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宋小文豪 > 《北宋小文豪》第六十六章 这是什么?
    秋闱如期而至。

    乡试顾名思义,就是在你老家考的试,一般都叫解试。

    “解”有选送之意,意思时你通过了老家的初试,有机会去开封参加国家公务员统一考试了!

    解试考第一,就叫解元,在当地可以牛逼一会,到开封朝见天子时也可以靠前一点,不过用处不是特别大。

    想想吧,全国州府加起来约莫有差不多250个,每轮科举兴许能诞生250个解元,到了开封要是让250个解元开大会,一般酒楼茶馆都是坐不下的!

    苏轼父子三个应试当天,苏辂难得勤快地起了个大早,准备出门给三位重要的亲人送考。

    他根本不在意热不热闹,主要是关心家里人!

    眉山出版业十分旺盛,读书之风更盛,连田垄上的老汉都能念几句诗,今儿前来的考生自然不会少。

    苏辂屁颠屁颠送三位大文豪出门应试,见证他们朝科举迈出的第一步。

    苏辂比他们本人还激动。

    他已经想好了,等苏轼他们声名鹊起,他就写一个系列的书印出来卖,书名他都定下来了,先写《我的三叔苏洵》,再写《我的兄长苏辙》,最后写《我的兄长苏轼》压轴,层层递进,增强读者的期待感;要是更不要脸一点,还可以衍生出《少年苏东坡》《少年苏子由》以及《三苏的科举之路》等等相关作品。

    反正吧,背靠三个大文豪,书绝对是写不完的,就看到时缺不缺钱了!

    北宋科举时间飘忽不定,有时两年一轮,有时三年一轮,有时还加开恩科,基本可以让考生们有机会反复参加,不至于被蹉跎太久。

    各州秋闱的时间不太确定,朝廷让各地便宜行事,在八月之中挑一天开考就好。

    有些天才考生还会借着这个时间差想办法在相邻几州来回考,哪边考中了就选哪边发解,保证自己一天都不会被耽搁。

    眉山这一年的科举不早不晚,正巧在八月中旬。

    秋闱连考数日,内容包括墨义、诗赋、策论等等。

    第一轮考的是基本功,就是帖经墨义之类的,搁在后世就是让你完成一系列填空题,题目范围是所有教材,以保证考生通读经典。

    第二轮考的是诗赋,诗和赋都得写,考验你的文学水平和个人胸怀。

    最后的策论,跟后世的申论差不多,要你针对材料写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解决方略,非常考验考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苏辂在成都府时跑进考场看过,那环境特别差劲!

    就那么小一位置,考生得在里头吃喝拉撒兼写卷子,一连几天都不能离开,想想就很可怕。

    由于考试要连考数日,所以考场是允许考生自己带米带面进去煮的。

    如果是现成的点心,负责检查的人可能会挨个切开检查一下,好好的一个饼经过检查人员的手很快会变成丝状!

    为了三位大文豪能够在里头舒服地进考场坐牢,苏辂回到眉山之后就着手让芸娘领着厨娘们做准备,包括中秋佳节大伙爱吃的月饼和下水烫一下就能熟的面饼。

    面饼甚至还配有调料和蔬菜干、肉干等等,营养搭配得十分均匀!

    当然,为了苏轼他们的前程和人身安全着想,苏辂没有丧心病狂地给他们带螺蛳粉。

    要不然到时候别人举报他们在考场里煮粪,嘶——

    他们苏家三个大文豪全军覆没。

    苏辂自觉自己已经起得挺早了,等到了考场外看到那热闹的场面,还是被震撼到了。

    这一大早的,十里八乡的考生都已经聚集在考场之外,里头有苏辙这样才十来岁的,也有二三十岁正当壮年的,甚至还能看到爷孙三人齐上场的。

    苏辂抬眼看去,只见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家脸上写着“我还能考”四个大字!

    苏辂肃然起敬。

    相比之下,苏轼三人这种上阵父子兵的父子档倒不算太稀奇。

    苏辂拉着苏轼的手殷殷嘱托:“哥哥你们一定要好好考啊。”

    苏轼对上苏辂满含期盼的眼睛,心中十分感动,慨然应道:“一定一定。”

    苏轼三人背着笔墨砚台以及接下来几天的口粮排队入场。

    官衙的差役们被借调过来检查考生有没有夹带,公式化地翻看着考生们为解试准备的行囊,全程不是玩米就是切饼,十分乏味。直至轮到苏轼三人时,他们才好奇地看着苏轼取出来的饼子,问道:“这是什么?”

    北宋其实也有类似于月饼的吃食,不过那一般是宫中才吃,偶尔也会下赐给朝中诸官,因此基本还属于达官贵人专供,差役出身寻常,自是没见过的。

    苏轼说道:“这是月饼,又叫小饼。”

    提到吃的,苏轼就格外起劲,边把月饼一摞摞解开边给差役讲解起来。

    先说外形,说它圆圆的,像月亮,所以叫月饼。

    接着又说口味,他带了几摞,里头有饴蓉馅的,饴蓉馅可不仅仅有饴蓉,还有咸蛋黄,一刀切下去,可以看到里头藏着个流油的蛋黄,像躲在饼里的月亮。

    有鲜肉馅的,那鲜肉是专门调过味的,吃着格外香,就是刚出炉时最好吃,放久了容易坏,他打算第一天吃。

    最好吃的当然是五仁馅,每一口都能吃到不同的果仁,每一口都是不同的享受,他特别爱吃五仁馅!

    见苏轼还要滔滔不绝地夸五仁月饼,差役忍无可忍地说:“可以了,把别的也拿出来。”

    苏轼低头一看,他的月亮饼全部被碎尸万段,每一个都被切得支离破碎,再也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苏轼震惊了。

    许是因为苏轼哀痛的表情太过明显,差役难得地给他解释了一句:“防夹带,别人的饼也是这么切的。”

    苏轼只能伤心地把支离破碎的月饼裹了起来,又把面饼和调料给差役检查。

    这次差役看懂了,明显是面,只是那细细的面条弯弯曲曲地紧挨在一起,瞧着很省地方。

    差役拿起来看了看,发现没有可以夹带的地方,总算没无情到把面饼挨个掰碎。

    只是看到苏轼带着的两袋子调料,又忍不住翻来覆去地看里头有没有藏东西。

    夹带没找到,倒是闻到了一股子鲜香味。

    想到苏轼刚才的长篇大论,差役聪明地没开口问这是什么。

    后面还有那么长的队伍,他不能在苏轼身上耽搁太久!

    都是来考试的,别的考生都是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怎么这老苏家的小子就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差役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打开另一个调料袋,又被里头的一堆杂七杂八的玩意惊了一下。

    好家伙,里头是一片片的蔬菜干和肉干,种类非常丰富,就拿肉干来说,怕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齐了!

    只是来考个试而已,要不要准备得这么齐全?

    苏轼父子三个的行囊自是没查出问题来,他们在差役复杂的眼神中迈步走进考场,认真寻找自己的位置对号入座。

    苏辂送考完毕,自觉完成了一场大事,开开心心地背着小手溜达回家。

    苏辂不知道的是,他为他们老苏家三位大文豪准备的食物,在开考头一天就在考场之内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