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第4章 咸丰朝懿妃得宠 洪秀全金田起义
    【史要】道光皇帝崩,咸丰皇帝继位,慈禧得宠;洪秀全创拜上帝会,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却说,自从清皇朝允许西方各国在华五口通商后,随着中西贸易往来日盛,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

    其时,有一广东花县人、排行老三的“洪仁坤”;七岁入私塾,十四岁考为童生。然而,此后历时十七年的连续四次求取功名,却连秀才也未能考取;于是,心中郁闷,愤世嫉俗,常怀怨怼。

    洪仁坤名落孙山后,只得在名曰八坜吧的村塾中坐馆,教村童识字聊以糊口。偶尔的也替商贾富户护送烟土、洋货之类,取些酬劳以补家用;所以,常往来于两广之间,故而也熟悉了一些乡土人情、山川地理。

    一日,洪仁坤替人送货到广州。

    洪仁坤办完差事后,闲逸无事到街上遛达,遇见一位传教士正在散发小册子;洪仁坤感到好奇,也接取了一本带回家;翻阅后方知,原来是一位叫梁发的华人牧师撰写的《劝世良言》。

    《劝世良言》中尽是些教人“信仰上帝,不要膜拜邪神”之语。

    对于西方的上帝,洪仁坤已有所耳闻,只是不知端详;而今无意中得到这本小册子,如获至宝;于是,洪仁坤挑灯夜读,深被书中宣扬的基督教义所感化。

    次日,洪仁坤忽然患了一场病;连日高烧不断神志恍惚;飘飘然的似乎游历了五岳天界,见到了许多幻异之事。

    愈苏醒后,洪仁坤似有所悟,觉得人间的疾苦与不平皆因世人没有遵循上帝的意志所致;所以,凡不符合上帝意志的一切都应被驱除。

    值此之时,清皇朝正因与西方诸国交兵弄得内外交困国力日衰,且朝政**民怨渐深。

    洪仁坤看在眼里,胸中愤慨,渐而心生异志;似乎觉得自己已是得了上帝的真谛,而受上帝派遣,为驱除世间邪恶、拯救万民而降世的;于是,决意宣扬上帝的意志,成就一番大业。

    为此,他将自己的名字“仁坤”改为“秀全”;因为,“秀全”两字可拆为禾、乃、人、王,而若以“我”谐音“禾”代之,即成“我乃人王”,其意分明。

    洪仁坤十分得意于自己的这一小聪明,从此就改名叫“洪秀全”了。

    洪秀全有一表弟冯云山,自幼诵读经史博览群书;却也因屡试不第,只得同样在村塾中教书,故而也心怀不满。

    冯云山家居广东花县禾落地村,与洪秀全的居住地官禄布村相邻不远;两人常有来往,言谈之中情投意合。

    冯云山会相面,他见洪秀全相貌异常仪表不凡,以为是有王者之风,早晚能成大事;于是,主动与其交好,日久即结为至交。

    一日,洪秀全向冯云山坦言:“今世人多惑,未知天国唯有上帝,绝无邪神。世间之邪神众多,乃欲驭人者树而为之也。试问孔丘本为一凡夫孺子,安何亦居庙堂而纳香火?此实乃居高位者欲假手孺子以愚民心,使民不思犯上俯首听命耳。环顾周遭,如此邪神,举目皆是;若不驱除,则民心永惑,寰宇难清。故吾欲建拜上帝会,独尊上帝,不敬邪神;以澄天地之混沌,清民心于迷茫,救黎民于水火。吾心意已决,未知贤弟愿协力否?”

    冯云山听了洪秀全的一番心声后,立即表示认同且十分崇尚,愿意同心协力共创义举。

    此前,民间已有会社,只是小而不成气候。

    广西官府也早于道光元年即颁布《乡约条规》,劝民莫拜会结盟,否则“禁押治罪”。

    洪秀全却嗤之以鼻没予理会,仍常邀冯云山及族弟洪仁玕在村后丫髻岭半山腰的三堆石秘密聚会。

    道光二十三年七月,三人又相约来到石角潭中,入水净身,名曰“洗礼”;于是,由洪秀全创导的拜上帝会就秘密地建立了。

    为表明心志,洪秀全与冯云山将供奉在私塾内的孔子牌位拆毁;因此,惊散了村塾中的学童。

    两人的举措很快遭来了村中长老们的谴责,纷纷要求将两人责罚;当时正好临近元宵节,长老们就罚两人为元宵灯节迎神会书写敬颂神佛的诗文用以补偿过失。

    然而,两人却拒不执笔,又惹恼了村人;因此,两人失去了在村塾中教书的职业,被逐出村寨,云游他方而去。

    囊空如洗的冯云山辗转数地后,来到广西桂平县的紫荆山。

    冯云山见此地是壮、瑶、汉三族混居,易于匿迹。山民终年劳苦,生活疾辛,含怨已久;若振臂呼号,必有万众响应,利于举事。

    且紫荆山地处边陲,清皇朝鞭长莫及;而桂平县是东临平南、西接武宣、北连象州;有通衢能达浔、梧、柳三府,可谓进退自如;位于紫荆山南麓的金田平原,虽然不如中原大地一马平川极目无垠,但也足以屯兵聚粮跃马练军;而金田平原四周是层峦叠嶂环绕,如若一道道天然屏障将此地与外界隔绝;若在通衢的险要之处设置关隘,即能据险而守阻截来犯。如此的易守难攻而独处一隅的风水宝地,实乃是欲举大事者所梦寐以求。

    于是,冯云山决定在此驻足了。

    冯云山在紫荆山的古林社村安下身后,起始以替人担泥挑土、割禾打谷为生计,勉强度日;忍不住吟咏几句打油诗自我解嘲,以宣泄胸中郁闷。

    雇主曾槐英发觉冯云山能诗会文,就将他推荐到紫荆山大冲曾玉珍家去教书,冯云山这才有了一份安稳的生计。

    教书之余,冯云山仍不忘传教布道,暗中发展拜上帝会。

    不多久,即有广西桂平县人杨秀清与韦昌辉、武宣县人萧朝贵、贵县人秦日纲等多人先后入会;没出数载,共收信徒两千余众。

    冯云山还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曰:“暂借荆山栖彩凤,当将紫水活蛟龙。”以示自己壮志不泯。

    广西平南县有一侠义之人胡以晃,祖上曾为豪绅望族;后来,却是家道中落。为了中兴家业,胡以晃也曾经应试赴考欲谋仕途前程;然而,却是科场失意未能如愿。于是,胡以晃藉着祖上传下的一些家财,在花洲山人村中建了几间庐舍,打算隐迹林泉。

    胡以晃喜好交友,且仗义疏财。冯云山留居紫荆山后,即与胡以晃结识。

    胡以晃常邀冯云山到庐舍畅叙,冯云山则以天国教义相说。最后,冯云山竟然把胡以晃说动了;胡以晃也就放弃了隐居生涯,走出山林来依附“天国”了。

    胡以晃信仰天国十分心诚,竟然将所有的家产变卖了都捐出,并把原来为了隐居而建的几间庐舍也提供给天国使用。

    于是,该庐舍就成了拜上帝会的聚会之地;若有危急之时,会员们可到庐舍中避居,以免祸。

    且说,洪秀全与冯云山分手后,辗转到广州向美国传教士罗孝全求教,并撰写了《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文。文中谴责“清庭无能,社会**”,主张“信仰上帝”,倡导“创建天国,拯救万民”。

    尔后,洪秀全也赴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会合。

    洪秀全将所撰的《原道醒世训》等文章在信徒中广为传布,并制定《十款天条》作为拜上帝会的办会宗旨。洪秀全自称是“天父次子、耶稣胞弟”,心中暗喜,也就对创建“拜上帝会”更是百倍用心不遗余力了。

    道光二十七年,洪秀全去贵县布道,冯云山率信徒则将象州、花雷、天泗等地的社稷神坛全部捣毁。

    于是,武宣县团练头子王作新突然袭击“拜上帝会”总坛,以“迷惑乡民,结盟聚会,不遵清律,亵渎神明”

    的罪名将冯云山缉拿。

    “拜上帝会”失去主心骨,顿觉群龙无首而乱了阵脚;有些信徒开始动摇想溜遁走人,“拜上帝会”面临瓦解崩溃的危险。

    正在此危急之时,杨秀清忽然心生一计,装疯卖傻地手舞足蹈了一番后,假托天父附身;并假天父之口,诳称“洪秀全为天父次子”,要信徒“尊从其言,坚守信念,与清妖抗争到底,保天国太平”。

    杨秀清此举果然灵验,众信徒信以为真不再如鸟兽散;皆愿追随洪秀全,效忠于天国了。

    同时,萧朝贵与韦昌辉也以同样方法,假托天兄附身,胡扯一番后稳住了信徒。

    于是,“拜上帝会”会员卢六率领一班信徒,追赶到半途中将冯云山救回。

    洪秀全闻知冯云山被捕,急忙从贵县赶回。

    洪秀全见杨秀清等仨人已设法稳住信徒,使“拜上帝会”渡过一劫,心中十分感激;于是,称仨人皆是“天父之子”。

    经洪秀全如此一言,仨人在“拜上帝会”中的地位骤然崛起,仅次于洪秀全与冯云山了。

    数日后,王作新再次进山,又将冯云山和卢六一并捉拿,投入大牢。

    为救冯云山,洪秀全决定亲自到广州走一趟;欲以“清政府准许洋人传教”为由,向两广总督徐广缙提出申诉,要求“释放冯云山”。

    然而,徐广缙没有接见他;洪秀全白跑了一趟,只得怏怏而回。

    洪秀全回到紫荆山,焦虑难安,不知如何是好。

    杨秀清献计道:“我听说桂平知县贾柱是个贪财之徒,何不用些银两将他买通,不就万事大吉了?”

    洪秀全觉得可行,便以重金暗中贿赂贾柱。

    果然,贾柱收受银两后,密授手下狱卒故意疏于防范,让冯云山脱逃。结果,非但是冯云山得以逃脱,连两名看押人犯的狱卒也随同冯云山一起上了紫荆山入伙;只可惜,卢六已在牢中不幸被折磨而死。

    杨秀清献计救了冯云山,洪秀全更是器重他了,视其为天国的支柱。

    冯云山脱险后回山,众人额手相庆,置酒压惊,不在话下。

    洪秀全则私下里与冯云山商议:“如此坐以待毙,不如趁早举事。”

    冯云山却说:“尚非其时。吾观清妖气数未尽,其势未竭。吾若轻率举事,恐为不利。今吾虽有信徒众多,但散于四乡,不成气候;且善战能将者不多,若清妖来犯,何以拒之?故尚须遍访能人,广招贤才,方可伺机举事。吾闻贵县有一姓石名达开者,智勇兼备,胸有谋略;若能邀得此人,共举义事,则天国幸也。”

    洪秀全闻言,欣然同意;于是,两人择日前往贵县相邀。

    石达开,广西贵县奇石乡那帮村人;此人身材高大,气宇非凡,且举止文雅,乡邻戏称其为“相公”。

    石达开祖上自贩马起家,略有积攒,家境尚可。其父见石达开自幼聪颖,曾寄希望于他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然而,石达开目睹清皇朝**无能而使国家蒙受屈辱,百姓却因此忍受疾苦,一些贤能之士空怀了满腔热忱却是报国无门或含恨而逝;心中不由得郁闷,只恨自己生不逢时。心想,进士为官无非是图功名利禄;而今朝政**官场混浊,若是应试中举,亦如坠入**之中反而难以自洁;倒不如农稼乡里终老青山,尚可清白一身。

    因此,虽然石达开自幼习诗文,却从不应试赴考,使族里人都感到十分费解。

    石达开又喜爱舞枪弄棒,骑马射猎;进而对兵家谋略、布阵设防也甚感兴趣,且深加探究颇有心得。

    石达开生性豪爽,从不畏惧强权;曾有当地的大财主、团练头子刘垂道率领数十名团丁到那帮村寻衅,被石达开带领族人击退,使刘垂道不敢再犯。自此,石达开名声远扬,方圆数十里尽人皆知。

    当日,洪秀全与冯云山赶到那帮村拜访石达开,石达开以礼款待。

    酒过数巡,洪秀全忍不住道明来意,劝石达开加入拜上帝会共创太平天国。石达开听后,却是缄默无语。

    冯云山见状,将洪秀全扯到一旁,小声说:“此人豪侠正气凛然,非富贵利欲可以动,天国教义所能说,当以

    大义正道激之。”

    重新入席后,冯云山向石达开敬上一杯酒后,说:“君乃豪侠之士,吾慕名久矣;今得相见,三生有幸。而今诸夷压境,华夏蒙辱,家国难保;当朝无能,百姓倒悬,如履水火;此中虽有外夷恃强之所为,却实因内政**而所致。身为炎黄子孙,安能熟视无睹?设若任由满清当道鱼肉百姓,华夏子孙何日能脱苦难?吾等拜上帝而创天国,实欲假名而驱除鞑虏、抗拒强夷、拯救华夏、造福黎民耳;除此,别无他求。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有撼山岳而泣鬼神之所为,断不可隐身丧志而苟且偷安;若此,岂非是枉生于天地之间?定为世人所耻笑。君有匡世之大才,若埋没林涧、荒芜草野,吾诚为君惜也。为家国计,为万民筹,均应振臂而起,正当其时;君何犹豫难决、踟蹰不前?”

    洪秀全也插言道:“满人以暴力侵入华夏以来,强征豪夺久矣;而今,仍历年花万千金银于烟土,此乃无底之渊,所填皆民脂民膏耳;若不驱除,万民则苦无边也,君何忍其胡为耶?”

    石达开闻言,又沉默良久后,才说:“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皆非吾所求。若如君等所言,果真能驱除鞑虏而振兴华夏,创‘天国’而拯救黎民,吾愿随同共赴患难。”

    于是,石达开答应聚义了。

    公元一八五○年二月二十五日,道光皇帝因忧郁成疾,不久驾崩;四子爱新觉罗奕詝继位,改国号咸丰。

    咸丰皇帝即位后,把先皇丧权辱国之事抛到了恼后;不思朝政,终日沉湎于歌舞女色、游乐于圆明园的山水之中。

    圆明园位于京郊西北隅,原名畅春园。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被诏立为皇太子时,康熙皇帝将该园赐于了胤禛,并亲手题写了园额,于是就将畅春园更名为了圆明园。此后,又历经了雍正、乾隆两朝,在园内增添了长春园和绮春园,便有了圆明三园之称;因三园毗邻相通,遂通称为圆明园。

    圆明园内错落有致地布满了近千幢各类建筑,或巍峨恢弘的殿堂,或小巧玲珑的秀阁;或临水,或依山,或居涧,或林荫;千姿百态,情状万千,引人入胜。

    主园圆明园中即有诸如正大光明、碧桐书院、杏花春馆、方壶胜境、别有洞天、曲院风荷等著名的圆明四十景。而长春园与绮春园两园中则分别有澹怀堂、得全阁、丛芳榭、春泽斋、凤麟洲、湛清轩、凌虚亭诸景。另有一处名曰西洋楼的建筑群,由名为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等十余幢欧式建筑组成。因此,整个圆明园可谓集古今中外建筑之大成,素有胜景百五之赞誉。

    这无数的建筑镶嵌于占地五千二百余亩的碧水青山之中,气势恢弘蔚为大观;每幢建筑之间又有曲径长廊相连,所以虽有南、北之别,中、西差异,但却相得益彰天造地合,令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而殿内廊下,皆为雕梁绘壁,满目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案头几上,尽是稀世珍宝,到处琳琅满目,令人爱不释手。人居其中,犹如进入蓬岛瑶台,只觉得似幻似仙,莫不称奇称快。

    咸丰皇帝亲政后,更是别出心裁地广纳天下秀女置于园中,以便早晚侍候供其享乐消遣。

    只可惜,生性喜好享乐的咸丰皇帝偏偏遇上了多事之秋;但是,咸丰皇帝仍是早晚偷闲,去往圆明园中享乐。

    且说,此时有一名叫杏贞的少女,乃叶赫那拉氏之后,**名杏儿。其曾祖父吉郎阿曾任户部银库员外郎,祖父景瑞也曾任河南司郎中;后因受“户部钱粮亏损案”牵连,两人均被罢官;从此,家道败落。其父惠征只做了个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到了道光末年,惠征更是一病呜呼撒手人寰,杏儿从此失去了依靠。

    咸丰二年,宫中选秀女;杏儿被选中,进了圆明园。

    此女自幼聪颖,六岁能诵诗文,八岁习作书画,且会满、汉双语。作秀女时,年方及屏;入园后,杏儿总是想以姿色与才艺博取皇上宠幸;然而,入园多时,却是苦于没有机会。

    于是,她灵机一动,设法巴结上了皇上身边的小太监安德海,希望能从他的口中打听到皇上的来园时日;以便暗中等候相机行事,向皇上献媚博取欢心进而赢得宠爱。

    杏儿的功夫果然没有白花,不久安德海告诉她:“皇上明日来园游乐。”

    于是,第二天,杏儿就早早的藏匿在了皇上要游经的林荫中等候。

    杏儿生就一副好嗓子,且自幼随父居于江南,能哼几首动听的江南小曲;所以,当她见到咸丰皇帝从绮春园的含晖楼前转出时,就故意亮起嗓子哼开了,欲以这悦耳的小曲将皇上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果然,咸丰皇帝被这突然传来的曲声吸引了;仔细辨听后,方知是一曲江南小调。

    在这圆明园中,咸丰皇帝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娓娓动听的江南小曲,不由得感到好奇;于是,让小太监安德海去将哼小曲者唤来。

    安德海将杏儿从林荫中唤出,带到咸丰皇帝跟前。

    此时的杏儿虽然是心中有备,但毕竟是初次直面皇上,还是有点心生怯懦面露赧色。

    然而,咸丰皇帝见眼前亭亭玉立一位娇美少女,脸上的赧色却如两朵桃红反倒觉得胜过艳妆很是婀娜迷人,其姿色与仪态也均不亚于侍奉于左右多年的牡丹、海棠、杏花、芙蓉诸“四春”,心中甚是喜欢。

    安德海见皇上面露喜色,趁机进言:“此乃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叶赫那拉氏之后;今日,不知万岁爷驾到,所以……”

    咸丰皇帝并不责怪,闻知是叶赫那拉氏之后,有着满清血统,心中倒是更为喜欢了;于是,说:“朕知江南小曲好听,今日得闻,果然如此。”于是,即命随从的御笔赋词一曲“绿荫深处夏日长,楼台倒影入莲塘;热风催得

    鹦哥语,满架蔷薇一院香”,交杏儿吟唱。

    杏儿早有准备,微微欠身故作媚态后又娓娓地唱开了,银铃般的嗓音直把个咸丰皇帝乐得连声道好。

    唱毕,咸丰皇帝大悦;于是,手指庭中的一盆兰花,赐其名曰“兰儿”;从此,“杏贞”也就更名为“兰儿”了,并甚受咸丰皇帝的宠幸。

    此后,咸丰皇帝每每入园游乐,必定要唤来兰儿侍候;或歌咏,或舞曲,及至夜阑人静酒酣舞毕,方才尽兴而散。

    咸丰皇帝若是留宿园中,也会要兰儿伴君伺寝;兰儿当然使出全身招术,博得龙心大悦;不久,咸丰皇帝又加封兰儿为“懿贵人”。

    从此,咸丰皇帝终日沉溺于温柔之乡,不问世间纷扰几多了。众嫔妃闻知,虽然嫉妒在心,却都不敢言;懿贵人当然暗自欣喜,愈发不可收。

    数年后,咸丰皇帝再次将懿贵人进封为“懿嫔”。

    到得咸丰六年,懿嫔为咸丰皇帝生得一子,取名“载淳”。

    咸丰皇帝喜得“龙子”,心中大悦;于是,更是褒奖于她,加封其为“储秀宫懿贵妃”。

    而懿贵妃兰儿深知,自己得宠于皇上而能有今天,多赖了小太监安德海的暗中帮衬。

    此后,懿贵妃倒也不忘报答;因此,安德海不断的得到她的提携;后来,则成了她的心腹,位至总管太监。此是后话,暂按下不表。

    且说,道光皇帝在位之时,广西已连年遭灾;及至咸丰皇帝继位,却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全不顾民间疾苦,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冯云山觉得时机成熟,于是向洪秀全建议道:“今累年饥荒,饿殍遍野,民怨载道;清庭内外交困,首尾难顾;且新帝才立,荒芜朝政;欲举大事,当其时也。君可假上帝之口号召天下,必能四方响应,万众归心,则大事可成也。”

    洪秀全闻言正中下怀,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举事。

    然而,由于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是外乡人,不宜公开活动;于是,两人商议后决定让杨秀清等人公开露面,再假托天父之名号召信徒。

    而此时,“拜上帝会”的活动已引起了当地官僚的注意,常有团练到金田村来探查;洪秀全和冯云山的安全

    受到威吓,只得暂时藏匿起来。

    杨秀清等人见情势危急,赶忙又假天父之名要各地“拜上帝会”会员变卖家产,到广西紫荆山的金田村集中“共扶真主”。同时,在广西的金田、花洲、奇石、陆茵等地秘密打造武器,准备起义。

    果然,各地的“拜上帝会”会员获知天父召唤“共扶真主”;纷纷变卖了家产后举家迁徙,往广西紫荆山的金田村汇聚。迁徙途中,各路会员都遭遇了当地团练的阻截;但会员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冲破阻力前往。

    至十月初,即有两万多名“拜上帝会”会员到达金田村。

    十二月初十是洪秀全的三十八岁生日,杨秀清等人假为洪秀全祝寿之机,宣布起义;号召信徒“共扶真主,同心协力,驱除鞑虏,建立天国,共享太平”。

    众信徒振臂响应,庆寿典礼便成了太平天国的誓师大会。

    会后,拜上帝会会员将藏匿于花洲山人村庐舍中的洪秀全簇拥着迎至金田村,奉其为真主。

    接着,杨秀清协助洪秀全着手组建太平军,准备起义。

    他们将众多信徒按地域归类编列成军,并且专门设置了女营,使老、壮、妇、幼均有所属。并规定凡天国之人,一切财产上缴圣库,生活所需均由圣库供给,以示天国的均权平等。

    为了与清皇朝分庭抗礼并显示出与清制有别,太平军中摒弃清朝服饰而均身穿黄袍头戴黄帽;并将标志满清特色的长辫子剪除,仅留下垂肩长发散披于脑后,所以世人称之为“长毛”。

    金田起义后的第三天,太平军即挥戈东出,攻占了浔江岸边的大湟江口圩,设总部于石头脚村。

    此时,远在广东的洪仁玕得知“拜上帝会”在广西的金田村举事了;于是,就长途跋涉奔往广西来参加起义。然而,由于途中受阻,只得返回广东;如此往返数次,均未能如愿。

    咸丰二年,洪仁玕不幸被捕,侥幸脱险后,就离家出走去了香港;从此,与“拜上帝会”失去了联系;直至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多年后,方从香港赶至已改名为天京的原南京城中,才也加入了天国,并协助洪秀全署理朝政;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广西总督周天爵急忙调兵围剿。

    清军分三路围攻,却遭到了太平军的猛烈反击;太平军在牛排岭大败清军,清军守备王崇山等人阵亡,清军被迫退守官塘。

    接着,杨秀清又在三里圩大败周天爵。然后,太平军主动撤离,转移到桂平县的新墟;接着,又进入武宣县。

    咸丰元年二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至此,太平天国正式宣告成立。