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绝代枭雄 > 《绝代枭雄》第59章 夜回到解放前
    "不是完成任务,是找回我们的尊严,我们荣誉。"刘成起身大声吼道,双拳死死的握紧,似乎想要将盗贼活活的捏死。

    当夜,整个鹰鹫卫便动了起来,刘成亲自坐镇金城指挥,不到三个时辰,就传回来了不少消息。

    首先是这个盗贼的确是山猫无疑,此人关中人氏,姓杨名奎现年三十七岁。自小父母双亡,是靠着偷摸抢烧活到如今。在关中一带是出了名的梁上君子,最近这些年各地战火不断,他便招三喝五干起了盗墓的营生。

    此人虽是盗贼,但从来不祸害百姓,盘踞庆州一带倒也与官府没有什么联系。不知为何这次要来金城与百虎堂作对,这可是要丢脑袋的事情,他不会不知。

    赵王玉印被盗的次日一早这个消息在金城被传的纷纷扬扬,对于此事传播的如此之快,使百虎堂更加担心这是一个阴谋。

    一早刘成就来百虎堂,将昨夜所查到的消息向李俊他们做了简单的汇报。

    "今早我们一共抓捕了散布谣言之人四十二人,他们在鹰鹫卫大牢之中全部咬舌自尽。但我们从他们的住处找了一些没有全部烧毁的残缺书信,其中一些字迹显示他们是西川朝廷派来的密探。"刘成将一包没有完全烧毁的书信交给了李俊。

    "李儇?"李俊皱眉道,他真的不敢相信一向软弱的李儇,会想到用这样的事情来打击他。

    "如果单单是为了盗走玉印,他没有必要如此大费周章,而且一枚玉印根本就不会对殿下造成任何的损害。"张春摇头分析道。

    "是呀,为了盗走一枚玉印,如此大费周章,不像正常人所谓,除非。"崔明远砸吧着嘴道。

    "除非什么?"高云飞紧张的问道。

    "除非在盗走玉印的背后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崔明远点头道。

    "阴谋?那会是什么阴谋呢?"路岩质疑道。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敬翔突然插嘴道。

    "说说看?"李俊笑问道。

    "如果玉印本身没有什么价值,而盗走玉印之后,我们会如何做?这也许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敬翔揣测道。

    "我们的做法将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李俊想了想抬头看了看刘成。似乎有点明白敬翔的意思了,但只是不明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好了,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要乱猜了。总之,这几个月内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李俊嘱咐道。

    "明白。"众人施礼离去,只有刘成与敬翔被留了下来。

    "鹰鹫卫最近一年有没有什么可疑的情报?"李俊问。

    "没有,各方都显得很平静,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刘成想了想回答道。

    "真的没有?"李俊皱眉问道。

    "卑职岂敢欺瞒殿下。"刘成赶紧躬身施礼。

    "没有异常就是最大的异常。岂不闻鸟鸣山更幽。"敬翔淡然的答道。

    "鸟鸣山更幽?"李俊自语道,突然猛地起身问道:"你们最后一次与各府密探的联系是什么时候?"

    "十七日前,一般他们会半个月向总部汇报一次近况,最新的情报应该是在这几日到的。卑职这就派人去查。"刘成闻言,心里一阵惊慌,他似乎也赶到了黎明前的黑暗是如此的可怕。

    大约半个时辰后,刘成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跑进七星楼。

    "回禀殿下,卑职刚刚查过,除了吐火罗,于阗,胜州以及朔州之外,其他地方的密保昨日已经到了。"刘成紧张的回禀道。

    "你的意思如何?"李俊冷冷的问道。

    "卑职认为,这几处肯定是出了什么意外,否则不可能不按时传来密保。"刘成此时冷汗淋漓,作为陇右道最大情报头子,竟然会发生如此大失误,这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立刻向碎叶,疏勒,灵州以及夏州四处都督发出红色密令,军队立刻进入备战状态,密切注意异常情况。如有异动可以随机应变。"李俊下令道,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意识到是不是太晚了,但最少要搏一搏。

    敬翔领命而去,刘成被降为了鹰鹫卫都督,暂代大将军一职。

    三日后,碎叶方向的密保发来,吐火罗失守,总督钱枫以及手下的三位都督全部被刺身亡,驻守吐火罗的安西军除了一万二千余人在两名中郎将的率领下,退守小勃律,其他全部战死。如今吐火罗已经是巴世辉以及陈天德的天下,他们将俘虏的安西军全部处死,将人头送往了碎叶。

    天竺十万大军进攻驻守在伊斯兰堡的安西军,双方激战两日两夜,中郎将杨奉战死,一万唐兵无一生还。

    五日后接到军报,于阗被吐蕃五万先头部队攻占,如今吐蕃后续十五万大军距离于阗不足三百里。同日接到灵州与夏州军报,契丹出兵二十万直取灵州,灵州都督韩逊战死,灵州失守。范阳节度使刘守光出兵十万余契丹两面夹击驻守在夏州的青狼卫,双方激战一日一夜,青狼卫被迫突围撤离夏州,一战青狼卫战死足有三万余人。

    看着各方传来的军报,百虎堂内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他们都在等着李俊最后的决策。

    "传令下去,河西所有军备物资即日起全部运往碎叶与龟兹。十五日内,百虎堂迁往龟兹。五日后,百虎堂发出通告,所有愿意随我们走的官员或是百姓即日起迁往安西。此事由崔明远,张春,路岩以及邱世凡办理。传令河西守军全部撤回乌兰,会州以及原州一带防守。虎贲卫全军准备撤离道嘉峪关驻守,青狼卫日夜兼程赶往疏勒驻守。传令嘉峪关守将李来福,他麾下的军队调往玉门关驻守。传令碎叶都督陈诚率领碎叶三万驻军赶往疏勒等待青狼卫的到来。"李俊最终放弃了河西,这是他经营陇右道整整十二年来最大的一次失败,这一次失败便失去了半壁江山。他不甘但同时感到无限的悲哀,李儇,就是这位大唐的皇帝宁愿江山社稷让给其他人,甚至是外族,也要除掉自己这位皇亲宗室。

    不日,朝廷颁布明令,言称李俊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撤去其所有封号,号召天下各镇节度使以及忠于大唐之番邦共同讨伐之,并承诺,攻占的领土将封赏给这些有功之臣。这就是说,谁打下的地方,就归谁。

    河西四面树敌,加之朝廷的明令,各镇节度使更是向这个传说中的富饶之地袭来,原本只有三十万大军攻击河西,短短十数日便增加到了近百万之众。

    在百虎堂迁往龟兹之后,愿意离开河西迁往安西定居的百姓只有不足五万户,近二十万百姓。哪些不愿离开的百姓,是不想再过着风雨飘摇的生活,他们希望可以留在这片他们自己亲手开垦出来的家园。

    在安西,百姓只知赵王李俊,而不知朝廷。所以朝廷的旨意在这里根本就行不通。

    中和三年十一月初三,讨伐李俊的大军进驻河西之地,他们在河西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一连四日讨伐大军一共在河西剿杀所谓的叛军近三十万,抢夺财物达二千余万两。

    百虎堂在撤走的同时,并没有动民用粮仓的粮食以及府库中的银钱,这就是为了不让这群如狼似虎的军队因为一无所获而残骸百信,但李俊的所为并没有减轻对河西百姓的痛苦,大片的天地被侵占,大量的百姓再次沦为奴隶。

    大量的百姓开始往嘉峪关方向逃窜,当年驻守嘉峪关的十六万虎贲卫却不会放他们入关,因为没有知道这群近二十万的流民之中有没有敌军。如今安西本身就受到来自吐蕃与契丹大军的威胁,这个时候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更何况是他们先抛弃了安西。

    大量的流民聚集在嘉峪关一带,他们每日在关下哭喊,希望守将可以开关让他们进关,因为只有进关他们才有一线希望。

    有地没有耕地的奴隶也不行,范阳节度使派出骑兵四处抓捕流民,他们多次前往嘉峪关一带抓壮丁,死活不论,这也激起了流民们的反抗。

    其实流民也曾试图进攻嘉峪关,但在强大的弩箭面前,那是徒劳的。原本他们认为善良的安西军,也会在他们面前露出狰狞之容。

    嘉峪关大都督府。

    "我们是不是再向百虎堂或是公子请求一下?"作为大都督曹忠的妻子,孙文娟实在不忍看到关下百姓一天天的死去。

    "这是战争,百虎堂的命令很清楚,不许一人进入安西。"曹忠冷冷的回答道。

    "可是他们是大唐的子民呀,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孙文娟倔强道。

    "既然是大唐的子民,那就让他们去找他们自己的皇帝吧,我们是安西军,不是大唐的唐兵。"曹忠说完起身离开了书房,他不想因为此事与夫人闹的不愉快。

    其实孙文娟明白曹忠心里的委屈,他也在为当今圣上的如此作为感到不耻。赵王为陇右道带来了繁荣与安定,但圣上的一道圣旨却为河西带来什么?是战争,是屠杀,是奴役。

    曹忠也想开关放百姓进关,但他知道,就算自己开关,这群百姓也到不了安西,因为在嘉峪关三百里范围内还有一座雄关,那就是玉门关。玉门关的守将是李来福,此人曹忠非常的熟悉,他会一丝不苟的执行百虎堂的军令,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俊才会调李来福驻守玉门关。

    攻占河西的节度使,除了范阳节度使之外,还有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成德节度使王镕.这四位节度使为了抢占河西这块肥地,朱全忠与王镕结成同盟攻击刘守光与李茂贞。

    契丹进攻的路线很明确,那就是嘉峪关。契丹十七万大军猛攻嘉峪关近半个月,死伤高达近五万余人,但丝毫没有效用。契丹也曾试图说服其他节度使放弃争夺河西,一同进兵安西,之后安西的地盘将由他们四大节度使瓜分,但四大节度使却一致拒绝了契丹,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太多的兵力驻守安西那么大的地盘,再则就是吐蕃目前正在向安西用兵,一旦安西被攻陷,只会替他人做嫁衣。(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