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绝代枭雄 > 《绝代枭雄》第39章 威信
    李儇闻言,心哇凉哇凉的,自己千方百计的想重振大唐雄伟,不想如今竟然要踏上当年玄宗的后尘,再次前往蜀中避难,这是何等的讽刺。

    田令孜在一旁小声的向李儇耳语了几句,李儇便宣布了退朝。叛贼进兵长安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师,有钱的人家纷纷出逃,一时之间往日繁华的长安城此时却到处都是逃难之人。

    李俊早就让明月姐妹以及亲卫们整军待发,早朝之后,原本负责监视李俊的神策军们早就不见了踪影,如今逆贼大兵压境,听说连圣上都跑了,更何况他们这些富家子弟。

    王仙芝与黄巢的对富人的残酷那可是世人皆知,一旦逆贼进京,只怕他们这些个富家子弟一个也别想逃掉。

    午时左右,李俊与路岩等一批大臣在春明门外汇合,在三千亲卫的护送之下向成州而去。

    马车内的明月见李俊回来,这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俊郎,没事吧?"明月担心的问道。

    "没事,只是可惜了这繁华京师了。"李俊叹息道。

    "在繁华的京师,如果没有了亲人,那也不过是一处伤心地。"明月看着马车外逃难的百姓担忧道。

    "一切都会好的,相信我。"李俊抱着明月安慰道。

    "我只想俊郎平平安安的,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明月将头靠在李俊的肩头满足道。

    "明珠那丫头呢?怎么也不照看着你。"李俊摸着明月微微有些凸起的腹部问道。

    "这丫头见你没有回来,便出去寻你去了,只怕现下正在前面召集百姓一同前往成州。"明月偷偷的看了一眼李俊,见李俊没有生气这才放心。

    明月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所以李俊特别嘱咐明珠要照看着姐姐,谁知这丫头又出去撒风了。

    "有钱的人家自然是随着圣上前往了蜀中,穷苦百姓才会随着傻丫头往成州而去。"李俊笑道。

    "我还担心你会怪二妹给你添麻烦呢。"明月笑道。

    "怎么会呢?为了你们两个再给我添多少麻烦我也愿意。"李俊搂着明月,把玩着她的芊芊玉手笑道。

    皇宫内,田令孜命令神策军收拾了行装,带着五百神策军悄悄出了春明门往蜀中而去。走时派了神策军对朝中大臣挨家挨户的通知,让他们前往蜀中组建临时朝廷。

    现在的京师是打砸抢烧处处可见,坚硬掳掠见多不怪。好好的一个帝都就这样被一个遥远的谎言给毁了。

    其实此时王仙芝与黄巢的大军距离长安还远着呢,如今圣上与朝臣们一逃,正好给了逆贼希望。原本正在阻截你在的官兵一听皇上都跑了,谁还会卖命攻打逆贼,逃的逃,归顺逆贼的也不少。

    四月,京师的百姓就逃了十之五六,到了七月,逆贼才一路顺风的到了长安。

    李俊的车队走出去不到半个时辰,便被拥挤在永河上的车队挡住了去路,三郎回来回禀,说是宗人府的十数辆大车与在过桥的时候,有一辆大车车轴坏了,目前正在抢修,听说车上拉的都是李氏皇室宗亲的读碟名录。

    "把李忠喊来。"李俊闻言,心里一动。这大堂到了如今皇室宗亲足有四十余万众,每年朝廷为了养活这群人要耗费高达三百余万两白银。而朝廷一旦有什么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这就是典型的蛀虫。这帮蛀虫不除掉,如后大唐想要中兴那就是痴人说梦。

    "公子。"李忠在马车的窗外道。

    "你带人再带上火油,将宗人府的大车全部烧了,不惜一切代价,不能让他们离开。"李俊道。

    "明白。"李忠说完便匆匆走了。

    李俊掀起车帘,看着不远处永河桥上的车马人群,心里没有一丝的犹豫,他知道烧掉车马,自然会导致百姓相互践踏,但这群百姓也不过就是数百人,与大唐的未来相比较,已经微不足道。

    一旁的明月一直没有说话,右手摸着自己的腹部,左手死死的攥着李俊的右手。

    不久,桥上突然火光冲天,十数辆大车瞬间被大火吞没,李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对拉车的马匹都做了手脚,这时马匹都趴在地上口鼻流血死翘翘了。

    桥上突然发生火灾,百姓们如同惊弓之鸟,你推我拉,不少人失足掉进了河里。仅仅一盏茶的功夫,桥上便没了人。三郎这时才带着亲卫们上前扑灭了已经减小的火势。

    "我的宗谱呀。"宗人府宗正在桥头跪地哭天抢地,在他身后也有十数名半老头也在哭喊。

    "让让,让让。赵王千岁的车驾要过永桥。"亲卫都尉童山骑马来到桥头大喊道。

    "站住,桥上的宗谱没有清理完毕,谁也不能过桥。请赵王下车带领亲卫维护永桥的安全。"宗正大喊道,并且起身拦住了李俊的车驾。

    就在这时,一阵大风过后,桥上的飞灰以及被烧得还留下的一点残缺的纸片全部飞入了永河之内。

    李俊下车看了看,叹息道:"看来连上天也觉得李氏宗谱要重新再补写了。李忠小心伺候宗正大人前往庆州,也好早日再补写一份李氏宗谱。我们过河,让后面的百姓跟紧点,免得掉入河里。"

    在近百名亲卫的护卫下,负责押送李氏宗谱的人员陆陆续续过了永桥,只是他们心里却惴惴不安,宗谱被烧,那可是杀头的死罪,如果他们去了庆州,那还不是死路一条。

    不久,明珠这丫头便骑马追上了李俊他们,原来明珠早就看到李俊从春明门回来了,她担心朝廷会有军队追赶李俊,便留在后面观察了一段时间,见军队都散了,这才返回。

    五月初,李俊这才慢慢悠悠的到达金城,赵黑虎驻守庆州的五万骑兵已经返回原州。

    耶律术在返回契丹后,便向首领耶律撒剌的禀明了大唐皇帝的意思,所以契丹已经在乌兰,会州以及原州一带聚集了近十七万大军。

    吐蕃也再次出兵十四万,想要夺回失去的鄯州以及廊州,曹忠得知后,一气之下杀了鄯州五万吐蕃百姓,并将他们的头颅送往了逻些城。如此一来吐蕃的大军便在松州不敢轻举妄动了。

    李俊在金城一连十数日处理各种急件公文,以前自己不在的时候这些公文都是百虎堂首座张春负责批示,在一年多前,李俊就已经听下面的人对张春有所抱怨,说他用人唯亲,处事有时太过张扬。以前李俊没有放在心上,如今看了看张春这半年批示过的公文,的确觉得张春慢慢的有了门阀贵族的意思。

    张春现在花钱也是大手大脚,李俊不想过于指责张春,但也不打算放任不管。最后苦思数日,才决定将百虎堂迁往金城。安西诸事由忠义王府长史全权负责民政,军事依旧由百虎堂掌控。

    百虎堂迁往金城的消息一放出去,整个安西都被惊动了。百虎堂就是安西最高的权利的象征,如今突然宣布迁往金城,这就代表了赵王新的军事重心开始往中原方向偏移。

    其实安西比较适合放牧,对于农耕倒是不便于。黄河的流向并不经过安西,所以早在李俊第一次到安西的时候,崔明远就劝说李俊将军事重心放在河西。只是当时安西尚不稳定,所以此事才没有实施,如今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李儇逃去了剑南道,南唐的朝廷也在剑南道搭起了摊子。宗人府宗正在庆州凭借着记忆书写的一些皇室宗亲的名录以及详细情况,但最后一统计也才只有三百三十人。

    不久,宗正大人便一命呜呼了。没人知道宗正的死因,李俊只是下令好生安葬了。并让崔明远将宗正亲笔写下的皇室宗亲的名录重抄了一份送往西川李儇处。

    吐蕃按兵不动,契丹自然不敢独自与安西对抗。此时王仙芝与黄巢的大军也进了这长安城,动荡自然是免不了的。

    由于王仙芝比黄巢率先起义,如今京师已经被攻占,黄巢便起了诛杀王仙芝而自立的打算。先前王仙芝背着兄弟们暗中想要投靠朝廷,最后被迫才再次攻打高骈。

    如今王仙芝却在明目张胆的打算登基为帝,这不是让他黄巢向一个贩私盐的丑贩子叩头吗?原本两人并不从属,如今却要一个为帝,一个为臣。黄巢也不是一个甘居人下之人,于是便召集自己的亲信部下开始密谋诛杀王仙芝。

    九月,百虎堂的新驻地已经在金城落成,与它一起落成的还有赵王府。

    白凤去年年底给李俊添了一位公子,小家伙能吃能睡,比他的哥哥李斌可壮实多了。李俊为次子取名李勇,期盼他长大后想自己一般驰骋疆场。

    由于赵王府建在了金城,玉娘,白凤自然也都搬了过来。崔王妃不放心这一大家子也便一同来了,留下忠义王这位做爷爷的老家伙独自镇守安西。

    明月的身子越来越重,大夫看过之后言称可能是双胞胎,这可把老王妃乐坏了。安西郡王这一脉到了李俊这一带总算是开枝散叶了,如今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孙女,两个孙子,如果明月能再生一对双胞胎,那就再好不过了。

    为了建造新的百虎堂以及赵王府,还有一些大臣们的居住之地,李俊请了一位建筑高手,在金城原有的街道规划下,再次扩建,专门修建了两条大街道,取名黄河大街,长江大街。

    这新的百虎堂便在黄河大街之上,属于那种类似后世的城堡一类,新的赵王府与新的百虎堂只相隔了不到百丈距离,这也是为了确保赵王府的安全。如今光负责保护百虎堂与赵王府安全的部队就有一万余人,而且赵王府暗中还有三千亲卫保护。(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