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第2章 倒计时和苏醒的记忆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第2章 倒计时和苏醒的记忆

    第2章倒计时和苏醒的记忆

    直到曹英的身影消失在曹玮的眼帘中,他才感慨的叹了口气,收回目光。

    曹玮之所以知道地心引力的存在,是因为他本就不是大明生人,而是现代人穿越而来。

    十二年前,一次意外他穿越到了这大明洪武年间,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

    那时他也是个少年,也曾雄心壮志,想要做些事情造福社会,但现实却给了他太多的无奈。

    士农工商这套在华夏牢固了几千年的体系,掐灭了曹玮的所有念头。

    可以说,除了“士”,下面的农、工、商几乎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一点话语权!

    以儒家思想治国便是这样,你不读书,不考取功名,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或者说是压根没人会听你说什么。

    处处碰壁之后,曹玮不得不老实下来,安安稳稳的种地。

    而就在十年前的一天清晨,曹玮打开家门却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昏倒在门口,看着约莫八岁左右。

    曹玮不是冷漠无情之人,便将小男孩抱回家中照顾。

    然而待小男孩醒来之后,却发现他失忆了。

    曹玮也狠不下心将他赶出去,家中几亩田地还是能多养得起一张嘴的。

    就这样两人开始以父子相称,相依为命过起了日子。

    儿子曹英的名字便是期间曹玮给他取的,“英”这个字倒是曹英自己想的,或许他本来的名字就有个英字吧。

    随着曹英一天天长大,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少年,曹玮发现了他的聪慧。

    曹玮不想浪费曹英那股聪明劲,便在三年前让他去参加科举。

    曹英也不负所托,已经顺利的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

    八月份乡试即将开始,曹英这次也要去参加,为期三天。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曹英早晚能入翰林院去朝廷上做个官。

    原本曹玮想着到时候自己下半辈子就能靠着曹英躺平了。

    可一个回归倒计时却突兀的出现了。

    曹玮再次看向眼前那红色跳动的计时器……

    【回归倒计时:363天11时24分38秒】

    倒计时是昨天开始出现的,曹玮猜测上面所说的回归大概是回到现代去。

    能回去自然是好的,但就这样走了曹玮却又感到不甘心。

    穿越一次什么都不做,什么都没留下,那不是白来了吗?

    深思熟虑过后,曹玮决定教授曹英一些后世的知识。

    曹英和他不同,以后多半是能掌大印的,多少都会有一点话语权,日后想要做些事情也会简单许多。

    如果日后曹英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也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后,愿意去做出一些改变总归是好的,那曹玮也算是没白来。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曹英很安全。

    曹玮所说的一些知识,若是说给别人听,弄不好要被当成妖言惑众,直接被满城的锦衣卫当场砍了脑袋。

    而以曹玮对曹英的了解,他就算听不懂自己所讲的,但也不可能会举报自己。

    今天算是曹玮对曹英第一次的授课,现在看来结果是好的,曹英很聪明,自己说的他能理解,这让曹玮很高兴。

    他的那些来自后世的知识,可以留在这个时代,更有很大可能会改变大明,改变这个世界……

    还有一年的时间,他大概能将自己的知识足够多的教授给曹英了。

    “十年啊,还真是舍不得。”曹玮自言自语了一句。

    待到太阳稍斜,曹玮扛起了锄头,起身去往田里转一圈。

    另一边,

    曹英已经到了繁华热闹的应天城中一处书院。

    这书院是应天城中最大的一处,此次乡试便是在这里进行。

    迈步进入书院,正好碰到几个熟识。

    “曹英。”有人看见了他。

    曹英笑着走了过去,几个少年人顿时围在一起讨论起来。

    “也不知这次乡试的试题会有多难。”

    但凡是学子,在临考之时都会有这种紧张担忧的情绪。

    “这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但求有个善果。”

    有人看向曹英,眼神中刘流露出一丝羡慕。

    “我们这些人里,曹英一直以来都是成绩最顶尖的,这次乡试应该也能名列榜首,唉,后悔曾经一时贪玩啊!”

    曹英嘿嘿一笑:“早让你们用功,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不过乡试的难度应该不会太高,会试和殿试才是主要,伱们日后记得用功便行了。”

    几个少年一边说一边往考场内走,今天他们要找到自己的考位,明天考试开始才不会手忙脚乱。

    这时有人开口道:“也不知这次主考官是谁。”

    “好像叫齐……齐泰。”

    曹英顿时有些失神。

    齐泰这个名字,明明是第一次听到,为什么他会隐约感觉到有些熟悉?

    此时的齐泰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礼部主事,还不及后来那般名声大,知道的人寥寥可数。

    摇了摇头,收回心神,曹英跟上几个同伴……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乡试结束了。

    书院大门再次被缓缓打开。

    无数学子纷纷走出,脸上表情各异,有失落,有庆幸,有的战战兢兢,有的信心满满。

    这些学子的未来前程都跟现在考官手里那几张试卷息息相关。

    有一名看模样十七八岁的少年失神的踏出了书院门槛。

    “曹英。”

    “曹英。”

    身边有几个同伴叫他,他却根本未曾听到。

    曹英的失魂落魄和刚刚结束的乡试没有关系。

    而是因为他在收卷的时候,看到了从屋内出门转身离开的主考官齐泰,一瞬间如遭雷击!

    虽然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但却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唤醒了沉睡已久的记忆。

    曹英,他有另一个名字。

    朱雄英!

    齐泰……

    他记得这个人。

    当年朱元璋曾经召见过齐泰,那时还是朱雄英的他跟在朱标身旁,见过齐泰两次。

    十年过去,齐泰虽然苍老了一些,但面庞的大致轮廓未变。

    除他之外,其他关于朝中臣子的记忆就不多了,当时身为太子嫡长子的他,每天活动场所只有东宫和乾清宫。

    即便偶尔外出皇宫,也被护卫的里三层外三层……

    不断的有记忆画面从脑海中闪过,一张张陌生的脸越来越熟悉。

    “皇爷爷,皇奶奶,父亲,母亲……”

    “雄英真乖,来,亲亲皇爷爷,咱给你桂糕吃。”

    这是皇爷爷抱着年幼时的他说的话。

    “你满脸的胡茬子,去去去!”皇奶奶把他抢着抱了过去,眉开眼笑。

    “雄英,你有弟弟了,以后你就做哥哥啦。”母亲怀上弟弟的时候,父亲很是高兴。

    “雄英,以后有了弟弟,你可不许欺负他。”这是母亲对他的教诲。

    “也有可能是妹妹啊,母亲放心,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我都一定会保护他的。”

    这是他当时天真的话语。

    接着,

    随之而来的记忆却让曹英红了眼眶,鼻子发酸。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他的母亲常氏在生下弟弟朱允熥之后离世,父亲伤心欲绝,三日粒米未进。

    洪武十五年五月,他死了,因为染上了病患,药石难医。

    虽然没有看到,但想来父亲和皇爷爷皇奶奶他们一定也是极为伤心。

    后来……

    洪武十二年八月,仅仅距离他下葬三个月后。

    皇奶奶在皇宫之内,在皇爷爷的怀抱之中永远闭上了双眼。

    还有……

    今年五月十七。

    大明的太子,他的父亲朱标,于陕西视察回来后,也因风寒薨毙。

    三个月前,太子在东宫薨毙的消息传出,那时曹英只觉得惋惜。

    可在恢复了记忆之后,他再次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苦痛,如万蚁噬心,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了。

    胸中如同塞了一团絮,曹英张大了嘴,却依旧感觉喘不上气。

    曹英的脚步开始踉跄,仿佛身上的力气被抽去了一般。

    他只是一名十八岁的少年,心中的痛苦让他意识开始有些模糊,脑中混乱不堪,胃中有一股呕吐的感觉。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