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这个大宋不一样 > 《这个大宋不一样》131.第130章 墨家的治国之道
    第130章墨家的治国之道

    墨学开始招生了。

    王珣和王澜山,加上几个大儒在一起商议。

    “要坏了他的事!”一个大儒痛心疾首的道:“若是让先贤看到这等邪门歪道在天子脚下堂而皇之的出现,且还敢收徒,我辈该死了!”

    王珣冷冷的看着他,“我们的人已经混进去了。”

    大儒神奇的在瞬间把痛心疾首换成了诧异的模样,“闹事?”

    “那是下三滥的手法。”王珣不满的道:“那位巨子说过多次,我儒家最喜搞些下三滥的手段,丢人。”

    就是这些蠢货的手笔……王珣心中不屑之极,但却知晓自己需要他们的配合,“我们的人会混进去报名。”

    “可能考中?”大儒问道。

    王珣淡淡的道:“都是好学生。”

    大儒松了一口气,“如此,老夫便放心了。”

    ……

    大门一开,涌进来数百报考的学生,这让赶来帮忙的十八罗汉有些失望。

    今日试验他们没露面,这是李献的要求。

    彼时万众瞩目,十八罗汉的名声太臭,若是他们出现在李献的身后,难免会被人诟病墨学都是纨绔子弟。

    “人少了些。”潘成规有些不满,“那些人还观望什么?莫非还做着下次科举跃龙门的美梦?”

    曹倚冷笑道:“能做官,谁愿做学问?”

    赵思聪叹气,“你们两个蠢货,落榜士子也就那么些人,数百人来报名,大多都是汴京的士子,这还不够多?”

    “最好来个数千人。”潘成规憧憬道。

    “若是如此,便是在动摇汴京士林的根基。我敢打赌,第二日便会有人纵火烧了墨学。”文彦博就像是个讨厌的先生,在这群人渣说的兴高采烈的时候,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谁敢纵火,耶耶便放火烧了他家宅子。”曹倚是说得出做得出的狠人。

    “是吗,那我这里有个他们最大头目的消息,你可敢去一把火烧了?”文彦博笑眯眯的道,看着很无害。

    “说。”曹倚双手抱臂,他不喜欢文彦博,总觉得这个年轻人像是一条毒蛇,看似温文尔雅,可却令人脊背发寒。

    “吕夷简!”

    文彦博微笑道,见曹倚愕然,这才大笑,“笑话罢了。对了,先生让你等去。”

    十余人去了值房,李献和皇城司的沈从在说话,见他们来了,说道:“皇城司说那边混了些人进来,大概是想安插眼线。”

    “把他们揪出来!”潘成规咬牙切齿的道。

    刘从广阴恻恻的道:“何必呢?让他们进来,迟早会露出马脚。到时咱们暗中下手……譬如说更衣时从后面一脚把他踹到粪坑里去……最好是夏季,弄上来估摸着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无需如此麻烦。”曹倚说道:“晚上在他的床上放条蛇。蛇这个东西很神奇,去年我家祠堂就出现一条,爹爹说这可能是祖宗回家来看望咱们,于是我就忍了。”

    “伱忍什么?”

    “蛇羹很美味。”

    “加一只鸡更美,龙凤汤。”

    “那加一只猫呢?”

    “龙虎斗。”

    李献对沈从笑道:“学生们顽劣,倒是让你看笑话了。”

    这些纨绔一边扯淡,一边斜睨着沈从,桀骜不驯的模样令人头痛。

    沈从有些忌惮这些纨绔,“话下官带来了,后续我皇城司不好插手。还请巨子多留心。”

    “好说。宽夫,代为师送客。”李献颔首。

    等沈从走后,文彦博说道:“先生,弟子有个法子。”

    “哦!”李献点头。

    “这些人进了墨学后,必然会互相商议,可令人暗中盯着学生们,若是发现谁喜欢隔三差五和人聚会,或是交头接耳,再进一步查探……”

    “法子不错。”李献点头肯定了文彦博的机敏,“不过无需如此麻烦。”

    “那先生的意思……”文彦博说道:“事不宜迟啊!”

    “考题在此,你可拿去公布。”李献此刻才拿出了招生的考题,文彦博拿起来仔细观看,其他学生挤在他的身后围观。

    考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儒学,一部分是些古怪的题目。

    “那些古怪的题目用于测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想象力。”李献想到自己当年被这些题目折磨的痛苦,不禁露出了恶魔般的微笑。

    “那儒学……”

    “考试结束后,儒学得分最高的前二十人,尽数不录!”李献眼中多了些冷意。

    “是了,那些人能被派来掺沙子,儒学必然不错。可有人会被误伤。”曹倚说道。

    文彦博看向先生的眼中多了敬意,“做大事,哪有事事周全的道理?那是妇人之仁。”

    李献呵呵一笑,“儒学学得好,对儒学的态度几乎根深蒂固,这等学生再来学墨学,会生出许多不合时宜。既然如此,只能尽数不录。”

    随即试题发布。

    整个墨学除去李献的这间值房之外,包括院子都被考生挤满了。

    案几是租的,连监考人都是李献钱雇请的泼皮,他许诺抓到一个作弊的五百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泼皮们对那等小手段最是敏感,没多久就抓到了两个作弊的。

    “驱逐出去,下次墨学招录学生,不许他们参加。”一千钱立时给了,李献吩咐人驱逐那两个考生。

    考试结束,试卷被收回来,文彦博出去说道:“后日你等来看榜。”

    学生们回去了,那十多个沙子回去禀告,对考试结果自信满满。

    “很好。”王珣满意的道:“有了他们掺进去,后续就容易抓住李献的把柄。”

    王澜山笑道:“墨学中有许多不合时宜的东西,再有,也能窥探到墨学的一举一动,便于应对。苍玉,你这手段越发出色了。”

    “若是能一巴掌拍死那位巨子,老夫何曾愿意去弄这些手段?”王珣叹道:“吕相那边的意思,李献与官家的交往是蓄谋。”

    “他是说……当初李献是想通过帝王来扩张墨家?”王澜山冷笑,“当年董圣能如此,那是因为我儒学的博大精深。墨家机械之术是能独步天下,可治理天下却不能靠术,而是道。可墨家的道,却不适合治国。”

    “别忘了,那位巨子能轻松篡改墨家的道。”王珣苦笑,:“他就如同是无人约束的宗师,想如何修改就如何修改。”

    ……

    “治国之道其实不复杂。”李献把阅卷打分的苦差事交给了文彦博和狄青,自己喝着茶水,悠哉悠哉的和来访的赵祯说话。

    “说说。”赵祯态度很认真,李献纳闷,“以往我说过许多,你心不在焉,今日怎地认真了?”

    “说不如做。”赵祯很实诚,“见到大气压强的试验,我知晓,墨学中有大道。”

    李献不屑的冲着他撇撇嘴,“治国之道就两个方面,一是精神,要引导天下人行正道,积极向上的正道。另一方面是物质,也就是衣食住行。”

    赵祯沉吟良久,“就是让百姓吃饱穿暖,遵循正道而行,如此……”

    “天下大治。”后世人把这些浓缩成了精华,李献随口说出来,却给了赵祯极大的震撼。

    “可要如何施行呢?”赵祯问道。

    李献叹气,“你是帝王,你掌握的是大方向,也就是我说过的战略。至于该如何实施,那是宰辅和臣子们的事。你要做的便是监督。

    若是做的不好,该贬谪贬谪,该修正修正。记住,世间没有完全正确的术,故而要根据大宋的实情来施政,而不是生搬硬套。”

    赵祯点头,回到宫中后,太后令他一起看奏疏,处置政事。

    “官家看看。”太后递过来一份奏疏,“这个官员在地方两年,兴教化出色,老身准备提拔他。”

    赵祯看了一眼,说道:“大娘娘,此人在地方为官……我看大多是在兴教化,兴教化是不错,可我以为有些偏颇了。”

    “哦!”太后讶然,“说来老身听听。”

    赵祯被这么鼓舞一下,精神抖擞的道:“兴教化有助于地方安宁,可地方安宁了,百姓却依旧饱一顿,饥一顿。我以为,这是跛脚行路。

    若是出色的官员,必然会一边兴教化,一边想法子帮助地方百姓增加收益,让他们吃饱穿暖。这才是真正的能吏!”

    太后不置可否的问道:“那你以为这个官员如何?”

    “平庸。不过兴教化得力,可进礼部,或是去边塞教化那些异族。”赵祯说道。

    太后默然片刻,继续处置政事。完毕后,赵祯告退,如今他成亲了,吃饭也多是和皇后一起。

    看着他出去,太后找出了那份奏疏,又仔细看了看,把自己的朱批涂抹了,改为:知道了。

    知道了,便是不置可否之意。

    那个官员还得在地方苦熬。

    太后想了想,“来人。”

    “太后。”罗崇勋上前。

    “把老身刚得的那玉雕给官家送去。”

    罗崇勋诧异,心想这个玉雕太后可是喜欢的不行,平时就放在寝宫,临睡前也会把玩许久。

    玉雕送到了帝后那里,皇后讶然,“昨日去拜见太后时,见到了此物,太后喜欢的不行,怎地送你了?”

    赵祯摇头,“我也颇为喜欢,只是想着大娘娘的东西怎能索要,便没开口。”

    下午,有内侍来报信,“太后方才召见了宰辅们,议事结束后,太后夸赞了官家。”

    赵祯心中一喜,端坐着,斜睨了自己的妻子一眼。

    “夸赞了我什么?”

    皇后也目光炯炯的看着内侍。

    “官家长进不小。”

    ……

    月初,求票啊!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