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 《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第15章
    对上潘垚瞧来的目光,于大仙只觉得身心舒爽,就像是三伏天里喝了一碗镇冰一样,舒坦!

    潘垚凑近于大仙,真心实意的夸赞。

    “师父,你就是大仙儿,名不虚传的!铁口直断,麻衣神相,说的都是你。”

    刚刚那批语怎么说来着?

    外克内,其祸最速,官讼口舌,火灾贼盗,多应四五之数。

    这才说完批语,就有人来喊张家大儿子出事了,还是被公安给带走了。

    这都不是神算子,那什么是神算子?

    潘三金也佩服,“可以啊老仙儿,深藏不露了。”

    一时间,于大仙在几人心目中的形象,陡然拔高。

    “哪里哪里,过奖了过奖了。”

    于大仙被这等眼神捧得找不清东南西北,飘飘欲成仙。

    ……

    “建飞啊,我的建飞,我可怜的大儿啊!”

    这时,堂屋里响起妇人爆哭的声音,哭声打断了几人的思绪,于大仙一个激灵,大梦初醒,终于神回张家这一处的堂屋了。

    潘垚顺着声音看去。

    乍闻家中儿子出事,老帽儿抖手丢了汤碗,白瓷大海碗砸在地上,摔了个八瓣,绿豆汤汁掉在堂屋夯实的土地上,软烂狼藉。

    另一边,翠婶小腿一软,不管不顾的往地上一坐,脸上涕泪都下来了,拍着腿,嘴里囫囵的喊着话。

    “……我的儿,我的儿不会做犯法的事,这里头肯定有误会……我的儿,我的建飞啊。”

    “振作点,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还不清楚,你哭丧干嘛。”老帽儿强作镇定,呵斥了一声。

    接着,他抖着腿往堂屋外头走。

    潘垚几人也跟了出去。

    “小白,怎么是你?”瞧见来人,老帽儿面上放松了一些。

    不过,到底事关自家大儿子建飞,他还是不放心道。

    “建飞怎么了?什么叫做被公安带走了?你个憨子可别乱说话。”

    “我没有乱说,我亲眼瞧见的,公安的车子滴嘟滴嘟,下车就问了哪个是建飞,问完就朝建飞走去,瞧过去可威风了。”

    “建飞还想跑呢,不过,这人两脚的,怎么跑的过四个大轮子的,呼啦一下,建飞就被带走了。”

    被叫做小白的人有些委屈,说着话的时候,还搓了搓手。

    潘垚有些意外。

    先前听那声音喊着老帽儿,她还以为来报信的人是个年纪颇大的人,起码得是老帽儿差不多年纪的,不然,谁敢大咧咧的喊一声老帽儿啊。

    人后说小话就不提了,人前起码喊一声帽儿叔,表示客气礼貌。

    没想到,来人的年纪并不大。

    只见他约莫十八九岁模样,皮肤晒得很黑,个子中等,就是脑袋特别的圆,囫囵的剃着板寸。

    板寸剃的不好,这里长,那里短的,瞧过去就像狗啃。

    而且,他穿一身打了补丁的灰衣,脚下踩一大一小的布鞋,配着那头发,寒酸的像个癞皮狗。

    潘垚又瞧了眼这小白。

    这人说话时,那委屈的模样和他的年纪有些不搭,瞧过去,就像是智商方面有些问题。

    “这是白鹭湾的白憨儿,是他们村的守村人。”

    潘三金认识来人,和潘垚解释了一句。

    潘垚不解:“守村人?”

    “嗯,咱们村以前也有,年纪大了,脑袋就更糊涂了,前几年一个冬夜里,天气太冷,他屋里烧多了炭,也不懂得窗户开大些,第二天人就没了,都是可怜人。”

    潘三金感叹了下。

    潘垚恍然。

    原来,守村人就是村子里的傻子,也不一定傻得很厉害,多数能打理自己的吃喝穿衣。

    就是打眼一看,别人就知道这人傻了点。

    这样的人,家里有管还好,没管的话,一般都是在村子的村头搭一处小屋,村子里,东家施舍点粮食,西家施舍几件衣服,红白喜事喊上他们,他们也能搭把力气。

    因为没什么事要忙,镇日四处晃,村里有什么事儿,那都是门清!

    那边,老帽儿问不出什么了,急得不行。

    “嗐,我和你瞎耽搁什么,走走走,我自己出门问去。”

    “我也一道。”翠婶摘了腰间的围裙,神情焦急,想要跟着一起去。

    “你跟着干嘛,还嫌事儿不够乱吗?”老帽儿叱责了一声。

    他回头瞥了眼于大仙,快快的收回目光,紧着,就附在翠婶的耳朵旁边,轻声嘱咐。

    “你就在家里好好的待着,招待好大仙,建飞那边,我去瞧瞧,咱们家里的事儿还没处理妥呢。”

    “对对对。”翠婶忙不迭的点头。

    这芭蕉村的于大仙真是准,她得请大仙帮忙,好好的化解化解这五只鬼。

    “于大仙。”老帽儿回头喊于大仙,眼里有恳切。

    于大仙也大气,一摆手,“你去吧,我在这儿等着信,事情等你回来再说。”

    “哎,谢谢,谢谢了。”老帽儿感激。

    接着,潘垚几人就见老帽儿戴了草帽水壶,从屋里扛出自行车,脚一蹬,自行车的车轮子在黄泥地上滚动。

    不一会儿,几人就不见老帽儿的身影了。

    “我真的没瞎说,建飞就是被公安带走了。”白憨儿还在一旁嘀咕。

    翠婶听见公安就心跳得紧,瞅着报信的白憨儿都不顺眼了。

    潘垚将手中的大海碗推过去,“吃不?绿豆汤,加了糖的,很甜。”

    白憨儿眯眼儿一笑,憨憨傻傻,“谢谢阿妹。”

    说完,他捧着大海碗就喝。

    潘垚坐在凳子上,双脚浮空,微微仰着头看,潘三金微微叹了一声,抬手摸了摸潘垚的脑袋,潘垚回神,冲潘三金笑了笑。

    白憨儿吃完绿豆粥,巴巴的瞅着翠婶,也不说话。

    翠婶耷拉着脸,不是太想理会。

    潘垚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过了两分钟,李耀祖看不过去了。

    他抬脚就进了张家的灶屋,再出来时,手中拿着半包的火柴,里头好几盒。

    在翠婶肉痛的眼神里,一股脑的将火柴塞到白憨儿手中。

    “拿去拿去。”

    白憨儿欢喜,“哎。”

    他接过火柴,这下也不留恋张家了,踩着不合脚的布鞋,欢欢喜喜的往院子外头走去。

    李耀祖回头,对上潘垚好奇的目光,解释道。

    “小白经常给大家做事传话,别的也不讨,就爱讨一盒火柴,他性子拗,没讨到还不走了,这事儿,我们村子里的人都知道。”

    潘垚:“这倒是奇怪的性子。”

    李耀祖随口一应:“是啊。”

    那边,翠婶也着急的请教于大仙,这五鬼宅该如何化解,于大仙想了想,让翠婶准备个瓶子,最好是玉质的。

    “你那瓶子准备妥后,我给你画道八卦符文,再画一幅五福捧寿,到时,这五福玉瓶搁在吉位,疏风理气,等再过几天,这五鬼宅的风水便能破去。”

    翠婶念叨,“玉瓶,玉瓶,我去哪儿找玉瓶啊。”

    这东西,听起来就贵。

    于大仙:“也不拘是多好的玉,实在不成,你用那陶土捏的,白瓷样的,都成!是宝瓶样式就行。”

    “行了行了,这宝瓶你一时间寻摸不到,这也正常,这样吧,你准备些红纸,我给你先把五福捧寿画上。”

    翠婶:“哎,麻烦大仙了。”

    画八卦和五福捧寿,自然要静,翠婶将堂屋的八仙桌往外拖了拖,又将桌上的瓜果碟子等杂物清了,腾出地儿给于大仙画符作画。

    潘垚给于大仙调墨,一边用竹签刮些朱砂到小碟中,一边低声问于大仙。

    “师父,这五福宝瓶真能化解五鬼宅,救张家的大儿子张建飞吗?”

    于大仙:“想什么呢,老仙儿我老头子一个,拿什么救这张家大儿子。”

    潘垚:??

    于大仙手执狼毫笔,笔舔了舔墨水,随即在红纸上泼墨而画,笔走龙蛇,酣畅细腻,一只只蝙蝠在红纸上描绘而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一点都没有坠了于大仙一手好字画的名头。

    于大仙语重心长,“土土,你要相信咱们的公安,张家大儿子要是没犯事,公安自然不会冤枉好人,他要是犯了事,这五鬼宅就算是破了,那牢狱之灾也是免不了的。”

    潘垚听的仔细。

    于大仙手在半空中停了停,说了句颇有意味的话。

    “咱们见这五鬼宅的风水,知道它对张家有破家的征兆,那到底是风水让张家有破家的征兆呢,还是张家本来就要破家,风水正好应和、显露了这破家之势?”

    潘垚愣了愣,也陷入了沉思。

    是啊,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于大仙又画了只蝙蝠。

    “不过,这五鬼宅的煞还是要化,免得煞气害了其他人,对了,这八卦由你来画,你画的比师父的灵。”

    说这一句的时候,于大仙瞅了瞅翠婶和李耀祖,见他们没注意这边,这才凑近潘垚耳边,悄咪咪的道。

    显然,他还是很有大仙包袱的。

    潘垚抬头看师父:……

    于大仙:“给师父点面子,来来,拿着这管笔,这笔管小一点,你的手好抓。”

    “成吧。”

    潘垚在于大仙的指导下,开始学着画八卦,见红纸上的五福捧寿笔触细腻,她拿了另一张红纸,照着画上的蝙蝠画着。

    旁边,老仙儿还在细细的叙说。

    “《书经》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1

    老者的声音在堂屋响起,有些苍老,平平静静的语调,给人踏实之感。

    外头的蝉儿一阵阵鸣叫,潘垚执笔,一股静谧又欢喜的情绪在心底漫开。

    ……

    主家出了变故,翠婶晕头转向的想着,究竟拿什么东西来做化解五鬼宅风水的宝瓶,一时也顾不上堂屋里的客人。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