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生之华夏雄师 > 《重生之华夏雄师》第三卷北伐风云录第十七节初战(上)(求鲜花求订阅求打赏!!)

《重生之华夏雄师》第三卷北伐风云录第十七节初战(上)(求鲜花求订阅求打赏!!)

    书接上文张本初的的独立团刚从广州出发没几天,前线就传来了北伐军前锋也已经攻下长沙城的消息。

    张本初接到战报后,一副老神自在的样子,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丝毫没有一丁点惊讶的样子。张本初手下的几位营连长看见团座骑在他那匹心爱的汗血宝马王身上,目视前方不为外物所困的样子,越发的觉得自己的这位团长越发的高深莫测了,觉得自己没跟错人。

    其实他们那里知道,张本初是一个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人,对于北伐刚开始要发生什么事情简直就是了如指掌。

    此时的张本初正在对自己的独立团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感到忧心呢!按照北伐总指挥部的指示张本初的独立团很有可能会遇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仗。张本初正在思考如何才能将这场仗打赢,并且尽量减少己方将士的伤亡。

    不提张本初的独立团在前往通城,单说北伐军的主力部队。

    在李宗仁说服李济深之后,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十师陈铭枢部,即开赴衡阳,第七军钟祖培旅也从广西出发。叶挺独立团到达湖南后,正赶上叶开鑫向安仁发动进攻,叶挺率部强行军赶到黄毛铺,一举击溃敌军,并乘胜收复攸县,随后钟祖培旅也在金兰寺击败叶开鑫。叶开鑫率部退守禄水、涟水以北。双方形成对峙,都在等待后援。

    校长闻报后大喜,任命唐生智为北伐军前敌总指挥,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所有入湘北伐军均受其节制。

    国民政府大举入湘的消息立刻传到吴佩孚那里,吴佩孚此时正在北京指挥南口大战;南口大战吴佩孚打得很不顺手,国民军的抵抗非常坚决,而吴军内部对吴佩孚坚持联奉颇多不满,多数将领出工不出力,吴佩孚手下头号战将靳云鄂干脆称病不出,吴佩孚也不客气,免了他的河南督军、联军副总司令、十四师师长诸职,改为陕西督军;吴佩孚以铁腕压制了部下的意见,随后指挥部队向南口进攻,接过今天叛逃一个团,明天叛逃一个旅;激战两个月,没有丝毫进展。张作霖袖手旁观兼幸灾乐祸,每天派人问:“玉帅何时能进南口。”让吴佩孚又怒又羞。

    国民革命军大举入湘的消息一传来,参谋长张其煌就建议放弃南口。交给张作霖和张宗昌,主力立刻南下。吴佩孚坚决拒绝:“放弃南口就等于放弃北京政权;不打下南口我绝不回军。”

    但吴佩孚也知道仅凭叶开鑫是挡不住国民革命军地,他命令湘鄂边督办李倬章为援湘均总司令,指挥四路大军增援叶开鑫,以宋大霈,孙建业两个师为第一路;王都庆师为第二路;赣军谢文柄为第三路;董国政、马济、刘志陆、陆云为第四路。同时调派飞机和军舰入湘作战。

    北伐军方面,第四军的陈铭枢十师和陈济棠十一师,第七军胡宗铎率两旅一团先后赶到湖南。一时之间南北联军二十余万云集陵、株洲、湘潭一线。

    吴佩孚增援的兵力是挺多,远远超过已经到达湖南的北伐军,可是细细研读就知道这些部队杂乱无章。多数中看不中用,马济是原桂系沈鸿英的残部,谢文柄是原东江陈炯明余部,唯一可能有点战斗力的是王都庆的第七师。这是北洋的老底子,只是暮气沉沉。这样的组合打打顺风仗或许还可行,一旦战事僵持或者不利,必然溃败。

    三十五团早就潜伏在距敌增强仅仅一百米的地区,他们仿照汀泗桥战役,冲击时一枪不发,冒着敌人的炮火,就向前冲,扑进敌人阵地展开白刃战。

    汀泗桥一战让吴军胆气衰竭,三十五团刚扑进阵地,吴军士兵转身就跑,仅仅一个小时桃林铺一线阵地就落入北伐军手中。叶挺率独立团超越三十五团向桃林铺以北发起攻击。

    进攻刚发起不到三个小时,第一线阵地就摇摇欲坠,吴佩孚震惊之余,连忙命令刘玉春率第八师进行反攻,命令赵荣华亲率自己的卫队堵住路口,凡后退官兵,无论官职大小一律枭首示众。

    刘玉春率第八师向叶挺率领的独立团发起反攻,独立团措手不及,许继慎二营被包围在几个小山上,许继慎腹部中弹,躺在吴军地环形工事里指挥战斗。

    第八师是从北方战场下来的。算是建制比较完整的部队,其中的老兵也打过不少恶战,近的有南口大战。远地有二次直奉战争时的九门口大战。可从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部队,第三次进攻好不容易靠近了环形工事,工事里一个军官捂着肚子站起来大吼一声:“把他们打下去”,立刻从环形工事里冒出一群不要命地,端着明晃晃地刺刀就扑下来,一经接战就是不死不休,当一个被砍断腿的伤员举起冒烟的手榴弹滚进他们的人丛中时,他们地精神崩溃了。

    二营被围的消息传到叶挺那里。但叶挺此刻也没办法,独立团的攻击速度过快,三十五团没能及时跟上,第八师切断了独立团与三十五团的联系。“一营长,向前冲,只有冲过去才有机会。”叶挺冲曹渊喊道,曹渊没有回头大吼一声:“攻下贺胜桥,活捉吴佩孚!冲啊!”。率领一连杀进敌群。

    一营地白刃战术与七连如出一辙,小分队整体作战,三五个战士构成一个小集团,这种小集团攻守兼备,只一瞬间他们地刺刀下就倒下十几个敌人。剩下地敌人惊慌后退,为他们闪开一条道路,看着曹渊率领一连呼啸而过。

    环形工事帮了二营的大忙,二营各部依托这些工事与第八师周旋,刘玉春指挥部队。强攻不克。士气顿挫,叶挺率一营杀到。硬生生冲开一条血路,杀上许继慎固守地小山。看到许继慎负伤,“要不要紧?”叶挺粗鲁的问,许继慎脸色苍白的点点头:“死不了。”,“那好留下两个班守住这里。其他的跟我向印斗山进攻。”

    叶挺心里清楚,外围地三十五团肯定也在激战,三营也散在各处,依托环形工事阻击敌人,自己再往印斗山一攻,你刘玉春管不管,不管,我就拿下印斗山;管了,外围各军就能很快击破八师。

    “要去一齐去,我死不了。”许继慎挣扎着要站起来道。

    “胡闹,你伤成这样去什么去,”叶挺也没什么儒将风度了:“况且留你在这里是牵制敌人,掩护我们的后路!你老实的待在这里,不准丢了阵地!”

    说完一挥手,率先向印斗山方向冲去。

    刘玉春的反攻出乎北伐军的预料,赖各部地拼死血战,战线才没被割裂,天明时战线稳固,北伐军各部向第八师发起进攻,刘玉春转攻为守,但内有独立团,外有四七两军,刘玉春站不住脚,带着第八师向后溃退,独立团趁机攻克印斗山。三十五团攻克杨林塘,第七军也攻克王本立。吴佩孚苦心经营的三道防线经过半天血战即失陷两道。

    叶挺马不停蹄,以一连为前锋乘胜向贺胜桥铁桥发动进攻,吴佩孚的火车就停在铁桥后不远,孚威上将军旗在车头飘扬,而在火车一旁树着一根旗杆,上面悬挂着九颗人头。铁路桥头,人头滚滚,赵荣华指挥大刀队在败兵中拼命砍杀,企图阻止他们逃窜。刘玉春跪在吴佩孚的面前,他浑身是血,泪流满面。

    “大帅,不成了,我的人死了一多半,我挡不住了,你把我杀了吧。”

    桥南枪声大作,一声尖啸吴佩孚脸色惨白,他没想到居然败得这样快,这样惨,他梗咽地对刘玉春说:“不是你的错,不是你地错。”

    吴佩孚身形摇晃,艰难抬头,眼光浑浊的看着南面,嘴里喃喃道:“小儿猖獗,小儿猖獗。”

    此时的吴佩孚已经五十多岁了,校长才三十九岁,不到四十,唐生智、李宗仁等人更年轻,也就是这些人率领一帮更年轻的把曾经显赫一时的吴大帅掀翻马下。

    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跃出山峦,呼吸间“活捉吴佩孚!”的喊声就近了百米,桥面上的败兵越聚越多,越来越乱,赵荣华哭着跑来:“大帅,快走吧,他们已经完全乱了,守不住了。”

    乱兵中忽然枪声大作,溃兵怀恨向督战队开枪,更有甚者,开始向吴佩孚这边开枪,吴佩孚的两个卫士挡在吴佩孚身前,刘玉春从地上一跃而起:“大帅,武昌还有靳副司令的数万人马,守住武昌还有希望。”看看吴佩孚还是不为所动,刘玉春急得一跺脚,冲卫士们喊道:“带大帅走,我去挡住他们。”

    说完拔起大刀冲向桥头,赵荣华上前指挥卫士架起吴佩孚就跑,吴佩孚大叫:“放开我,放开我,我宁可战死,决不逃跑!放开我。”火车早已经发动,吴佩孚一被架进车厢,立刻启动,撞开铁路上的溃兵,向武汉飞驰而去。

    独立团没管沿途跪在地上的降兵,冲过铁桥,沿着铁路线就追,刘玉春试图组织抵抗,却根本没人愿意打。

    汀泗桥、贺胜桥两场恶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北伐军勇破吴佩孚,声震全国。贺胜桥一战而下,出乎校长和唐生智的意料,兴奋之余,校长下令第四军继续向武昌追击,第七军一部配合四军行动,另一部攻占鄂城,第一军第二师开赴贺胜桥,第一军第一师两个团开赴咸宁,一团留守岳阳。这次进攻武昌校长是卯足了劲的,不但投入了第四军,第七军,还把刘峙所部推上战场,原以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两场恶战之后,吴佩孚精锐已经消耗殆尽,无再战之力,满心希望刘峙能第一个攻上武昌城头,为他拿下武昌,为他争光;可没想到刘峙却谎报军情,导致第四军伤亡惨重,各将领怨声载道,校长心中埋怨却又不得不替刘峙遮掩,二师晦暗的战绩中唯有胡宗南团打得有模有样,差点登上城头,算是给了校长一点安慰。

    强攻不成就只有改为围困,唐生智率领的第八军在内应刘佐龙地配合下,轻取汉阳,吴佩孚北逃河南。吴佩孚这一走,汉口守军军心瓦解,唐生智趁机取下汉口,校长接到战报后只能不断地在心里骂道:“娘希匹的!唐生智这老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唐生智随后向汉口以北发起进攻,一直打到武胜关、平清关,关上了湖北的北大门,整个江汉平原只剩下还在武昌城内坚守的刘玉春。

    吴佩孚的迅速失败,让北京地张作霖和南京地孙传芳坐卧不安,特别是孙传芳,现在他有些后悔没有听蒋百里的策划。

    北伐军还在湖南之时,蒋百里就给孙传芳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趁北伐军在湖北与吴佩孚鏖战时,孙军全力西进,夺取长沙,切断北伐军后路。

    中策是当北伐军围攻武汉时,孙传芳溯江而上,先使北伐军与吴佩孚相持于武汉南方,相互消耗军力,然后再待机而动。下策是集结主力于江西布防,以逸待劳,等待北伐军来进攻。

    孙传芳选择了下策,最好地情况是吴佩孚丢掉武汉后他再出兵,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复武汉,而不是援助武汉,如此武汉就是他的地盘而不是吴佩孚的地盘。可他没想到,吴佩孚败得如此之快,国民政府七月誓师,九月初即攻克汉阳汉口,武昌孤城一座能守几天。

    孙传芳选择下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直鲁联军的张宗昌,孙传芳担心自己大举西进,张宗昌就会沿津浦路南下,端掉他的老窝。

    校长一直防备着孙传芳,第二军和第三军一直留在湖南陵,第一军的第一师也放在岳阳监视江西动静。占领岳州后,先后派何成浚、张群出使南京,劝说孙传芳中立。这些措施也都起了些作用,但更主要的是双都有顾忌,都不敢动。

    待吴佩孚汨罗江战败后,孙传芳就隐约感到不妙,开始向江西增兵,开始还是小规模的;待汀泗桥、贺胜桥两战过后,孙传芳开始向江西大举增兵。

    待汉阳汉口陷落之后,北京的张作霖坐不住了,请出孙传芳的老上级王占元作说客,愿与孙传芳讲和,孙传芳当然乐意。

    解除后顾之忧的孙传芳态度立刻强硬起来,连电校长要北伐军退回广东,“湘政还诸湘人”。校长接到电报后心说你要早几天来我可能还会担心,现在才来正好,你不来我也要打你;随后就下令第二军、第三军进攻萍乡,又命令第一军集结在粤赣边界的三个师联合驻守在瑞金已暗中投向国民政府的赖世璜进攻赣州。

    围困武昌的任务交给了第四军、第七军和第八军,校长本想把第二师也留在武昌,但唐生智不答应。

    “你的一军军纪太差,战斗力太弱,你把他们用在别的方向吧,我这里不要。”唐生智没给校长留丝毫情面。

    校长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早已大怒,他明白唐生智的用意。唐生智是怕校长与他争武汉,就干脆把第一军全部赶出湖北,反正三个军围武昌已经足够了。

    出门之后校长就对刘峙说:“两湖就不要了,我们去江西。

    张本初所率领的独立团赶到通城的时候,与大部队汇合后才算知道了整个战局的演变。

    孙传芳将部队编成五个方面军,第一方面军由原江西军队组成,司令邓如琢,分布在樟树、新淦、南昌;第二方面军司令郑俊彦部,在萍乡一线南浔线南段集中,准备开赴湘赣边界;第三方面军司令卢香亭,目前正在南浔线中段集结;第五方面军司令陈调元部驻守武穴、富池口,这个方面军主要是防御性的;第四方面军由福建周荫人担任司令,作战方向在福建。

    在通城集结的还有程潜率领的第六军,此次江西作战除了朱培德从赣中、李济深在赣南外,程潜还将率领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出击赣西北。

    张本初的独立团急行军到了通城不久,刚刚了解了一下近来的战况,总司令部就传来命令:“电令张本初的所部,在五日内急袭修水……”

    此次战役关系到整个赣西北的战局,命令张本初的独立团必须在三日内赶到修水,当然了张本初所部负责的主要就是佯攻,而不是真的硬碰硬。张本初的独立团大张旗鼓地向修水前进主要就是为了吸引敌军主将的注意力,诱使谢鸿勋前来交战或固守城池,而东征部队的主力就可以潜行铜鼓,一举歼灭杨震东。

    张本初接到电报后,来不及休整,急忙在临时搭建的团指挥部里召开了独立团的第一次作战会议。简单的向各营连长通报了一下近来的战况。并且将总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向众人传阅了一下。

    随后张本初就目前的形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部署。由部队一分为三,张本初带着警卫连和机炮营沿平修大道从马市、杭口向修水正面攻击,一营长李士杰带领一营转向三都,从侧背袭击,党代表马新野带领赵旭阳的工兵营和李继昌的炮兵营绕道程坊、竹坪从西南攻击修水。

    最后张本初一再强调,攻击时间按照张本初发给他们的雷达手表上的时间为准,接到张本初的电报后在同一时间向修水发起进攻,让其首尾不能相顾,自乱阵脚。这样我们才能有机可乘。

    最后张本初一再强调此次攻打修水不是佯攻,是真打,大家伙都要玩命上,如果哪个敢给张本初丢了脸,给校长丢了脸,不要怪他张某人翻脸无情。

    并且攻打修水的时候要按照我们独立团一向的优良传统,弹药不要钱的向敌军阵地发射,那个胆敢因为担心武器弹药的损失而使得士兵有了伤亡,即使打胜了,他张某人也要跟他秋后算账的。

    因为张本初平时在团里说话一向说一不二,威望极高,所以虽然有的营连长认为这项作战计划有些太冒险,但是却无人提出异议,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团长这一次还会像以往那样化险为夷,取得胜利的。

    独立团的众将会后立刻按照张本初的作战部署开始了分兵行进,向修水方向进兵。

    修水位于幕阜山与九岭山之间,县内群山环绕,丘陵广布,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

    谢鸿勋的四师以江苏子弟为主,江苏土地平坦,即便有些丘陵也不大,少见这样地高山峻岭,对修水的山极其不适应。

    虽然谢鸿勋进驻修水后,就依照惯例向各交通要道派人收税,然后就是坐等北伐军上门。谢鸿勋并没把北伐军放在眼里,按照他的想法,应该主动进攻,打进湖北,夺下武汉,而不是待在这里等着挨打。

    北伐军进军江西的消息传来,他立刻摩拳擦掌,以为孙传芳就要下令进军湖北了,可萍乡那边打得热火朝天,邓如琢连战连败,就是不见孙传芳的命令,这让他又急又不敢怨。只好每天在冠香园里抽大烟。

    “看来大帅是吧咱们忘了,整天待在这鸟不拉屎地地方有什么意思。”谢鸿勋躺在烟榻上对副师长甘士俊说。

    甘士俊与谢鸿勋的性格完全两样,他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半生的锤炼让他已经无法冲动了。

    “馨帅也许另有想法,再等等吧。”谢鸿勋喷出一口浓烟:“这鬼地方,出门就是山,一天也收不了几个钱,再等下去,老子就要当裤子了。”

    “瞧着局势,我估计等不多久了,”甘士俊咪着眼睛说:“师座,你想想,萍乡既然已经打起来了,我们这边还能平静多久,要么他们来,要么我们去,馨帅就要和他们摊牌了。”“我看也是,不过这帮广东蛮子也够厉害的,威风凛凛的玉帅居然就这样给他们打扒下了。”甘士俊地话让谢鸿勋高兴:“你说拿下武汉,馨帅能不能让我当武汉地警备司令?”

    甘士俊瞟了谢鸿勋一眼,想当武汉警备司令的人多了去了,卢香亭恐怕盯着湖北督军地位置,陈调元、郑俊彦也想要个督军,不过有卢香亭在那,估计没他们什么事,可他们要当不上督军,那就会退而求其次,武汉警备司令也能安慰安慰,不过甘士俊现在不想扫他的兴:“那要看咱们的仗打得怎么样了。”

    仿佛要证明甘士俊判断正确似的,参谋长从门外急匆匆跑进来:“师座,来了,来了,师座。”

    “来,来,来什么了。”谢鸿勋拿眼一瞪满脸不耐烦。

    “北伐军来了!”谢鸿勋象打了鸡血似的一下就坐了起来。

    精彩正在继续,不要走开,明天精彩剧情还将奉上,不要错过偶!(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