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铁肩柔情 > 《铁肩柔情》一四七 一路奏凯
    何晓军让胡局长他们带来的物件,竟是不少的鞭炮和两个“火水箱”。

    “火水”是海山人对煤油的俗称,大概是取能着火的水这个意思吧。“火水箱”,当然就是装“火水”的箱子了。它用薄铁皮制作而成。

    说到了“火水箱”,是那个年代海山的一种特有物件。

    那年代,国家贫穷而导致物品的贫缺程度,让从后社会过来的何晓军惊诧到了瞠目结舌的地步。就是连后年代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煤油,在那个年代竟然也是奇缺品。

    由于缺乏,海山那在国外的华侨当然就替家乡的人着想了,于是,就有了进口“火水”这样的、让何晓军感觉不可思议的事。

    “火水箱”就是从国外进口“火水”的容器。是一个一尺丁方、半米高左右的铁皮箱子。

    也由于物品的缺乏,人们把“火水箱”中的“火水”用完了之后,那坚固、耐用、美观的“火水箱”也不舍得扔掉,剪去了箱子上方的铁皮之后,就拿来当水桶或容器用。

    在海山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火水箱”这样的物件。

    也像城东那边一样,让到来的警察补充了从匪徒中缴获的武器,接管了这边岗哨后,何晓军让他们把收集来的鞭炮,一个一个地点燃扔入“火水箱”中引爆。

    鞭炮在“火水箱”中引爆的声音,与步枪的枪声的几分的相似,特别是离声源远的人,不留意的话,根本就无法分辩出来。

    何晓军如此的布置,是要迷惑其它各方的匪徒,让他们以为城南这边还在战事中,不知道这边的同伙已经被消灭。

    因为,何晓军怕土匪一旦知道了这一路的匪徒已经完蛋,会采取另外的措施。他要拖住土匪,为自己的计划争取时间。

    嘿嘿,用鞭炮在容器中爆炸模仿步枪的桥段,可是何晓军从前世那些战争片的游击队里学来的,相信那些前辈屡试不爽的这个手段,应该会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布置好城南这边的事后,何晓军与杨排长几人也没有停留,马上就向着同样有密集枪声传来的城北那边疾步奔去。

    这次,何晓军他们这支专门负责偷袭的突击小分队多出了两人,这两个人就是原来城南岗哨的两位士兵。

    在出发之前,何晓军招过了胡局长,再对他吩咐起了一些事来。

    胡局长接到了何晓军的授意之后,也连忙就动身去办了。

    宁城城北,一共有两条的入城通道,一条在正北方,一条在西北方,何晓军他们现在的目标是正北方那条通道。

    正北方那条入城通道,是宁城所有入城通道中最窄小、地形最复杂、也是最难走的通道。

    由于宁城的北部,是小山包连绵起伏的地带,所以,这条入城的通道穿绕过多个的小山包,弯弯曲曲、崎崎岖岖的。

    山多的地方,田当然就少,田少的地方,居住的人肯定就少。县城的北郊就是这样山多田少的地带,所以,这一带居住的居民也就不多。

    居民不多,平日从这条通道出入的人当然就不多。走的人少了,导致了这条通道甚是荒凉,土路两边的杂草丛生,杂草都长到了有人那么高。

    宁城的北部,城里与城郊的分界线,是一片连绵的水塘,所以,入城通道近城里这边,就是一段水塘的塘坝。也就是说,要从这条的通道入城,就必经一段塘坝。

    塘坝,就是水塘的围坝,是一种下宽上窄的梯形土方。由于这一带的水塘不大,一般的塘坝,多是两人并行的那个宽度,入城的这段塘坝,不知是因为走的人多了、还是特意修整的原因,够四个人并行或一辆的板车通过。

    城北这样的入城通道,比城南、城西虽然好些,少了脚下那湍急的河水,但对于攻城来说,也好不到哪去,最多是同样地掉进水里后,不至于送命而已。

    而这样的通道对防守方来说,当然就有利了,所以,这一方的两个士兵,也能轻易就防住了十多个土匪的攻击。

    何晓军他们赶到城北之后,并没有到士兵防守的哨位上去,而是来到了县城那家最豪华的酒家“陶铸居”的边上,从那里进入了城里的一条排水沟中。

    那时的县城,纵横有两条大型的排水沟,一条东西向,排水口在城西的通济河上和城东的一个水塘里;一条南北向,排水口在城南的河上和城北的一个水塘里。

    何晓军他们下的那条排水沟,就是南北向的那条,他们要从沟里潜伏到城北的入城通道过了水塘那边,再从旁袭击这个方向攻城的土匪。

    排水沟建得颇大、颇深,有一米五左右的宽度和近两米的深度,人进入了之后,可以直立行走,所以,对何晓军他们这个潜入的小分队来说,在排水沟里行走倒不是问题。问题是沟中的水,造成了他们行动的不便。

    排水沟中的水齐到了人的脚肚深。在这个天气还寒冷的季节,蹚入了水中,就有春寒刺骨的感受,就是驻军那些每日都锻炼的壮小伙子,下水后,也禁不住打了冷颤。

    身体变异的何晓军,就没有其他人那刺骨的寒冷感,不过,这沟中集中了城里人生活垃圾的那股味道,就让他这个有点洁癖的人受不了了。

    通这了这排水沟,何晓军他们只花费了两分钟的时间,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动到了离这边攻城的匪徒只有五十米不到的地方。

    从排水沟上来,悄悄地爬上了排水沟与土匪相隔的那座小山包,山脚那班攻城的匪徒,就呈现在何晓军他们几人的眼底。

    迅速寻找好自己的伏击位置后,稍分配了一下各人对付的目标后,何晓军他们这个突击小分队的七人同时开枪了。

    不到三十米的距离,视野、光线又良好,这样的环境之下打“固定靶”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何晓军他们这边的人,平均每人不用三枪,已经全部给收拾了这伙的匪徒,比起城南那边还要容易上几分。

    把城北通道的匪患解决之后,何晓军他们也像城南那边一样,让随后而来的胡局长的人,接管了这个岗哨,也同样让人放鞭炮迷惑敌人。

    布置好了这边的事,何晓军他们这个小分队兵分两路,一路是联同了城北这边的两名士兵在内的六名士兵与大牛,马上就直奔县城城西北面的那条入城通道,而何晓军与杨排长、胡局长,却走向了离他们所在之处不远的县府大院。(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