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铁肩柔情 > 《铁肩柔情》三二七 撮合陈池老人与他小姨子的婚事
    一九三八年的五月十九日,日军占领徐州。耗时四个月,双方动用兵力超过八十万的徐州会战,最终以日本人告胜。

    如果说,北平、上海、南京的沦陷,是中国军队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早有预谋的倭寇打个措手不及以致沦陷,那徐州可就是在双方调兵遣将摆明车马的对掐中沦陷的。

    这一役,日军调动了4万的兵力攻击,国军调集了60万的兵力阻击。

    虽然,这一役中,国军的统帅部看穿了日军要围歼国军主力的意图,让几乎所有的部队突围出了敌人的包围,脱离战场,把抗战的主力保存了下来,但却也让国人看到了日军的疯狂和双方兵员质素的差距。

    国军以差不多.5比1的兵力,占据了地利、人和,尚且以失败告终,这哪让全国能不哗然?

    一九三八年的六月十二日,武汉会战打响,自日军侵占南京之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所以,当时的武汉,实际上成为了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中心。

    假如让日军攻占了武汉,那中国的腹心地区就被控制,国内南北、东西的交通咽喉也就被倭寇所扼死。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一直就在犹豫该如何走下一步的司徒怀璧与陈池老人再也坐不住了,马上准备了下一步的动作,并分别找上了何晓军与他长谈一番。

    司徒怀璧与何晓军的谈话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就是通报他一声,说国内的形势已经相当危急,呆下去就会有危险,自己父女要回金山那边去了。

    司徒怀璧先遗憾地对何晓军说:本来,按早前的移民排期,何晓军他此时应该已经到了金山那边生活,谁知排期在这关键时刻却掉链子。

    沉吟了一下后,司徒怀璧继续说,自从山城合作的地产生意升值了几倍之后,他更看好何晓军,本来他已经计划好了何晓军到金山之后,两家合作做生意的事,但由于这个排期的拖延,让他这个计划暂时无法实现,所以,他让何晓军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自己,争取完好无损地到金山那边去,早日展开双方合作的生意。

    接着,犹豫了一番的司徒怀璧,还是下了决心似对何晓军说,他女儿的心意,何晓军应该已经看出,但现在这样的情形,他不想两人分隔重洋,更不想把女儿留下在这战火漫天的国内,所以,他只能带女儿走,不过,他会让女儿在金山那边等何晓军两年,希望何晓军保重好自己,争取能完好无损地到金山那边去。

    司徒美倩对自己的情意,何晓军当然就清楚;司徒怀璧对自己的欣赏,他也知道;司徒怀璧现在那担心在自己和他女儿在战争中受伤害,而带女儿离开他的心情,他也了解。

    凭心而论,像司徒怀璧这样身世的人,能答应让女儿等他两年,这条件已经是相当的宽容、优厚,而且也对他极度的看好。

    虽然,何晓军心中感激司徒父女对自己的另眼相看,但他却极为理智,当即向司徒怀璧坦白了自己已经有阿梅她们三女的事,说自己不可能抛弃三女。让司徒怀璧如果不打算让女儿与其它女人跟自己一起生活,就别让司徒美倩等他。

    听了何晓军的表态后,早有思想准备、并已经想好对策的司徒怀璧,并没有把话说死,只说一切要等何晓军到达金山后再议。

    最后,司徒怀璧告诉何晓军,他们父女俩准备这两天再回去邻县的家乡走一趟,就回金山那边去,而且,他也准备约一约陈池老人这位老友,看他有没有意思结伴一起回金山。

    与何晓军告别时,司徒怀璧感叹地说道:古人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不知当今这场战事会打多久?我这次离乡,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但愿这场战火,千万别毁了我们司徒祖先留下的那些东西。

    何晓军当然就知道这场战争会延续八年,也知道战火对这一带不是战略重地的地方损害不算很大,但战争有没有毁坏司徒祖先留下的东西?他就不知道了,所以,他对司徒怀璧也无从安慰。

    就在司徒怀璧跟何晓军长谈的当晚,陈池老人也找上了他。应该是司徒怀璧已经约他一起回金山,他才这么巧在同一天里来找上何晓军。

    陈池老人见了何晓军后,也没有什么好说,先是为他们的移民排期停办而遗憾,特别是为了没有能实现他对亡妻的承诺,照顾好他的小姨子而遗憾,陈池老人对何晓军说,他与何晓军很投缘,也感激他这段时间来给了自己的口福,所以,他决定把自己在这家餐馆的股份与这间楼房属于他的部分,都无偿赠给何晓军,他只希望何晓军能帮忙照顾好他的小姨子梅姨。

    陈池老人还向何晓军承诺,只要他能带着梅姨安全到达金山的话,他一定重谢何晓军这段时间对他与梅姨的照顾。

    当陈池老人说到了遗憾不能够照顾好梅姨时,何晓军的心中一动,脑子不禁急转了起来。

    原来,何晓军想起了他前世时,移民的第一类优先的排期,就是夫妻类。那时的夫妻类移民,只要一方有金山那边的户籍,三个月内,他在大陆的配偶就能够被批准移民。

    想到了这些的何晓军,也没有理会陈池老人后来那赠予与重谢的话,连忙就问他,那时的移民政策对夫妻类的移民是否也同样政策倾斜?

    陈池老人被何晓军这跳跃性的问题问愣住了,下意识地回答说,这类的移民,也是在三个月就奏效。

    回答过后,陈池老人马上就明白了何晓军的意思,他老脸一红,情忸怩地对何晓军呑吐道:与自己的小姨子那样合适吗?会不会被人说闲话?而且,他还不清楚梅姨的心意如何?

    听了陈池老人的话后,何晓军已经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起码知道了老人对这事并不排斥。

    何晓军再也顾不上陈池老人能否抹开脸,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扯着嗓子就对外喊了一声:“梅姨,您进来一下,有事要跟您商量。”

    就这样,陈池老人还来不及阻止,梅姨已经应声进来。

    梅姨进了何晓军与陈池老人正独处的房间时,见到了陈池老人那一脸忸怩的情形后,不知是否心有灵犀,想起了些什么,脸在一下间就飞红了起来。

    “梅姨,由于国内的形势不好,陈伯他决定马上要回金山去了。”何晓军对梅姨通报这消息时,特意留意着她的脸色。

    见到了梅姨听了这话后,脸色不由自主地一暗,何晓军马上就知道有戏了,他不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对梅姨说道:“陈伯说,他喜欢您,却不好意思开口,让我问您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到金山那边去生活?”

    “阿军,这……”何晓军这突然的袭击,让没有足够心理准备的陈池老人一时慌了,连忙想出言说点什么。

    “陈伯,难道我说得不清楚吗?您刚才不是已经表明了这个意思?”何晓军边截住了陈池老人的话,边背着梅姨猛地给他打眼色。

    其实,经过了这一年多时间的相处,陈池老人与梅姨两人都相互欣赏对方,也暗里有过爱慕对方的念头,只是限于两人那姐夫与小婊子的特殊关系,两人都抹不开脸,所以,谁也没有主动出声。

    现在,已经从平时的点滴和今日两人的神情中看出了两位老人意愿的何晓军,就是要捅破这层纸,促成两人的美事。

    对陈池老人说完,何晓军又趁热打铁对梅姨说:“梅姨,这年来的相处,您也清楚陈伯的为人了,而他一直对您就赞赏有加,也爱护有加,而且在相处下来之后,他更对您一片真情。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你们现今都是单身的人,也应该找个相互相依的老伴,来过好下半世了。”

    “阿军哥仔,我……”梅姨的脸更红了。

    何晓军继续扇风点火,他迫着陈池老人表态:“陈伯,都到这个时候,先不说您一直就对梅姨一往情深,如果您想梅姨早日离开这块危险的地方,就别再忸怩了,快点对她道出您的心声来。”

    何晓军说完,怕两位老人脸嫩,不好意思在有外人的场合表态,就起身走了出去。

    何晓军出去前,还没有忘对陈池老人催促道:“陈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你一定要抓紧机会,我现在就马上着手给你们安排婚事。”(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