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绝代枭雄 > 《绝代枭雄》第291章 善良的诚意
    "难道我们两国就不能和平共处吗?"张晓曼此时心中有一丝不忍。

    "天下动乱已久,是时候该一统了。如今大唐雄兵携天威而来,非是人力可以阻挡的。如果我是李俊,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姑息养奸放虎归山的。"朱友圭凄惨的笑道。张晓曼闻言只是将朱友圭抱的更紧了,生怕自己一松手他就走了。

    天德八年二月十三,飞龙卫一举攻破庞师古大军防线,庞师古战死,五十万大军战死二十余万,俘虏十八万。十四日后,飞龙卫攻陷濠州,淮南道彻底沦陷,庞师古之子庞天华率领残兵败将退回河南道。

    淮南道刚刚沦陷,长风卫大军便进军洋州将董雪峰大军赶到了山南东道金州一带。蛰伏已久的二十万虎贲卫与十万东卫立刻兵发河西,进攻牛存节的河西大军。大梁的局势急转日下,汴梁城更是人心惶惶。

    三月初三,大唐天子李俊再次御驾亲征河西,这将是李俊一生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次上战场。

    三月十二日,在十万青狼卫的护卫下,李俊从益州出发前往尚安,在哪里与虎贲卫回合之后,进兵驻守金城的牛存节大军。

    就在大梁岌岌可危之际,辽国五十万大军南下河东,短短十数日便拿下了太原,刘隐见兵败便投降了辽国。如此致使河东之地尽入辽国之手。

    历史学家分析:河东的失陷标志着梁国走向灭亡,但同时也标志着大唐正式开始一统天下的大战。

    河西,金城,银安殿。

    "上将军,是战,是合,你要早做决定呀。"一名中年将军上前劝说正在沉思的牛存节。

    "大唐天子这次御驾亲征,看来他是志在河西。"另一名将军也叹息道,他们都知道这次进入河西的唐军使大唐九卫中最为精锐的军队,再加上大唐在河西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这河西之地他们是呆不下去的。

    "各位将军跟随我牛某人多年,虽然未能封妻荫子,但牛某人也不能让大家跟着我去送死。如今大梁气数已尽,天下百姓渴望太平。"牛存节说道这里停了停接着道:"我决定向大唐投诚。"

    "上将军英明。"银安殿内的众将纷纷施礼。他们也希望可以投降大唐从此河西不再有战事,百姓不再流离失所。

    "退下吧。"牛存节无力的挥手道,他投诚李俊是被迫无奈,自己的手下多半已经私下与鹰鹫卫密探接触,如果自己硬是要与大唐一战,只怕到时候自己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天德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十万东卫与十万青狼卫大军护送李俊前往河西金城接受牛存节归降。二十万虎贲卫驻守成州随时准备拿下关中道,为进兵河南道做准备。

    半个月后,青狼卫先行抵达金城,牛存节率领众将出迎十里。

    "降臣牛存节拜见大将军。"赵黑虎见牛存节等人上前,便翻身下马,他对这位沙场老将是十分的敬重。

    "见过大将军。"其他降将也纷纷上前施礼。

    "牛将军请起,诸位将军请起。"赵黑虎上前扶起牛存节。

    "不知陛下车驾及时到达,降臣也好前往接驾。"牛存节拱手道。

    "陛下三日后抵达金城,到时候前往接驾自然少不了牛将军。"赵黑虎点头哈哈笑道。

    "大将军请进城。"牛存节微微让了让身子示意赵黑虎率领大军进金城。

    "封都督,明都督。"赵黑虎喝道。

    "末将在。"封常清与明道古齐齐上前施礼。

    "命你二人率领大军驻守此地等待陛下。"越是轻易得到的就越要更加小心,赵黑虎让大军驻守此地,自己先进金城就是要试探牛存节是不是真心归降。牛存节见赵黑虎如此下令,心中虽然有一丝失落,但却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与聪慧。

    "末将遵命。"封常清与明道古双双施礼之后,便转身离去了。

    "牛将军请。"赵黑虎翻身上马,在马上一抱拳示意前往金城。

    "请。"牛存节也翻身上马,两人并肩而行,往金城方向而去。

    大梁四大顶梁柱在短短半年内便一死二降,这种结局使原本就雪上加霜的大梁朝政更加人心思变。朱友圭知道大势已去,便整日与皇后张晓曼沉迷于后宫酒池肉林,对朝政不管不顾,他在享受最后的欢乐时刻。

    三日后东卫大军护送李俊车驾抵达金城,赵黑虎,牛存节率领众将出迎李俊。李俊再次踏足河西之地却已经是五年后,这种阔别再次重逢的感觉,使他心中感慨万分。

    "愿我九州大地不再有战火。"李俊提带撩袍双膝跪地朝东三拜。跟随而来的东卫十万大军以及负责保护李俊的禁军暗卫也纷纷双膝跪地朝东方跪拜,祈求天下太平。等李俊起身之后,赵黑虎带着牛存节上前拜见李俊。

    "降臣牛存节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牛存节双膝跪倒朝一代帝王诚心跪拜,弱者遵从强者的意志这就是世间万古不变的真理。

    "上将军能以天下百姓安危为重,朕很欣慰。你既顺应天命归顺我大唐,朕便赐封你为顺天侯,河南道总督之职。"李俊扶起牛存节宣布了自己的任命。

    "臣牛存节誓死效忠陛下。"牛存节原以为李俊会将自己贬为平民或是流放到远方,但李俊不但没有如此,反而加封自己为顺天侯河南道总督,这使牛存节看到了一位真正枭雄的胸怀。

    "至于你往日的部下,你可以挑选几位跟随你,总督有三万亲卫大军,你也可以挑选三万人马自己统领。至于其他将领以及大军将由东卫收编,成为新的东卫大军。"李俊解释道,他希望牛存节真心归顺,使河西再无战事。

    "陛下隆恩如日月当空,臣万死难报。"牛存节一时激动再次单膝跪在李俊身前施礼。

    "与顺天侯的大义相比,朕这些只是微末之恩。"李俊再次扶起牛存节解释道。李俊入金城之后,便派遣二十三万大军的东卫前往会州驻守,以便确保小晋国不会趁机来犯。

    河西归附大唐,安西自然也在其中,三皇子李成以及虎贲卫都督曹顺率领七万大军前来金城朝拜李俊。

    "儿臣拜见父皇。"

    "臣曹顺拜见陛下。"李成与曹顺在金城临时的行宫大殿向李俊大礼参拜。

    "起来吧,辛苦你们了。"李俊坐在龙椅之后微笑道。

    "为陛下效力,臣虽死无憾。"曹顺上前施礼道。

    "你与成儿在安西做的很好,朕准许你们先回益州修养一段时间,与家人好好的团聚团聚。"李俊笑道。

    "谢陛下。"曹顺施礼笑道。

    "成儿,你先不要回去,替朕去一次汴梁。找到文殊,告诉他,只要他肯将你妹妹交出来,朕可以对他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否则,就算踏平汴梁,朕也要他死无葬身之地。"李俊交代道。

    "儿臣一定将六妹救出来。"李成上前单膝跪倒接令。

    "段鹏,马宇如今就在汴梁城,你去之后先联系他们。记住,一定要将你妹妹带回来。"李俊再次叮嘱道。

    "儿臣明白。"

    "下去休息吧,今晚朕在大殿设宴为你们庆功。"李俊微笑道。

    汴梁城,凌霄宫。如今的汴梁城已经开始出现逃亡的现象,无论有钱没钱人们都开始逃离汴梁,因为这里可能注定会有一场大仗。

    "陛下,您已经多日不曾早朝了,今日是不是。"张晓曼低声问道。

    "去与不去又有什么分别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好诗,好诗呀。"朱友圭手拿酒壶边喝边向月宫露台而去。

    站在露台之上看着凌霄宫美轮美奂的景色,朱友圭突然有种好笑的感觉,人生在世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名?还是为了利?他贵为大梁天子尊贵无比,但到头来也难免一杯黄土葬身。

    朱友圭的疑惑,千万年来一直困扰着那些空想家们。千年后,人们依旧不知道人生在世到底为何而来?人就像地上的蚂蚁一般,没日没夜的奔走着,直到生命的终点。

    三日后早朝,朱友圭向满朝文武宣布,大梁将向大唐投诚。这个突然的决定是满朝文武一时吵成一片,他们原本有的是大梁的开国功臣,有的是富甲一方的霸主,这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靠着大梁的存在为基础。现在朱友圭突然之间就宣布投诚,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陛下,万万不可呀。先帝创业如此艰难,现在怎可仓促投诚,这让老臣如何有面目去见先帝呢,请陛下三思。"宰相朱孝第一个上前正式向朱友圭劝说。

    "宰相大人所言甚是。请陛下三思。"高离也上前劝说。

    "先帝当年只以河南道一步之地取得九州半壁江山,如今大梁尚有河南道,山南东道两地,雄兵更有百万,只要陛下重整旗鼓我们大梁未必就会输给他大唐。"吏部尚书陈一山迈步上前道。

    "虽有雄兵百万,但克敌大唐之将何在?"朱友圭点出重点。

    "启禀陛下,大将军史凤可担当大任。"戴有规赶紧上前举荐道。

    "陛下,臣认为史将军不可前往。"吴磊立刻上前劝谏。

    "吴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戴有规见吴磊这个时候与自己唱反调,立刻就急了。

    "史将军在军中威望不足,若是贸然前往只怕会引起兵变,请陛下三思。"吴磊解释道。

    "吴大人所言甚是,请陛下三思。"宋高上前回禀道,看着吴磊露出了一丝会意的笑容。

    "都不要再劝说了,朕心意已决。礼部尚书朱乾何在?"朱友圭开口问道。

    "臣朱乾叩见陛下。"朱乾上前施礼道。

    "辛苦皇叔替朕出使金城,将国书玉玺呈给大唐皇帝李俊,只要他肯赦免大梁朝臣,朕便率领满朝文武真心归顺大唐。"朱友圭微笑道。(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