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鬼谷神谋 > 《鬼谷神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明哲保身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明哲保身

    “韩兄,你看现在的情势我们当如何应对呢?”

    魏驹此时与韩虎同坐一辆战车,车内也没有其它人,两人一人坐在马车的一侧,脸上都十分凝重,自上车之后两人已经沉默许久,此时还是魏驹首先问起。

    “智遥此人心胸狭窄,而且自负傲慢,从来也没有把我们两氏放在眼中,今日时局兄弟也是无可耐何呀。”

    韩虎长叹一声,脸上现出苦笑。

    “是呀,若是与赵鞅相比,这个智遥为人处事差得远了。

    他不仅没有把我们两氏放在眼中,而且野心勃勃,心怀不轨。

    我怕灭了赵氏之后,他就会顺势把我们两氏一起灭了,这让人不得不防呀。”

    魏驹语重心长的说完,已然不仅是无可奈何了,而是在盘算着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智遥与吕子善皆非善类,应该会有此想。

    以吕子善如此狡诈之人,若说就算是去任何列国也都会被视为上宾,可他却偏偏来了晋国。

    就算来了我晋国也就算了,尚有其它世族可选。

    而赵氏一直对家臣忠厚仁义,世人皆知,也是得列国贤才忠爱之地。

    可这个师出名门的吕子善却不选赵鞅,也不是其它世族,却偏偏选了人品极差的智遥,这一点让人不得不疑虑重重。

    刚才你也听出他的语气,不仅是要灭了赵氏,而且还要把赵氏血脉斩尽杀绝。

    想来此事也是智遥的目的,当年赵武回晋的教训让他们才会如此残忍不义。

    看起来这个吕子善与赵氏必然有什么深仇之怨。

    若说智遥比之赵鞅不如,那这个吕子善比之鬼谷先生就更不如了。

    虽然这些年来鬼谷先生也在列国掀起风波,可最终却是利于一方百姓。

    吴国因鬼谷先生而称霸一时,楚国因鬼谷先生而内祸全除,可以韬光养诲,行中兴之策。

    而秦国也得鬼谷先生扶助,王位顺利继承,少了列国王位继承那血腥的争斗,让秦国朝堂得以平稳过度。

    至于齐国,田氏取代姜氏之后,齐国实力更是不可小瞧,四处百姓络迂不绝迁入,百姓安康过着远离战火的日子。

    从这些来看,鬼谷王禅行止确实不负其为天下百姓而谋的仁义之名。

    刚才兄弟也听了智遥与吕子善的说辞,可却并不赞同说鬼谷王禅以及赵氏已经穷途末路。

    没有人敢小看鬼谷王禅,看不起鬼谷王禅的人都已经是死人了。”

    韩虎此时也是一脸感叹,对于鬼谷王禅,他虽然没有太多的接触,可从一贯作风与行为来看,鬼谷王禅显然要比吕子善仁义,而且也更光明磊落一些。

    魏驹一听,脸上不忧反而有了欣慰之色。

    在二个月前,魏驹能兵不血刃的收复朝歌城,其实一切都拜鬼谷王禅,若不然以当时中行氏的实力,虽然不可能战胜魏氏,可却让魏氏少了许多流血,保存了实力。

    而且当时鬼谷王禅给了魏驹一册密函,虽然已然烧毁,可鬼谷王禅的对局势的判断历历在目,似乎一切都不出其意料之外。

    “韩兄,你刚才所言极是,兄弟也有此念想,兄弟觉得鬼谷先生非是如此好对付之人,吕子善与智遥虽然工于心计,也善于谋略下作之谋,鬼谷先生未必不会防备。

    敢问韩兄一句,你觉得此次我们三氏真的可以打败赵氏,打败鬼谷王禅吗?”

    魏驹也不敢明言,依然试探着韩虎。

    “哼,魏兄弟难道忘了刚才所忧吗?

    你觉得我三氏打赢打输有什么区别,于我两氏有何意义。

    此时晋王只是一个七岁的娃娃,而且是智遥的亲外甥,完全受其母后及其智遥控制。

    我们两氏各四万户,再加上中行与范氏迁来的四万户,光凭这十二万户即可抽调十万大军,加上原先晋都的大军,足可组一支十五万的大军。

    若是我们灭了赵氏之后,只要智氏把此大军以及其它智氏封地的大军聚结加以拦劫,再回上此时智氏的大军围夹,我们两氏大军永远也回不了封地。

    可若是此战不能打赢赵氏,那么我们三氏都会回不了封地,最后晋国将会成为赵氏一国。

    你觉得我们现在还有选择吗?”

    韩虎说得是此时的实话,他的心里虽然也有疑虑,可却没有选择,打赢打不赢赵氏其实他们两氏都已然十分危险了。

    “韩兄不必如此悲观,我看赵鞅也不会不明白此时的形势,而且听刚才吕子善所言,其实鬼谷王禅非是没有办法,也非是被动挨打。

    这几日晋阳城毫无动静,并无实质动作,这也让人不得不防,鬼谷王禅其实也想借此机会一举歼灭我们。

    几个月前,你我知道范氏与中行氏围攻晋阳城,其实并没有伤及赵氏根本,相反赵氏有几个月的时间准备,此时的实力还要更甚于几个月前。

    依兄弟来看,这个鬼谷王禅不简单,一年前来晋阳城,怕早已谋算好今日之局,所以才会如此淡定,临危不惧,反而处处透着一股让人压抑的气息。

    只是不知道赵鞅及鬼谷王禅是想一次全歼我三氏呢,还是只想歼灭智氏,此事却还不明确,也还有机会。”

    魏驹一点一点的猜想着此时的局势,虽然并不肯定,也是让韩虎心里一惊。

    可韩虎却还是面不改色,看了看魏驹微微一笑道:“魏兄是不信任韩某了,想来魏兄必定是知道一些在下不知之事。

    若在下猜得不错,几月前收编中行氏,魏兄不费一兵一卒,而中行氏族主荀寅自绝,其族人远走秦国,朝歌城也不损一兵一卒,如此仁义让人羡慕。

    而魏氏自然在此时朝歌城威望至极,将来此城必然是魏氏无疑了。

    想来能谋此事者,非是魏兄。

    魏兄弟若论及兵法韬略,在下也不敢相比,可若说如此不动声色之计,必非是你我这种武将出身之人能想得出的。

    魏兄有什么想法不若说清楚一点,韩某非是智遥,你完全可以信任,更何况我们兄弟两人此时已是同舟共济,谁也离不开谁了。”

    韩虎也是一个明白人,他歼灭范氏大军在阴风峡谷,其实得益于吕子善的阴谋。

    而且算起来是用兵之法,可魏氏收编中行氏却是兵法上最为高的一招,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种谋略非是像魏驹这种粗人能想得出的,这一点他其实早有怀疑,所以此时一说,到也像点破了窗户纸一样。

    虽然两人关系不错,可在此关头,谁也不会真的信任于谁,只有当利益完全相依之时才会真的坦诚相对,以图明哲保身。

    魏驹见此时时机也差不多了,也是一笑道:“此事当瞒不过韩兄,想来也瞒不过智遥与吕子善,所以他们才会对我两氏一直不信任。

    所以他们一直在谋算着我两氏将来,对于范氏与中行氏的分封一直拖着,就是怕我们若是得了实地之后,会更不利于智氏。

    只是此事却也有人早有意料,行此谋算的确实就是鬼谷先生,兄弟并不忌讳,也相信韩兄,更不会影响此时我们三氏的结盟。

    当时鬼谷先生曾有密函与在下,所以在下才会觉得此举有利于百姓,也有利于我两氏。

    鬼谷先生并没有什么提议,只在密函之中提过‘三家分晋’之说。

    此事当时兄弟也不理解,可现在的情势却让在下不得不佩服。

    想来鬼谷先生所言三家分晋,韩兄不会不明白吧?”

    韩虎一听也是脸上大惊,他虽然是晋国世族,可从来也未曾想过要独立,只想自保,当一个快活的世族,控制着晋国。

    可现在的情形已由不得他不想,毕竟要是智氏当权,就算不谋算魏韩两氏,将来也不会再有两氏什么权力了。

    晋国将会成为智氏一家独大的情形,而他们两氏会被慢慢遏制,甚至于消失。

    当然这还要看智遥是不是有些仁善之心,能容留他们两氏了。

    那么鬼谷王禅所言的三家分晋,自然不会包括智氏。

    若不是智氏必然是赵氏。

    赵氏在北,而韩魏两氏在南,中间隔着智氏与中行氏、范氏。

    此时中行氏与范氏已灭只剩一个智氏横在中间,若是再灭了智氏,那么三家完全可以定下规矩,把晋国中部的三氏爪分完毕,共存于晋国。

    而若此时三氏联合,那么智氏必然没有生机。

    可他却也非是没有顾忌,若配合赵氏灭了智氏,而赵氏反过来再攻击韩魏两氏,那么韩魏两氏也同样回不到封地,最后剩下的必然是赵氏一家了。

    此时韩虎的心里也是矛盾十分,并不敢随意相信魏驹,更不敢表态。

    “魏兄,此事还待兄弟考虑考虑,智韩魏三氏联合是以因为先王无故而亡,赵氏是最大嫌疑,三氏是打着讨伐赵氏而来。

    此时有了异心,将来世人也会说我韩魏两氏背信弃义,有辱祖先之名。

    更何况,此时赵鞅是如何想我们也不得而知。

    若鬼谷王禅想着先灭智氏,再灭我韩魏两氏也非不是谋略,只是过于阴险,可在如此争斗之下,谁还能真的会有仁善信义之想呢。

    此事也不得不防。”

    魏虎一听,心里也放下心来,他听得也韩虎找的借口,其实根本不是借口,成王败寇,带领世族活下去才是正道,而非是后人所谓的仁义不仁之说。

    更何况先晋王之死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嫁祸于赵氏是此次出兵的借口。

    若是灭了智氏之后,一切都会真相大白,反而可以为两氏洗脱背信弃义之嫌,成为真正的仁义之举。

    “有韩兄这句话,兄弟我也放心了,只是此次我们布防是否真的要把赵鞅的大军置之死地呢?

    若赵鞅死了,我们就会失去一次机会。”

    “既然如此,我们心知肚明,就不必明言了,今夜即可知吕子善与智遥的大计,我们也不急于一时,想来赵鞅还在百里之外,此时他也不可能回来。

    再说若是鬼谷王禅心有此愿,必然不会坐失良机。

    明日智氏必然会对晋阳有所动作,鬼谷王禅若再无应对措施,那我们也只拼死一博,先灭了赵氏再想着将来的自保之策了。”

    韩虎说完也不再言语,两人此时都在权衡也都在谋算,是信任赵氏多一些呢,还是信任智遥多一些,在世族利益面前,他们也不敢胡乱作出决策。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