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铁肩柔情 > 《铁肩柔情》二十 开始了异世后的别样生活
    何晓军与三女一直在山田里干到了早上的十点钟左右,才从山岗上下来。因为,在族长昨晚吩咐阿梅服侍他时,曾经交代过,让他今天这个时间到村祠堂里去,与村里共商防守、训练的事。

    今天,不知是多了何晓军这个年轻劳力之故,还是被何晓军激发起了希望的三女劲头十足的原因,几人这个早上干的活,是三女她们三人平时干的三倍有多,所以,三女欣喜之余,暗中感激何晓军这个她们奉命服侍的教头,也暗里决定,一定要更好地服侍好这位有人情味教头。

    其实,今天这早上干的活,对何晓军来说并不好受。虽然,机械这个也是体力活的工种他干了十年,而且,他也是个身强力壮的人,但干机械与干农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何晓军早上干的那样的活,只是轻农活。这样的活在气力上并没有难住他,难就难在了那拿锄头上。虽然,他因为从事维修钳工这个岗位,手掌在长期用锉刀、刮刀、锤子等等的工具后,不少的部位都磨出了老茧,但问题是那长老茧的地方,与握锄头的部位不同,所以,他手上那与锄头柄摩擦的地方,已经起了血泡。

    问清了去村祠堂的路后,何晓军就与回家做家务的三女分道扬镳。

    走在了去见族长路上的何晓军,手上起血泡地方传来的火辣辣感觉,让他不禁想着:看来,帮阿莲她们干几个月的农活之后,自己的手掌又要增添不少的老茧了。

    此刻的何晓军就完全没有预想到,他的手以后是起了老茧,不过不是拿锄头的地方,而是用枪的地方。

    何晓军到达村祠堂时,族长已经集中了村里的头脑们在那里等着他。

    见到了何晓军,族长寒暄了几句昨晚睡得好不好、阿梅她们姐妹服侍得怎么样这类的话之后,就问到了何晓军准备如何开始他的教头角色?

    何晓军早上在阿莲她们家的山田上劳作时,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不假思索地对族长说出了他这异世的第一份职业的第一个计划。

    何晓军的计划,第一步是集中全村的青壮年人,让大家都熟悉枪,而且学会开枪,然后从中挑选有这方面潜质的人,继续训练。

    听了何晓军的第一步计划后,族长摇头遗憾地告诉他:村里属于青年的有一个都没有,属于壮年的,除了他昨天一起并肩作战的汉哥三人外,就只有两个像他昨日见过的郎中那样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以,他计划中的青壮年人,就只有汉哥他们三人。

    何晓军对族长说,他要求的这个青壮年人,包括女人,就是郎中那样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也得学会用枪,毕竟,用枪也不需要多大的气力。

    族长质疑地对何晓军问道:女人,行吗?

    何晓军肯定地答复道:行,怎么不行,不少女人在这方面的天赋比男人还好。

    不是吗?战争年代不就有一个女中的豪杰双枪老太婆?和平年代,不就有女子特警队?这些人玩枪不是比一般的男人强?

    何晓军继续对质疑的族长说道:族长,陈村的人丁本已经薄弱,如果不全民皆兵,再遇上像昨日那样的情形,来的土匪多了,或再有一阵的人像汉哥一样受伤,村子就会危险了,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应该动用村子所有的潜力。最起码,人人都会放枪,怎么也比无人可用好。

    听了何晓军的话,族长觉得有道理,转身与身后几位村的头脑稍做商量之后,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并让几个村中的头脑分头去通知村里所有的青壮年人,到祠堂前的空地上来集中。

    几个村里的头脑领命而去后,族长对何晓军说,他刚才与几位村里的头脑商量过,土匪这次在他们这里受到了这样大的损失,肯定会来报复,而且,报复的行动一定比昨天更猛,他问何晓军,有什么好办法防御土匪的报复?

    何晓军沉吟了一下之后,问族长了不了解这股土匪的兵力、火力?

    族长摇了摇头,说:只知道离这十多里的大山里,有一群土匪,匪首是一个绰号“鸭公声”的人,昨日向群匪发施号令的沙哑声音,应该就是这人所发,但这群土匪究竟有几人?配置什么武器?这些他都不知道。

    何晓军又沉吟了片刻,说道:既然这样,只能等官兵进驻之后,再从他们那里看能不能了解土匪的信息。在没有土匪信息的情形下,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加强防范。

    何晓军当即向族长提出了几条的防范措施,比如让村里设立轮番放哨的制度,让村里的人把值钱的东西先搬入雕楼等等。

    同时,何晓军还向族长了解了这一带的地形,然后定下了一个严谨、完善的放哨流程。

    陈村的地形背山面田,只有一条够三人并行通过的土路直通村里,这样的地形对放哨来说,相当好布置。因为一般而言,土匪不会选择翻山或从那陷脚的水田中进入村里,所以,主要监视好那条土路,基本已经能掌握来犯的敌情。

    何晓军的放哨流程,就是在山上的最高处,设立一个岗哨,这个岗哨二十四小时轮番监视山外的动静。而在离村口最远的山口,设立第二个岗哨,这个岗哨只负责瞭望山上,当山上那代表敌人来犯的消息树倒了之后,他们再监视入村的土路。

    这时,接到了警报的村里人,就迅速撤入雕楼。

    当村口的山口那边的消息树倒下之后,就是确定敌人已经在入村的路途上。此时,村里就要做也御敌的准备。

    何晓军这个从战争年代借鉴来的、接力传递消息的放哨方法,当然就可行,所以,族长马上就同意了按这个方案实施,同时,他让何晓军全面负责这个方案。

    接着,族长与何晓军谈到了武器的问题。

    何晓军认为陈村现有那只有三条枪的装备太少,问族长能不能再搞一、两条枪增加防守力量?族长苦着脸对何晓军说,他们也知道枪支不够,但枪很不好搞,他们已经托人买了一年多,还是没有买回来,看样子,增枪的想法暂时不现实,反而是弹药还好搞些。

    何晓军想想也释然,部队里的人,那每天都要训练消耗的弹药,当然就能偷出来卖,而有记录的枪支,在没有战事损耗的情形下,又哪有人敢偷偷拿出来卖?

    既然枪支无法增加,就只好看菜下饭了,按现有的武器来布置防守。

    就在何晓军心中计划着如何用手头上的武器、做出最佳的防守时,一个匆匆走入祠堂的人,打断了他的思路。(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