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好老师 > 《三国好老师》229章 刘宏想赌一把?

  早朝,董明破天荒的驾着驴车来的。他坐在假把式的位置上,旁边是抱着膀子缩在棉衣里的诸葛亮,一张小脸被冻得通红,五官也因为寒风而拧巴到了一起,看起来皱皱巴巴的。
  “冷?”
  “还好。”
  董明摸了摸诸葛亮的考:“木棉还是冷了一些,不怎么保暖。等稳定了之后,让人去一趟西域,那边有一种叫棉花的东西,比木棉暖和多了。”
  “真的嘛?”诸葛亮好奇的问道,他倒不是怀疑董明说的话。只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捧哏,他的接话不是?
  “当然是真的了。”
  师徒二人说着话的功夫,来到了皇宫前。董明下了驴车,将诸葛亮抱下来,然后叮嘱道:“一会儿有人会告诉你在哪里等我,不要乱跑啊。”
  “学生知道了,老师放心吧。”
  董明笑着摇摇头道:“偏你要跟来,如果困了的话,就在驴车上睡一觉吧,为师给你带了被褥。”
  说着,董明将驴车上的一个木箱子搬了下来,木箱子下面是一床被褥,看起来很是暖和。
  “老师快去吧,学生会照顾好自己的。”诸葛亮挥了挥小手,让董明不用担心。
  董明点点头,将木箱子背在身上,融入到了来上朝的百官当中。不少人见到他之后,都客客气气的跟他打招呼。
  “原来是尚书令来了。”
  “尚书令,早啊。”
  “尚书令,吃了吗?”
  就算是朝官,这打招呼也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啊。倒是他们的称呼,让董明觉得颇为有趣。尚书令啊,没想到任命刚刚下来,所有人就都改口了。
  进了大殿,董明不能去坐自己之前的位置了。作为尚书令,他跟新的御史中丞夏允、司隶校尉袁绍两人,单独坐着。
  这叫“三独坐”!
  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
  他到的时候,夏允和袁绍已经到了,两个人坐在一起,在袁绍的右侧给董明留了一个位置。董明也不介意,走过去,跪坐下来。
  “伯照箱子里装的是什么?”董明刚刚坐下来,袁绍就满是好奇的问了起来。其实不单单是袁绍,夏允也一脸好奇的看着董明背着的箱子。
  董明将箱子解下来,放到了跟前,然后对袁绍笑道:“一些文章罢了。”
  “哦?”袁绍眉头一挑,哦了一声,但是却没有继续追问。
  就在这个时候,刘宏有些慵懒的从后侧入殿。最近刘宏越来越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了。哪怕是上朝,也都是掐点自己过来。
  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刘宏坐了下来,然后道:“人都到齐了吧?到了就开始吧。今儿有什么事儿要说的?”
  对刘宏的随意,百官也都习惯了。而且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一来,不少在乎这玩意的官员已经被刘宏给处理了。二来,大家都知道眼下刘宏不好惹,没人愿意在这种事情上触及他的眉头。
  而且真要说起来,这关上殿门,都是自家人,有番邦外臣在的时候,刘宏比谁都讲究。能做到这一点就行了。
  刘宏话音一落,杨彪就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嗓子:“臣,有本奏。”
  “你说。”
  杨彪要说什么,董明很清楚。他都奔走联络这么久了,也该发力了。
  变法。
  杨彪说了那么多,核心思想就一个,那就是变法。当着百官的面说出来,无疑是给刘宏施加压力。他刚说完,还没等刘宏说话呢,杨彪一系的官员一个接一个的上前附议。
  人虽然很多,但是董明知道,这些人只能壮声势,真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好说了。但是有三个人,董明一直很在意。
  这三个人就坐在最末尾的位置,也不说话,全都板着脸,坐在那里从姿势到动作,全都一丝不苟,合乎礼节。
  这三人,也不是什么朝官,就是三个小老头,可是这三个小老头,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当世大儒!
  真正的,实打实的当世大儒。
  郑玄、孔融、卢植。
  郑玄,董明一开始对他不是很了解,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牛啵依的家伙。别的不说,就单说一点,从郑玄开始,儒家的经学进入了大一统时代。
  孔融,不单单只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而已,也不仅仅只是董明印象中那个让梨的小老弟。眼下的孔融,以文章称雄,堪称文坛领袖。
  再说卢植,跟郑玄是同门师兄弟,两人都师从大儒马融。他还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如今在幽州当官的公孙瓒,一个是如今名满天下的刘备。
  这三个人眼下都没有什么官职,但是说话的分量却非常重。而且忽然就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让董明有些不祥的预感。
  “行了!”就在董明胡思乱想的时候,被吵吵的有些烦闷的刘宏拍了拍跟前的桌案道:“乱糟糟的像什么样子?变法是吧?图强是吧?可以,给个章程,让大家都看看。”
  杨彪自然早有准备,从华丽掏出来一卷纸,董明搭眼一瞧就知道是西池村出产的。无他,那纸又白又薄,只有西池村能产出来。
  “臣之方略都已经写在上面了!”杨彪朗声说道。
  “呈上来!”刘宏也不耽搁时间,直接让杨彪呈上来。
  “念一下吧。”
  刘宏自己也没看,随手给了旁边的小太监。
  小太监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的读了出来。说起来,董明一直觉得太监这种玩意,都是变态。实际上,皇宫中的大多数太监,自小都会接受各种教育。从受教育程度上来说,太监完爆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百姓。
  读书识字,识文断句都是基本操作,还有不少太监拥有很高的才情,吟诗作对、琴棋书画都能来一下。
  杨彪的文章写得也很好,四六骈文,骈散结合,那叫一个雄奇。但是这内容嘛.....在董明看来就是个屁。
  落在了纸上之后,董明就看出来杨彪变法的实质了。他所有的方略都是在不触及世家利益的基础上来做的。很多措施都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但是并没有想着去解决社会矛盾。
  不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那有个什么卵用呢?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会一直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要矛盾。
  但是也不能就装看不见,只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内容吧?董明很清楚,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只能续命十几年罢了。当初的苏毛子就是因为后面几位领导人,当起了裱糊匠,最后的结果呢?
  董明在这边暗自摇头的时候,旁边的袁绍也轻呵了一声,显得有些不屑。
  小太监读完之后,看向刘宏。
  “都听清楚了吧?”刘宏扫视了一眼百官,然后道:“都有什么想法,说说吧?今儿个就都别回去了,全在宫里吃。”
  刘宏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董明,那意思很明白,今天就把变法的事情定下来。但是谁来变法,怎么变法,就得让董明自己努把力了。
  他刘宏,拉偏架!
  说实在的,刘宏对董明的信任,让董明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哪怕自己救了他可好,但是这种关乎国家大政的事情,以刘宏的政治智慧应该明白。选杨彪要比选他董明稳妥的多了。但是刘宏偏偏有意让董明来做这件事。
  简单地说,刘宏想赌一把。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