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活色生香 > 《活色生香》第三章 这里没有小事(中)
    "好了好了,打住!打住!"老张师傅没好气的制止了他,不耐烦的道:"你就少给我们上课了行不行?你们这种读书人,满脑子都是道理,反正你们总有话说。好了,说吧,这次又有什么妖蛾子了?"

    孔儒似乎一点也不生气,他从自己随身的帆布包里抽出一块铝片来,继续平静的道:"就是这个东西不合用,要改一改。"

    说着,他低头在包里找出一捆棉线,一边往铝片上绕线一边解释道:"这个东西本来是加在演员身上来增加音效的,要得是刀片砍在上面的声音。可现在效果不太理想...我想在这个上面绕上一层铁丝...就象这样..."

    孔儒把手里缠好的铝片一举,整个铝片已经绕上了密密麻麻的红色棉线,每根中间还隐约有些空隙。孔儒解释道:"粗铁丝比铝片硬,敲起来声音没那么脆;再加上这些空隙敲上去还会产生空洞的感觉...这个声音就非常接近了...如果还不行,录音组的何老师他们后期还会加一点电脑修改进去..."

    "不干!神经病!靠!"没等孔儒说完,年纪最小的那个学徒道具师就已经破口大骂了起来,道:"这个组到了西北以后,每天咱们都在加班!你每天都有个不满意,每天都有个说法!前两天说我们张师傅做的枪太漂亮,这就够气人了!只听说有嫌不漂亮的,做的漂亮了也要我们重做!今天更好,咱们干了这么多年,还没听说有为了一点声音不好听,就要重做一批家伙什儿的!"

    "可不是,"老张师傅冷冷的道:"孔制片,我们有什么做错说错得罪您老的,您明说不成吗?何苦这么折腾我们这些苦哈哈的手艺人,咱们赚的可都是辛苦钱。敲铝片和敲铁丝的声音能有多大不一样,放电影的时候观众也不就听个动静儿吗?过耳多就忘的事儿,也值当您老这么较真?"

    幸亏此时的孔儒心里已经没有什么戾气,看待世界的眼光中除了电影,其他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消极的无关紧要的。否则换了另外一个人,就凭这几句叫人下不来台的挤兑之言,可能已经掐起来了。

    可孔儒还是温和的解释道:"不是较真。这个戏,咱们导演要的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就是...怎么跟您老说呢,就是各个方面,最小的方面,都要非常真实。所以只要有一点点地方是不真的,整个戏的感觉就被破坏了,就显得整个戏都假。这事儿早上已经跟导演说过了,导演也说..."

    孔儒思索着,尽量避开一些专业术语,尽可能通俗的用大白话向他们解释。可这话听在别人耳朵里,就不象那么回事了。

    说到这里,四个道具师已经一起露出了不屑和反感的表情,他们显然误会了孔儒的意思;此时孔儒所有的温和甚至是温吞,在他们看来都应该解释成"阴险"和"虚伪"。

    "少他妈拿导演来压我们!"三个学徒道具师里年纪最大的一个,今年刚升了做师傅,自己也收了两个徒弟,正是锐气最盛,自我感觉最良好的时候,一张嘴就没给孔儒留面子,他冷冷的道:"这铝片当初是周依依小姐让我们做的!周小姐是什么人,你敢改她的东西,驳她的面子?切,就是易总和孙总,见了周小姐也不敢龇牙!您当您是谁呀?大老板哪?什么东西...别以为咱们不知道,组里早都传遍了——当初三天两头想法儿整易导,想弄垮咱华星公司的就是你小子。咱们易总发慈悲把你捡回来...怎么着?这才刚来没多久呢,脚还没站稳就把爪子露出来了?别以为咱们华星的老臣子都是好欺负的!"

    "就是就是..."随着几个人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道具组其他比较固定的那十几个人,其中就有说话的这个大学徒道具师新收的两个徒弟——这些人纷纷的围了过来,怒冲冲的瞪着孔儒,七嘴八舌的附和道。

    学徒制的好处当然是技术力量比较集中,作为工作单位可以提高团结度;可是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道具组最容易形成小团伙小帮派。从来剧组里出些什么打架斗殴之类恶性的事,很多都是出在道具组和武行之类的单位上。

    "别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算算咱们连着几天,多干了多少活儿了?"

    "我看丫就是心理变态!不折磨折磨人他这日子就过不下去!"

    "操他祖宗的!兄弟们,咱们今天说什么也不给他干,他妈的想动动嘴皮子,就拿咱们溜傻小子呢!"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声音越来越大,无数不怀好意的眼神气势汹汹的向孔儒身上扫来。

    孔儒一直平静的表情忽然变了,英俊的脸上又浮起了昔日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森冷。孔儒骨子里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当初他热衷名利拼命往上爬的时候,眼前的这类人在他眼里简直就象草芥一样。别说是他们,就是掌管一个剧组的国内名导,他也有手段整得人家上门磕头认错,他哪会把几个道具师傅放在眼里。

    上位者永远认为他手上掌握的权力足以使所有地位低下的人不敢对他横加一指。

    这就是孔儒这种人和易青最大的不同之处,无论孔儒怎么改变,骨子里的这一点价值观是很难彻底颠覆的。

    孔儒丝毫没有理会旁边人的叫嚣,他冷冷的对老张师傅说道:"我没想到你就是这么带徒弟的。这一行的规矩你应该很清楚,我们出要求,你们靠手艺完成,工时不定,工量不定——这就是道具这行的规矩,我想当初您老一入行的时候,您的师傅也就告诉给您了吧?我要你们干点儿什么,其实是根本没必要跟你解释的。我不管周依依小姐还是其他什么人,现在是我管着这摊事儿,就算是周依依本人来,她也不敢坏我的规矩。我现在就问你一句,就这种铁丝缠铝片,一会九点前我给你送材料过来,今天晚上连夜赶十套出来明天用,其他的慢慢再说...这活儿你能做不能做?"

    老张师傅一听,更加气不打一处来,其实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做道具这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任劳任怨,不能跟创作部门的讲条件,这可是这行"祖师爷"鲁班爷爷传下来的祖训。

    其实鲁班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你就杀了他,他也想不到后世还会有电影道具这个东西,更想不到这行的人会拜他做祖师爷,所谓祖训不过是国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早做这行的人借他个名声因头来说事儿罢了。

    同样的话,要是易青、孙茹这些人来说,老张师傅早就服软了。年轻人不懂事,他这做师傅的这点操守还是有的;更何况如果只是做十套明天赶着用的,自己和三个徒弟,再在手下里挑几个手熟的分着做做,那有一两个小时也就做完了,倒不算太过分。

    可是坏就坏在孔儒这个态度,这番话也实在太"给火"了。这些人在华星已经看惯了易青的和颜悦色,凡事商量、不摆架子的作风,现在哪受得了孔儒这"新丁"的气呀?

    一连加班加点十几天,孔儒连句"辛苦了"之类的话都没有,底下的孩子们早憋了一肚子邪火,张老爷子再明理,这时候也松不了这个口;否则的话,让道具组这些人日后在孔儒面前怎么抬起头来做人?

    老张师傅气得两眼直喷火,分毫不让的顶了过去,冲着孔儒道:"我老头子能带着孩子们吃这碗饭,一来是祖师爷赏饭吃,二来是易导和公司肯给机会。我赚得可不是您孔制片的钱,用不着你个奶毛没退的新丁来教训我什么道理不道理的。我老头子十七岁入行吃这碗饭,出师单干那年你还尿裤子呢!就是易导见了我,也得尊一声'张师傅';、'张大爷';;你他娘的算个球!拿着鸡毛当令箭,在我这儿充大个儿的!我还告诉你,咱份内的事儿,都已经干完了;你要嫌那个声音不中听,自个儿找锣盆碗勺的挨个敲敲去,咱爷们儿不伺候!"

    "师傅说的好!"

    "就是,让丫滚蛋!"

    孔儒扫了一眼群情激奋的人群,一点畏惧的神色都没有,他冷冷的道:"既然您这么说了,是您自己坏了这行的规矩,那就别怪我公事公办了。今晚这活计您可以不做,打从明天起,你们这组什么也不用做了。张师傅,我以剧组制片方负责人的身份正式通知你,限你和你的徒弟两天也就是四十八小时内离开剧组驻地,这次戏该付给你们的尾数,照规矩一毛钱也不会再付给你们。咱们这个戏因为你们造成的损失,一概不追究,但是我们公司制片方不负责替你们这次的行为保密。"

    老张师傅一听这话,顿时傻眼了。他心里知道自己不占理,只不过是在易青领导下的公司里待久了,实在无法适应孔儒这种待人办事的态度罢了。原本也只是想说几句硬话,让孔儒松松口,向他低个头,大家互相给个台阶下。他吃准了孔儒拿他没办法,在西北外景地拍戏,要是道具组停下来不干活,另找行里的其他道具班子来接手,少说得停拍一个星期。对《花木兰》这种戏来说,停六七天的代价至少是用百万来计算的。

    他想不到的是孔儒竟如此强硬,而且更想不到易青真的会把完整的制片权力交到这个昔日的敌人手上去——听孔儒这话音,连开除全组人这么大的事,他都可以一个人说了算,这已经是独立制片人最高的权力了。

    张师傅他自己倒没什么,多少也有点积蓄,可是他的几个徒弟、尤其是徒弟手下的那些人,要真被孔儒开了,那真是一辈子别想再干这行了。

    孔儒这番话最厉害的是最后一句——本来这行的规矩,剧组里的工作人员因为疾病、事故或其他不可抗力产生的意外中途离开剧组的,一般情况下制片方会给他们保密的,好让他们将来去其他剧组开工的时候,不会被猜疑是因为职业操守或者业务水平有问题而被上一个剧组开除。

    现在孔儒把话放下了,那么要不了多久,这个小圈子里,全行的人都知道张师傅他们这个组破坏了行里的规矩,做道具的和导演以及创作部门的人讲条件、罢工,导致被人家开除。这样一来,这组上上下下就算是在行里进了黑名单了,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有的是想吃这碗报酬丰厚的饭的人,哪个剧组还会雇一个不听使唤的道具组回来?

    要是易青说这话,老张师傅肯定当面答应,回头等他气消了再去求求情,照易青的脾气,最多也就是拿话吓唬吓唬人,真的开除出门、断人生计的绝手,易青是做不出来的。

    但是孔儒绝对做的出来。老张师傅想起前几天被开除的几个人,从剧务到场工到群众演员都有,跑去跟孙茹痛哭求情都没用,孔儒谁的面子也不给。老头子猛打了一个寒噤,心说这下坏了,已经骑虎难下了,现在让他开口服软求饶,他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孔儒说完那番话,回头一指那个负责采办的剧务——这小子已经听傻了。

    孔儒道:"你现在就开车进城,把东西买回来,今天晚上我自己带场工先做,明天我就飞北京,再去北影招一组道具回来!"

    这些人只知道易青和孙茹孙大小姐后台过硬,哪晓得这位孔制片当年就是在孙小姐家里管事的,人脉关系比孙茹还熟。他要再找一组高质素的北影系统的道具回来,根本不用一个星期。

    那剧务这时候哪还敢跟孔儒讨价还价,生怕孔儒一个心情不对劲,把自己也给开了。他连忙一哈腰,扭头就往拉道具的小卡车那里走去。

    道具组的人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孔儒是说真格的,一时都不知所措。

    老张师傅犹豫了半天,艰难的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道:"孔...孔先生,再商量...再商量商量。"

    张师傅话没说完,人群里有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就叫了起来——

    "草他妈的,拽什么拽!有什么了不起的,装B装大发了..."

    "妈的,揍他!"

    "打他狗日的..."

    老张师傅一看这架势吓坏了,要是真打起来,自己这边就是说到天上去也占不着理了,但是群情激愤,拉了这个制止不了那个。老爷子连忙跑过去拉住那个剧务,低声道:"赶快去告诉易导和孙小姐他们,这儿要打起来啦!"

    ***********

    (ps:推荐榜是没希望啦,希望大家帮忙在月票榜上找补回来。希望手上有月票的今天能投上。现在离第十名正好差00票月票,明后天看看如果差距有缩小,有希望追上,我就把手上所有的存稿一次性放出来,然后再请假在家爆发几天,直到5.1结束!

    今年五一起点搞活动,"月票双倍",所有的写手都在存稿准备抢这个双倍。我本来也为了这次活动存了不少稿子的,但是如果这个月有希望进前十,那我月底这两天就会把所有稿子放出来!最多五一七天辛苦点,每天写个八千一万的就是了。

    所以希望看到司马爆发的XDJM们注意了,趁着月底把手里的月票投给《活色生香》吧!尤其是那些没有投票习惯的朋友,劳驾花一分钟投一下月票!)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