试时间直接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一即可。到时候天下的士子都可以直接齐聚洛阳,连考三场即可。
  第一场,全靠儒家经典,也就是背诵能力,算是默写题。这一关基本上也刷不掉多少人。第二场则是通识,用董明的话来说,就是各种常识,天文地理之类的东西。他虽然含糊而过,但是下面的荀璦和戏志才却听了出来。
  这第二场考试的内容,一定是新学为主。
  第三场,则是策论。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懂。
  董明详细解释了一遍之后,刘宏沉默了一下。他也许不聪明,但是当皇帝这么多年的政治智慧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政策,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
  天下英雄进入瓮中,也不过如此了!
  再一个,董明所说的科考,避开了察举制裙带关系的弊端。最关键的是,科考一旦实行,对世家大族来说绝对是一个打击。
  也许一两代人以内,世家大族的精英弟子做官将更加容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寒门士子甚至普通百姓将凭借庞大的人口基础,成为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人。
  那个时候,世家就可以消亡了,或者换个方式苟延残喘。
  对刘宏来说,世家就是毒瘤,只要能让世家不痛快,他就痛快!
  他当时就要拍板同意了!
  “臣反对!”
  还没等刘宏同意,就有一个老头子越众而出。这人站在蔡邕前面,由此而建是个高官。董明搭眼看了过去,发现并不认识。
  但有人反对,这在董明的意料之中。
  “临晋侯?”刘宏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说道:“说说看吧。”
  临晋侯,杨赐。
  光和元年,因屡现灾异,杨赐与议郎蔡邕等入金商门,陈述时事。后为国三老,转任少府、光禄勋、太常等职。光和五年,也就是董明来到这个世界鸠占鹊巢的第二年,他升任太尉。黄巾之乱爆发之后,杨赐跟刘宏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在朝堂之上,气的刘宏差点破口大骂。也因此,杨赐被罢免。
  再后来,刘宏移居南,得到杨赐在事前关于防范起义的上书。说起来,在那之前董明也上书提醒过刘宏。不过刘宏是个铁憨憨,压根就没在意。而杨赐的上书则被张让给截留了。等刘宏看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刘宏后悔之下,封杨赐临晋侯。你看,大汉朝军功封侯的传统,几乎烂成了筛子。
  之后,刘宏又拜他为尚书令、廷尉,杨赐全都推辞了,回华阴老家养老。今年,又被刘宏征辟,成了司空。
  “察举制乃是祖制,岂能随意更改?再者说,科考只看才能,不看出身于品德,那么选出来的人,真的能够为陛下分忧解难,牧守百姓吗?”杨赐显然是老了,虽然声音很大,但是这口才是真不行了。
  董明摇摇头,上前一步道:“见过临晋侯。”
  “太常!”杨赐很是冷淡,搁以前,他还是挺喜欢董明的。但是眼下董明一个科考,要挖世家的墙根了,他怎么可能还喜欢呢。
  “临晋侯所言,下官觉得都没什么。其一,为官者,能力才是一位。至于品德.....有才能人,岂会没有品德呢?朝上诸公皆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物,才情俱佳。不是各个都有才能,且品德上佳吗。”
  “其二,察举制虽然是祖制,但是谁说祖制不能改?如今大汉的察举制,跟高祖朝时一样吗?时移世易,这制度自然也要变一变。”
  董明笑眯眯的说道。
  杨赐闻言脸色变得黢黑,继续道:“荒谬!那也不用改用科考!察举制如今有什么问题吗?朝中诸公哪一个不是察举制选出来的。莫非他们都是一个过时的制度选出来的过时之人不成?”
  “哟,老头这是现学现卖啊。”董明没想到自己拉了一群人上车,转手杨赐就学会了。
  “自然不是,只是一时之策,一时之选而已。眼下就到了变革的时候。”董明笑着说道:“再者,只是变革而已,察举制又没有取消。只不过加了一个科考罢了。为国选材,渠道和方式越多,对大汉朝越好不是吗?”
  杨赐能说什么呢?难道说不好吗?科考的优势一眼就能看出来,细枝末节的问题,全都是可以接受可以解决的。
  他只能闷声不吭。
  刘宏看着直乐,不过脸上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疑虑?”
  杨赐败下阵来,但不代表百官就认了。
  “臣,反对!”
  董明回头一看,这人他不认识,但是猜得出来。小老头长得跟袁术太像了,是个老帅哥。
  “哦,执金吾啊。”刘宏仗着平天冠前面有珠帘,翻了一个白眼。
  这些世家,这是敏锐的像一条猎狗啊。
  执金吾,姓袁名逢,乃是袁绍的生父。只不过袁逢的二哥袁成早逝,倒霉的袁绍过继给了袁成,成了小透明。
  董明饶有兴趣的看着袁逢,看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