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第321章 皇亲国戚被利用上了
    朱济炫惊呆了,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他震惊之余,噗通跪下来,“臣谢主隆恩!”

    在朱棣和朱高燨商量的内容里,利用太祖皇帝的这些儿孙们,便是其中之一。

    无论如何,一笔写不出两个“朱”,若是他们有本事控制住那些岛屿,将来哪怕自立为王,也是朱家子孙,还可以遥相呼应,彼此守护。

    说来说去,虽然还是当年成吉思汗铁木真那一套做法,但最终,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天下这么大,大明怎么可能吃得下。

    朱济炫高兴的同时,宁王、周王等都松了一口气,暂时,他们不想拿多余的岛屿,外面的情况他们都摸不透,等把这个岛吃下了,他们再考虑别的。

    皇族的问题解决了,轮到了国戚。

    朱棣看向徐增寿,他指着苏门答腊岛,“朕打算让你去帮何寿一把,你怎么想?”

    这肯定很辛苦,但对徐家来说,不啻为一条崭新的路,去了海外,那里会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臣遵旨!”

    还有加里曼丹岛,朱高燧望着朱棣,朝前走了一步,尽量让皇上能够看到自己。

    朱棣的目光越过了他,看向了梅殷,问道,“梅殷,加里曼丹岛由你去配合李浚如何?”

    梅殷深吸了一口气,他尽量克制自己心头的激动,“臣当赴汤蹈火!”

    朱高燧的目光在澳大利亚那一大块版图上看了一遍,他并不知道那座岛上的危险,只看到那上面有绵延起伏的山脉,广阔的平原,在汪洋的大海中,虽然是一座孤岛,却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朱棣的目光终于看了过来,朱高燧兴奋得差点冲出去了。

    “老三,朕听说老四去年离开前,你邀请权贵子弟们,专门为老四送行。那时候,老四担心出海危险,你们想陪老四去,老四没有答应。”

    朱高燧浑身一僵,如同惊雷在头顶炸响,他怔愣良久,跪了下来,“儿臣有罪!”

    朱棣澹澹地扫了他一眼,没再看他,而是看向其他的臣子国戚,“风险一向与财富并存,现在老四为你们探索出了这么多的天地,你们想派家族的子弟前去,朕不反对,和那些当了先锋的豪绅们一样,只要你们肯付出,都可以去。”

    出让土地和纳粮!

    若说这些,以前对这些特权阶级的人来说,有多么不能接受,那都是以前了。

    这么广袤的面积,从未被开发的区域,其中蕴藏着多少危险,就意味着里头有着十倍百倍于之的财富。

    虽然知道皇上肯定会放开这个条件,但此时听到了,这些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高兴不已。

    轮到户部和工部发愁了。

    户部要开始收土地,工部也要忙起来了,要丈量土地,还要配合户部重新分土地。

    夏原吉和宋礼对视了一眼,夏原吉上前道,“皇上,户部人手实在是不够了,臣恳请皇上允许户部多招些人手。”

    宋礼自然是不甘落后,也忙叫起了工部的苦。

    户部和工部这两年的辛苦,朱棣是看在眼里,但眼下要人,他也只有看向蹇义。

    蹇义也是苦,“皇上,吏部所有的候补,合适不合适的,都已经全部都补出去了,国子监已经空了,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国子监为什么空了?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要说,这件事应当要怨怪四皇子殿下。

    赵羾不满的目光朝朱高燨瞥了过去,很快收回来。

    “爹,儿子的意见,国子监撤销,在礼部下面设立教育司,主管大明教育。在南边再成立一所大学,可以照搬大明帝国学院的教学模式甚至用他们的部分教材,这样出人才也会快多了。“

    朱棣不满的目光落在赵羾的头上,如同一座大山,压得赵羾喘不过气来。

    “教育上的事,就由你来负责吧!”

    朱高燨应下来,现在的大明,教育和人才的确成了短板啊!

    天色很快黑下来了,皇亲国戚们都可以离开了,军机处和六部的堂官留了下来。

    朱棣走到了桌前,端起一盏茶,喝了一口,转过身来道,“眼下大明最忙的是户部和工部,兵部和刑部也很忙,兵部忙着帮忙建造军舰,进行海军训练,附近的几个国家都需要派遣军士过去坐镇,刑部要将那些罪犯押解到工地做事。礼部和吏部很是清闲啊!”

    此言一出,赵羾和蹇义已是半个字的辩解都没有,跪了下来。

    朱棣看向杨荣,“杨荣调任工部左侍郎,赵毅调任礼部左侍郎。黄淮调任吏部左侍郎。”

    朱棣这一番调派,已经是一个信号了,赵羾和蹇义浑身的冷汗都冒出来了,两人低着头,一个字都不敢辩解。

    朱棣道,“赵毅负责辅左燕亲王筹建学校的事。”

    朱高燨道,“是,儿臣当勉力为之。儿臣打算将从陈祖义手里缴获的收获全部投入教育,为我大明多培养人才。”

    朱棣猝不及防,他知道他儿子从陈祖义那里得了多少好处,若是这些全部都拿来投入教育,儿子势必要亏本。

    “好,不愧是我大明的燕亲王!”

    朱棣轻轻地拍在朱高燨的肩上,看赵羾的目光越发不善,若非赵羾无用,至于让他儿子来收拾这些烂摊子吗?

    而现在,户部和工部的用人问题还没有解决,教育是要发展,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朱棣问朱高燨,“用人上,现在有什么办法?”

    朱高燨道,“公开招聘!”

    夏原吉和宋礼还没有理解公开招聘的意义。

    朱高燨想到的是后世公务员考试那一套,他道,“很多岗位没必要一定是两榜进士,准备试卷,公开招聘,择优录取。“

    夏原吉和宋礼惊呆了,还能有这种操作?他们不由得望向朱棣。

    朱棣瞬间就明白了儿子的用意,下旨道,“所有报名的人,那些身上有功名的,都需要签下承诺书,一旦被录取,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虽说现在不一定要这些人当差,他们可以从邻国弄来劳动力,但是,现在朝廷声望高,这些被以前的帝王们拿来笼络人才的手段,有必要收回来了。

    夏原吉和宋礼偷偷地对视了一眼,看来,朝廷对“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是一定要贯彻到底了,而他们二人都是官绅这个层面的一部分。

    从大局来看,夏原吉和宋礼是最能体会这一政策对大明有利,但从个人来说,他们肯定是利益受损的团体中的一部分。

    朱高燨将二人的神色看在眼里,他把玩着腰间的玉珮,“大明的举人不多,但童生秀才多,很多岗位的要求不需要很高,能够识字就好。而人这一生,聪明的人一生都不会放弃学习,知识的垄断已经到此为止了,所以,相信你们都能招揽到合适的人才。”

    夏原吉和宋礼哪里听不出来,这是四皇子殿下的警告,二人瞬间,如醍醐灌顶,明白了大明真正的改革不但已经实施,而且见了成效。

    户部和工部的用人问题说完了,轮到茹瑺。

    朱棣知道儿子不会用兵,便由他来和茹瑺谈,“在东南海沿岸,和大明的几个岛建立军事基地的事有没有方略?”

    茹瑺一直在跟进这件事,忙从袖子里拿出了奏章,道,“回皇上的话,这是目前的进展和臣拟的几个方向,还请皇上和四殿下指正。”

    朱棣拿了过来,他一目十行地看完,递给朱高燨,“朕看着还需要加一点,在澳大利亚的东南角上,需要增加一个驻点辐射范围可以稍微小一点,和西南角以及东面形成联动,驻军人员不必很多,但有事可以呼应。”

    如此一来,从陆地到海上的范围就非常广。

    茹瑺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只觉得从古至今,大约没有哪一个兵部尚书有他这么大的压力,他忙道,“臣遵旨!是臣见识太浅薄了一点。”

    朱棣倒也没有就这个指责茹瑺,而是道,“以后这见识都要跟上啊,大明倒也不是四处征伐,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土地和资源,我们若是连守都守不住,后世子孙会笑话我们的。”

    六部里头,户部和工部,还有兵部,是被皇上认可的三部,主要是这三部的堂官已经累得跟狗了。

    自古以来的党争,眼下在朝中并没有形成,无他,每天的活都干不完,很多事情都等着他们思考,做决策,调动资源,哪里还有精力来搞内斗?

    礼部和吏部是被皇上惦记上了,现在剩下刑部。

    年过花甲的郑赐慢慢朝前挪了一步,随时等待朱棣的旨意。

    这是朱高燨第一次注意到刑部尚书,因为,在此之前,他不需要和刑部打交道。

    社会治安,刑法,这些都不是他要关注的对象,想要做到路不拾遗,全国没有犯罪,圣人降临都不可能做到。

    除非,社会富庶,犯罪成本高,普通老百姓才会相对而言安居乐业,所有的犯罪不表现在明面上,就够了。

    但想要社会没有黑暗面,那相当于只有白天,没有黑夜,也是不正常的体现。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