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扶汉季 > 《扶汉季》第五十二章 科举?恩科举

  雒阳
  最近城里统统都在疯传一件事情。
  当今天子,亲笔手书发了一道举恩科令!
  什么是举恩科令?
  天子要以私人的名字公开招募三十个有文化能识字的人!
  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毕竟当今天子没有半点根基这是明眼人都看出来的,但是之后所写的东西,就让人有些暗自心惊了。
  当今天子竟然打算用一个名叫考试的办法来选拔那三十个人。
  什么叫考试?
  不以贤良,只论学识!
  恩科令上说,只要并非形徒,戴罪,都可以参加恩科。
  然后通过层层选拔,最终从所有参考者中选出三十人,以此来作为天子的幕僚。
  甚至,这三十人还能被授官,拿朝廷的俸禄,这个劳什子恩科,对于当今的汉家儿郎来说,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要知道,汉家自立到如今,共历四百年有余了,但是,可供人才的途径拢共就那三四种,汉家的历代皇帝可谓是饱尝了人才匮乏的苦恼。
  而没有足够的人才,就等于没有足够的官吏,没有足够的官吏来治理地方,所谓的中央集权就是一句空话。
  但是,这人才不是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地上长出来的,就算真能从天上掉下来,地上长出来,作为举贤良的官吏,又怎么知道对方是有真才实干的真贤良还是滥竽充数的庸人?
  举贤良这一条路在当今已经有隐隐行不通的意味了,毕竟,名士太多了,人们在举贤良中,也能熟练的刷声望了,名士多了,这些人就操作机会就多了,这就是所谓的养望的雏形了。
  朝堂上来来去去的大臣却还大都依旧是老面孔或者官二代,而真正能从底层爬上来的少之又少。
  如果不对此进行变革,像卫霍那样的盖压一个时代的人才只能被淹没于灰尘中!
  “如果推行此例,以后或许地方官再也用不着举贤良,这考举若是能实行开来,使天下读书人,都来考这考举,那么,自然当可野无遗贤!不过,此举是否有针对……”
  有明眼人已经看出了其中的优良之处,甚至看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的机遇了!
  要知道,即便是蔡侯纸已经被造出来了八十多年了,可因为材料的原因,这种纸张的使用度,仍旧不及缣帛竹简,这代表了什么?
  这就代表了这科举现在进行,就是在对贵族进行保护!
  像是许多后世随便可见的典籍,譬如《诗经》《论语》《尚书》,此时全部是被私人所霸占,藏在家里的,而且大部分是残卷。
  寒门,能接触得到吗?
  再者,读书也是要成本的,没有足够的家底,几个贫民能供得起一个人直接脱产去选择读书这一条不知道前途的路?
  所以呢,所谓的恩科令,真的施行天下的话,那么必然是贵族豪强的盛宴,跟平民基本没关系!
  要知道,当年的光武皇帝能恢复汉室,依靠的是地主豪强的支持,投桃报李,让地方豪强坐大。
  到了这个时代,刘氏都几乎已经有压不住豪门贵族的趋势了,根本无力在知识上与他们对抗!
  豪门贵族们凭什么能反抗刘氏?
  还不就是知识,官僚,人才?
  把控住刘氏的根基,把控住舆论,把控住人心去向!这才是魏晋时代的门阀的恐怖之处!
  所以,在此时,科举非但不是贵族豪强们的拦路石,相反还是一张门票,一张能让他们光明正大的进入朝廷中心,拥有发言权的一张门票!
  咳,最后一点很恶心,鸿儒馆在册者优先!
  天子要招募的只是三十个能识字,并且擅长算术,懂管理的人才来协助天子处理一些事务……
  有司首先设置一个初试,先考应考者的识字水平,能默写出任意一篇先贤文章,并能写下一篇自己见解的,就算通过!
  这就是语文考试,基本上能默写出一篇先贤文章,并且还能有所阐发的,这属于知识分子了。
  然后是复试,有司会出四道题来考应考者的算术水平,答对者进入下一轮……
  如果连个算术都不会的人,刘辩是肯定不会用的。
  最后一轮就是面试,也就是待诏见的步骤。
  接见恩科士子的,正是当今的天子。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举制度毫无疑问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
  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信息时代,科举制度也依然不曾消失在几历史中,并且随着传教者回到了其他的国度。
  当然,后世的科举制度已经变换了形式,换了个马甲,被称为公务员考试。
  每年的应考者如过江之鲫,为了一个名额,无数人寒窗苦读,皓首穷经。
  安逸,稳定,舒适,体面,都是人们对公务员的印象。
  不管它叫科举也罢,叫公务员考试也好,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统治阶层在寻找操作者!
  现在的大汉自然是无力将科举这种东西推向全天下的,所以刘辩的恩科,面对的自然也只是京畿的士子了。
  即便如此,了解了恩科,慕恩科之名而来到雒阳准备参加恩科的人也数不胜数!
  整个雒阳城,几乎在一瞬间就被填满了!
  而这些人,又都是关中关东的中产阶级人士,挨到碰到了又不愿意道歉,一来二去的,说不得就是刀剑相向。
  雒阳的秩序也被这些家伙搅得是一团糟!
  若非廷尉,雒阳尹,北门都尉手中的兵马出动的快,这偌大的雒阳城,势必又要乱上一番了。
  不得已,刘辩只能再次打了个补丁,闹事者剥夺恩科资格,有了这一补丁,雒阳才算是安静了下来。
  刘辩还以恩科为幌子,正式废黜了卖官鬻爵这一恶心的诏令。
  ……
  “近日臣常在雒阳各街查看,视阅市井,多有见到四处游荡的士人,无所事事。
  其人不远千里,远涉山水来到雒阳,为的就是求一个荣华富贵,然汉家选官只有举贤良与赀官,然举贤良与赀官需要的门槛太高,其人少有能跨越者……常年下去,人必生怨,不疏之导之,于我大汉不利!”
  这是曹操的原话。
  ……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