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造化大仙 > 《造化大仙》 第72章.整理典籍
  这一战过后,明廷着实搜刮了一把,天师府千年来积攒的各种灵物、典籍、财富统统归了金陵。

  然后,明廷会在这里设立一个天师宫,专门祭祀天师张道陵,管理龙虎山,培养修习五雷经的修士。

  而那枚阳平治都功印,陈天并没有带走,参悟了一番就留在了龙虎山,重新稳固地气,修复护山大阵,作为新阵法的中枢。

  第二日,陈天和万溪在仁安县城里祭祀万海及此战牺牲的战士,士卒和不幸死难的平民。

  法事一连做了七天,抚平了此地因为战争而生出的煞气,掩埋了死者,将明廷战士的遗骸火化后送回家乡,一起送回去的还有抚恤。

  这一战,明廷武陵军死伤三千有余,金丹修士死伤六位,普通士卒,死去的有六千余,受伤的更是倍数于此。

  至于江南西路,动荡了一番,也让明廷顺势清理了一番,日后在这里的执政,应该没人敢造次了。

  万海魂飞魄散,尸骨无存,只能给他造了一副棺木,放着他寻常使用的那些物品,当做一个衣冠冢,按万溪的意思,将其归葬辰漏观。

  至于他的其他遗物,财物这些,就留给万家后代。

  万海一家有兄妹四人,有资质修道的,不过他们两人,另外的一兄一姐都留下了不少的后代,这些年不断开枝散叶,成为武陵府显赫大族。

  只是这些人中,有资质有毅力修道的没几个,生活过好了,都只想当个土财主,这也不能强求。

  这里初步完事了之后,陈天又返回辰漏观去了,丢下苏越一个人在这,随着大队行动。

  这一路,苏越虽不能说是打酱油,但也差不多了,只是将他编入武陵军,一路除了在大队中攻上龙虎山外,就没其他什么事了。

  不过,他这一路确实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攻上龙虎山这半天,死伤绝大部分发生在这里,当一团乱战的时候,修士比凡人也就强大了一点而已,仍旧会伤会死。

  尤其是龙虎山的金丹修士,比武陵军要多,可是遇上成组织的修士军队,尽管功行高出很多,却无一点抵抗之力。

  这里事完之后,苏越被陈天、万溪交代了一个任务,甄别龙虎山的典籍,武陵大学没有的,做记录,让人抄录一份。

  涉及功法、法术的,苏越亲自抄录,送到藏书阁,特别珍贵的,抄录两份,一份藏到武陵大学藏经阁,一份送到辰漏观。

  苏越一听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当时就头大了,他想了想,还是等找人,否则,龙虎山千年藏书,他恐怕要抄到几十年。

  尤其是其中一些功法的甄别,更加需加倍小心,这功法什么性质,有什么忌讳和陷阱,是否有一些不良效果,都需要清楚列出来,否则就会害了后来人。

  于是,他直接发了法讯给金陵,要求他们从武陵大学藏书阁调人,特别点名了将赵巧稚、苏梦蝶、浮休道人三人叫来,这也是武陵府之中少数几个身上没有职司的金丹修士,有他们辅助,进度会快的多。

  至于孔雀、黄山、红星他们,身上都有各种职司,而且他们都是与师傅陈天交往的,自己身为晚辈,怎么可能直接去指挥他们,但这几个就不同了,都是和他交往的。

  而且,这事本身对他们修行也是很有帮助的,相当于龙虎山的典籍、功法敞开给他们作参考。

  在这些人来之前,他就已经带着一部分人开始整理这些典籍了,其实绝大部分内容,龙虎山都有整理和建档,只是依照的是龙虎山的判断,基本上就是这功法威力大小如何,对他们的修行有没有帮助这些。

  而苏越他们,需要对其进行更详细的分类整理,不能仅仅按照威力大小来区分,比如一个法术,化泥为石,施法速度慢、威力小,对敌基本没什么用。

  但是在如今的明廷,这个法术却是所有土行修士必须要学的法术,因为它在塑造地形、整修水利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也是目前明廷的施政重点。

  又半个月后,金陵将武陵大学藏书阁的慕管事和一众师生加浮休道人、赵巧稚、苏梦蝶都送来了。

  这下,苏越的工作快得多了,他主要就是给书籍分类,首先就是判断哪些需要抄录的,先给慕道人那边复核,看这几年武陵大学是否新增了这些典籍,然后详细抄录就可以了。

  接着,他对功法也做了分级,一般的法术,粗粗看一遍,无害的也丢给藏书阁师生抄录,不适宜公开的也抄录一份,不过需要做上特殊的记号,没有特别允许,不得观看。

  接着是功法,就需要他和三位金丹一起甄别了,不但需要根据龙虎山的记载推敲功法的修行方式、威力、要求、副作用等各种信息,撰写对功法的大略介绍,还要决定这功法是否适合大规模修行。

  比如,有些需要特殊灵物或者特殊体质的功法,就不能公开,而只是提供目录到各地,万一有符合条件的修士要修习,就需要去索取,而不是丢在外面耽误别人。

  还有一些,比如需要生魂、鲜血修炼的魔门功法,直接就会删去具体的修行步骤,只保留对它威力、法术、后果、克制方法等信息的描述,防止有人偷习,至于完整版本,只保留在辰漏观,连龙虎山也只留下描述。

  最后则是能直达元神的功法,也需要几人互相推敲,然后放到龙虎山、武陵大学、金陵、辰漏观这些地方,供有资格修习的人换取阅读。

  总之,这是一个繁复的工作,恐怕需要他们数年才能完成。好在这些人,都是有耐心的。

  至于龙虎山的根本功法五雷经,藏在阳平治都功印之中,陈天在走之前已经将他誊抄出来给了苏越,让他与自己修习的神霄天雷玉书对照一下。

  陈天还从天师伏魔剑之中悟出了一套剑道功法,是天师伏魔之道衍生出的内容,适合剑修修炼,陈天将之命名为天师伏魔剑典。

  这套功法在龙虎山、武陵大学、金陵、辰漏观都会留存,但是那把天师伏魔剑,陈天带到金陵,放在了那里,万一有事,可以用这剑对付一些妖魔鬼怪。

  还有其他的天师府的一些传承,比如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黄帝九鼎丹经这两门符、丹传承,也是如此处理。

  就在苏越在这里整理龙虎山典籍的时候,远在漠北的忽必烈同时也收到了明廷改名谕令、五年计划的内容和攻灭龙虎山的消息。

  收到这些之后,忽必烈反复翻看,久久不能平静,上次的失败,祖、兄的血仇,都让他对明廷恨之入骨,又深切恐惧。

  其实前不久的龙虎山叛乱,是他最好的出兵时机,如果能将明廷的力量南北同时牵扯住,这个势力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

  可惜,这段时间,他与阿里不哥的战争正处在最激烈的阶段,抽不脱身,更重要的是,金陵城外和钓鱼城的两场大败,金帐军损失惨重,这里阿里不哥又带走了一部分金帐军,他实在没有余力。

  不过,基本的分析还是要做的,他吩咐人将汉人臣僚都叫了进来。新笔趣阁手机端https://m.biqusan.com/

  他现在愈发重用汉臣,没办法,常年的战争下来,北方残破不堪,没有这些人,他税都收不上来。

  不一会,一干汉臣和蒙兀重要王公都聚集在了大帐中,忽必烈让人将明廷的这几份诏令都读了一遍,然后将龙虎山之变的本末都告诉了他们,让他们提提意见。

  蒙兀王公面面相觑,感觉不出这种东西有什么可看的,不就是改个名字嘛?至于其他的什么五年计划,他们都觉得,那位明王怕不是失心疯了,要吹这种不切实际的牛皮。

  再说,那些老百姓过的好了有什么用?还不如搜刮上来给自己过的舒服点,或者扩充军队,征服更多的地域,积累更多的财富。

  对这些,忽必烈也似懂非懂,不过,他有很多幕僚,因此他直接问道:“郝经,你怎么看?”

  “大汗,诸位大王、同仁,依我看来,明廷这几道诏令,一是昭告天下,明廷取代宋廷,统治南方。”

  “二来嘛,也是为了稳固人心,不论是开科举还是那个什么五年计划,都是为了抚慰人心,迅速接收宋廷势力。”

  “他们那个五年计划,如果按照他们所公布的做到了,权威恐怕会深入每位黎民心中,再想撼动他们,恐怕就难了。”

  “如果他们做不到呢?”这时,兀良哈问道。

  “即使做不到,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了,到时,人心已稳,他们还怕什么吗?”

  “如果他们做到了呢?”兀良哈又问。

  “如果他们真的有做到的可能,那我建议大汗,趁他们立足未稳,不顾一切,攻灭明廷,如果不能做到,至少要攻下金陵,将他们赶回武陵山脉之中。”

  “哦,为何?郝先生请说。”

  “大汗,如果他们的这个五年计划能成功,那么,大汗请试想,他们的粮食会增加多少,能养活多少战士,能训练多少武陵军,能兴修多少堡垒?”

  “这还只是一个五年计划,如果有第二个呢?第三个呢?第四个呢?如果他们有二十年的时间,整整一代人时间,我怕会出现汉初大汉朝廷与匈奴之间的实力对此。”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诸位可有良策?”

  “大汗,臣愿潜入明廷,遍访明廷虚实,探知其优缺之处,为大汗出谋划策。”

  这时,旁边一直未说话的王文统站了出来。这位是新近投靠蒙兀人的汉臣,原本是李檀的谋臣,忽必烈听说他有权谋,就将他从李檀处要了过来。

  此人擅权谋,常以言辞动人,是一位类似苏秦张仪似的人物,来到忽必烈的幕府之中,一直还没有立下大功,这次突然请命去武陵府,显得突兀。

  于是忽必烈问道:“王先生何以如此?探查消息,收买一些南人或者绑些南人臣僚过来就行了。”

  “大汗,非常之任,必有非常之功,臣想骤进高位,愿行比事。至于寻常南人,如何能看清楚那明廷虚实,比如他们科考为什么不考孔孟之学,而是考术数、刑律、实务?是不是他们遵循的是先秦杂家、法家之道治国?”

  “还有,他们那五年计划是真的吗?臣想去看一看他们怎么实施。这些,一般人怎能看清?”

  “善,既然如此,我便先封令子为宿卫,帐前听用。先生归来之日,我便让先生做上我蒙兀的中书令,财富女子,先生可任取之。”

  “多谢大汗,我这便去收拾行囊,还请大汗多赐金银,从今日始,我便是一位到武陵山躲避战乱的老儒,请各位静待我归来。”说完,团团一礼,出帐而去。

  对这位竟然敢独自深入武陵府的书生,各蒙兀大公是非常佩服的,他们号称勇士,但是敢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

  于是,众位大臣、贵族一一退出去,只留下郝经还在帐篷中。

  “郝先生,如今奈何?”

  “大汗,如今我们必须也要学明廷,一边安抚内部,一边剿灭叛臣。”

  “您不是一直想成立一个中枢机构处理政事吗?借着这个机会,反对您的人肯定没空管这事,您可以趁机设立,然后以中书省改革行政、税收体系,将权力逐渐收拢,直至摆脱忽里台大会的束缚,真正成为一位乾刚独断的皇帝,而不是大汗。”

  “然后,以此为出发点,整顿江北防务,屯兵屯粮,为攻灭明廷做准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对明廷的优势,不然等他们缓过气来,不断北伐,战场在河南之地,就危险了。”

  “善,就依先生之策,不过我这中书省新立,不知先生可愿做我这平章政事?”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郝经深施一礼,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命。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