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好老师 > 《三国好老师》248章 变法第一枪 三

  洛阳城北侧,尚书台征用了一个没人住的宅子。这宅子之前是某位勋贵的老宅子,只不过后来被贬为庶民,眼下宅子挂在朝廷的名下。
  董明要开钱庄,这宅子就是用地了。
  宅子正在改建,用的是系统给的图纸。既能保证施工,也相对的安全一些。当然了,想要完全高枕无忧,是肯定不可能的。受限于眼下的技术条件和材料,只能说尽可能的保证安全。
  整个钱庄分为接待大厅、办公区和金库三个部分,重中之重自然是金库了。金库除了守卫森严之外,还是建在地下的。为了防止有人挖地道,金库四周和地面都铺设了近乎半米厚的砖墙。
  费钱是真的费钱,但是很有必要。
  接待大厅则是在董明的要求下,系统在额外收取了两百点声望值之后特意设计的。除了方便舒适之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体现出钱庄的财大气粗。
  此时,主持修建的人,是沮授。董明则带着田丰,来到了曹操的府邸。曹操这些日子也在忙着帮皇甫嵩筹备军屯的事情,今日也是难得有空闲。
  “尚书令此来,想必定然有要事。以我等的关系,直说便是。只要某家做得到,定然会全力支持伯照先生的。”曹操说话很是直接。
  变法的这些日子,可以说是曹操当官以来最开心的日子了。也因此,对于董明,他是非常的有好感。
  “这件事情,对孟德来说并不是很难。”董明也没有跟曹操客气,直接说道:“眼下大汉钱庄已经开始筹建,预计下个月就会投入使用了。在下此来,是希望孟德能够成为钱庄的客人。”
  “这好说,到时候某家一定到场。”曹操豪爽的笑道:“这等事情哪来需要尚书令亲自跑一趟。”
  “在下的意思是,孟德能否将家中资金,尽数存入钱庄。”董明补充了一句。
  曹操闻言一愣,稍微思考了片刻之后,道:“家中资金,尽数存入钱庄?”
  “有利息,随时可以取走。”董明点点头。
  曹操沉默了片刻,然后一脸郑重的说道:“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是某家想知道这钱庄,到底有何重要之处。伯照先生似乎对这件事非常的上心。”
  “变法的根本。”董明一脸认真的吐出五个字。
  “何解?”
  “变法需要钱,朝廷没钱,眼下还是入不敷出的时候。靠陛下的内帑,撑不了多久的。”董明直接说道:“而钱庄,就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
  “可不是还要给利息呢吗?而且存钱之人,不是可以随时取走?若是日后别人来取钱,钱庄没钱了该怎么办?”曹操皱着眉头问道。
  他倒是相信董明不会假借钱庄的名义,坑害百姓的钱财。他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钱庄能够按照董明预想的那样,既能使用别人存的钱,还能连本带利再还给别人。这中间的差额,从哪里来的呢?
  董明闻言想了想,然后道:“举个例子吧。假如孟德存入一百万钱,按照利率,一年之后钱庄要返还给你一百零二万钱,是也不是?”
  “是啊。这多出来的两万钱,哪里来的呢?总不能拿其他百姓存的钱来支付吧?这样的话,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最终窟窿越来越大。”曹操接口道。
  “很简单,用你的一百万钱,一年之内挣到两万钱以上就行了。”董明笑着说道。
  “这?就这么简单?”曹操本以为是什么惊天的大秘密,或者什么神仙操作。没成想竟然如此的简单。
  可不是?拿一百万钱,一年之内挣两万钱,实在是太容易了。不过很快曹操又发现了新的漏洞:“可是这挣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万一赔了呢?”
  “那就做不赔钱的生意。”董明理所当然的说道。
  “尚书令认真的?”曹操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世上还有不赔钱的买卖?”
  “不但不赔钱,还一定挣钱的买卖。”董明补充了一句。
  “愿闻其详。”曹操直截了当的说道。
  “盐铁酒!”董明笑着说道:“这三样就是不赔钱还一定挣钱的买卖。孟德不也是知道的吗?”
  “这......”曹操怎能不知道?只不过这盐铁酒三样,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碰的生意。哪怕钱庄是以朝廷的名义来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大汉朝的巨富商贾,世家大族,哪一个不沾这三样?董明这张口就要从大家嘴里抢食,一个不小心,惹祸上身,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曹操的表情,董明看在眼里,也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摇了摇头,笑道:“孟德不用担心,某家一开始只做盐的生意,也不会跟那些人抢饭碗的。到时候大家正常商业竞争就行了。”
  “这怎么竞争?”曹操对商贾之事并非不了解。他很清楚,若是董明想在盐业上搞钱,那些既得利益者们能吃的董明骨头渣子都不剩。
  “某家制盐的法子,没啥成本,跟白捡似的,而且还是精盐。精盐,再给最低的价格。一年的时间,朝廷就能够在盐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方便朝廷控制整个盐业,尽可能的防止私盐贩子的出现。”
  董明稍微解释了一下。
  开玩笑不是?盐业、矿产这等国家经济命脉,怎么可能掌握在私人手里?只不过眼下搞定盐业的成本是最低的,所以董明才会拿盐业下手。
  眼下的大汉朝制盐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主要是盐的来源有很多。海盐、湖盐、井盐、还有岩盐和土盐。盐的来源不同,制作方法自然也有差异。不过主要还是煎盐法,有些地方也会自然风干。
  煎盐法成本很高,自然风干耗时太长。这也导致产盐量其实并不是很高。同时盐的品秩也参差不齐。如今最好的盐应该是湖盐,因为湖盐是自然结晶的,但是量少。眼下天下人吃的盐,多是井盐。
  井盐嘛,味道发苦,只有人工挑选出来的井盐,味道还算不错。
  董明的法子,是晒盐。
  事实上,晒盐的法子,早就有了。只不过,眼下的晒盐法子,太过粗糙。不管是盐的质量和数量,都不是很好。真要说起来,还不如煎盐法好用。因此,虽然眼下晒盐法已经有了,并没有成为主要的制盐方法。
  事实上,中国的晒盐法一直到光绪年间才开始逐渐取代煎盐法。
  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从北宋开始,海盐出现晒法,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盐仍多于晒盐。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那些沿海岸线架设的燃烧了几千年的烧锅煎盐设备,自然成了历史的陈迹。
  在南方如海(防星号)南岛地区,阳光充足,是晒盐理想的场所。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存在池中,在阳光下蒸发结晶成盐。
  董明采取的方法,成本不高,但是出盐量和质量,却很好。只需要挖两个池子,一个蒸发池,一个结晶池就行了。
  将海水引入蒸发池。利用太阳的温度,蒸发海水,提高浓度,变成卤水。然后将卤水引入结晶池。在结晶池内继续暴晒,随着时间的延长,原盐就会渐渐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采集了。
  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难度。董明唯一需要费心的就是如何保证这种新的晒盐法短时间内不被其他人发现。
  曹操在听到董明的话之后,先是楞了一下,不过却没有反驳。他知道,董明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是有把握的。
  “既然如此....某家就将所有资金都存入钱庄了!”曹操很是肯定的说道:“包括曹家的资产,除了房屋田产和日常用度之外,全都存入钱庄。”
  这是信任,同时也是曹操的投资。
  听到曹操的话,董明笑了。
  他之所以第一个来找曹操,主要还是因为这是所有跟他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人之中,最土豪的一个。
  “如此,就多谢孟德了。”董明收敛了笑容,一脸郑重的说道。
  曹操见状连忙说道:“伯照先生,变法才是国之大计。某家这些家产,又有何妨?”
  “总之多谢了!”
  从曹操家里离开,董明长舒了一口气,道:“下一家。”
  一旁的沮授点点头,然后道:“下一家去哪里?”
  “杨家。”
  “这......”沮授有些无奈的摇摇头道:“伯照先生,这是不是有些困难了?以下官所见,杨家不会答应的。”
  “总要试试的。”
  “嗯。”
  两人上了马车,相对而坐。马车晃晃悠悠的往前走,大概走了一刻钟左右。沮授有些担心的说道:“哪怕是洛阳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将钱财存入钱庄,也支撑不了多久吧?”
  “还有百姓。”
  “还是不够。”
  董明点点头,然后道:“如果日后百官的俸禄都由钱庄来发放呢?朝廷将俸禄直接拨给钱庄,钱庄只需要给百官每人开一个户头,上面标注好数字就行。若是百官需要,拿着存折来取便是。”
  “这....倒是一个办法。只不过某家觉得很难。”沮授实话实说。
  “做做看就知道了。要知道,在这之前,谁能想到我大汉朝会变法呢。”董明笑着说道。
  “也是。”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